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城中村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都陷入不同程度的困境,究其原因是由于它们在推进过程中都面临着资金压力大和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本文在认真的研读了城中村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特性之后,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供求关系,提出了以公共租赁住房为导向的城中村改造思路;并以武汉市"六合村"改造为例,在规划研究和实践中以充分利用和提升城中村的租住功能为主线,通过物质环境、土地产权、村民身份、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转变,将村民私营的出租屋改造为政府公共租赁住宅,以期对今后的城中村改造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和可供操作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现象日益严重,而城中村在空间与功能配置上对城市空间分异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文章基于此,探讨了深圳城中村传统拆除重建改造模式的弊端,并从政、企、村、租客多方利益平衡的视角研究了深圳城中村租赁改造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拓展存量,挖掘与谨慎更新时代城中村改造的新出路,实现城市空间的生态与人文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张岩海  张宇 《土木工程学报》2012,(Z2):327-330,336
公共租赁住房是保障性住房体系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受到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关注。针对公共租赁住房供给扭曲现象,从政府供给决策层面进行分析,通过对供给决策主体及相关者的划分,建立动态均衡的政府供给决策目标。构建由决策输入到决策输出的过程模型,模拟政府供给决策的阶段和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公共租赁住房政府供给决策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8):156-158
为了深入了解特大城市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租赁市场目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广州大学城四个城中村的租赁市场为研究区域,开展相关调查访问,分析非正规住房租赁市场的状况。通过分析广州大学城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租赁市场的结构特点,发现其市场结构存在市场集中度低、产品差别度较低、由村民主导的租赁模式成本较低,租赁经营退出困难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提高住房质量、加强租赁经营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住房特征对城中村内农民房租金的影响,从而为制定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提供借鉴,本文引入特征价格(HedonicPrice)理论,应用样本调查数据,建立深圳市城中村农民房的租金特征模型。分析显示,“房龄”、“面积”对农民房租金有显著影响;在深圳特区内外,厨、卫设施对房租影响差异性较大。该模型不仅有助于分析特区内外农民房租金差异原因,对在住房租赁市场中如何选择农民房租金评估方法、定位公共租赁住房面积标准、整合农民房作为公共租赁住房房源等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7.
改革开放之后,无数外地人口涌入深圳市,在城中村暂时居住.人口混杂,加上缺乏政府监管,导致城中村环境的脏乱差一直难以改善.然而低廉的租金、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等,依旧吸引着外来人口源源不断地来到城中村.本文对城中村的现有问题进行梳理,并从户型设计、家具设计等方面提出改造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公共租赁住房供给是现阶段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在解决特定群体住房困难的同时,公共租赁住房供给对房地产要素市场也产生作用。从公共租赁住房供给的预期目标出发,分析公共租赁住房供给在不同时期、不同市场条件下对土地市场和商品住房市场供需的作用路径,从而从宏观层面对公共租赁住房供给的市场效应进行评估,纠正公共租赁住房供给的非理性预期,为公共租赁住房供给制度的目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公租房户型的使用舒适性和对将来变化发展的适应性,分析了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前瞻了家居科技发展的方向,选取《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标准设计图集(一)》中的平面进行分析和再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公共租赁住房的现存问题进行总结,结合三个公共租赁住房的实践项目,从人群需求精准定位、空间的精细化复合利用、共享空间复合建设模式进行了探索,以期为不同类型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提供策略参考,为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城市更新公众参与的动力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我国城市更新的现状出发,研究我国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的实践情况,从而对我国城市更新公众参与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总结出我国城市更新公众参与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力,从而做出我国城市更新中必须开展公众参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研究评述及规划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概念内涵、形成机制、价值判断和更新改造策略4个方面总结国内外"城中村"研究文献的观点.提出:应以价值中立作为"城中村"问题分析的逻辑起点:从"制度一行为"解释框架来理解"城中村"的形成:从合理建构城市低品质社区的角度,并在充分考虑现有制度和各种现实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寻求社区治理的综合策略.  相似文献   

13.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studies on urban village (chengzhongcun) in domestic and abroad from four perspectives including the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the formation mechanism,the value orientations,and the renovation and reform strategies.Based on the summary,the paper states that a neutralized value orientation should be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analysis on urban village;the formation of urban village should be interpre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institution-action;" and the strategy of community management of urban village should be made from the angle of constructing city low-grade community and the restrictions of current institutions and various pract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以广西柳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分析目前城中村的现状及其改造的必要性,针对城中村改造存在的资金筹措压力大、拆迁难度大、村民未来的发展出路难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人口结构是影响住房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年龄结构和城乡结构对城市提供足够的住房数量提出了一个挑战,而住房数量和户型的需求又受家庭户数量和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重庆公租房的社会功能,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重庆市已经配租了的和正在等待配租的所有申请者为样本,算出了一个合理、有效、适用的公租房户型比例,这个研究数据可以用来指导接下来的公租房规划与建设.因此,研究人口结构对重庆市公租房配置需求的总量和房型结构面积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公众参与城市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更新本质进行解释,回顾欧美城市更新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的特殊历史背景,借助利益相关者分析工具,研究城市更新过程中相关主体的多元利益诉求及其冲突的根源,提出引入实质性的公众参与机制,明确居民的平等、全过程参与权利,并设计相应的保障措施,为相关主体的利益博弈提供充分的时空平台,从而最终实现城市更新。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和普遍运用的实施机制。但在中国的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还相当有限。扬州市文化里的老城更新,全过程地运用公众参与机制,为中国的老城更新提供了具有首创价值的实践范例。扬州市的案例表明,公众参与不仅是实现可持续的老城更新目标的必要路径,也是在城市更新领域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的善治目标的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优化,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但是由于我国施行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导致了城中村的出现。海城市虽然是县级城市,但是此类问题也比较突出,目前,已经影响并制约了海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因而,研究城中村改造问题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推动的土地集约化,加速了成渝地区新农村建设,同时也对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出新的要求。文章针对由于山地特殊地理条件所导致的以聚居点为规划布局的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特点,归纳总结了我国传统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式及研究进展,提出了相应配置理论,以期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公共安全的城市设计——安全城市设计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当今城镇建筑环境建设所面临的公共安全问题,文章从现代城市设计的视角,阐明开展基于公共安全的城市设计研究的必要性,提出安全城市设计的概念,并尝试探讨其基本内涵和内容构成,初步建立安全城市设计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