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锦繁  金勇  程晔 《润滑油》2001,16(1):45-48
介绍一种不同温度下润滑油粘度换算的应用研究方法,常规的粘度测定方法是采用GB/T265-88《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对于倾点大于50℃的油品,测定粘度指数只能采用脱蜡降低倾点的办法来进行,而实验室在脱蜡时,工艺条件波动较大,分析误差也很大,而且,脱蜡前,后的粘度指数又无可比性,不能很好的指导车间的生产,通过研究,我们找到了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即采用不同温度下粘度换算后来计算粘度指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根据我国石油产品粘度分级的特点,按粘度指数定义,在验证了 Walther 方程式的基础上,用统计法确定方程式中的经验常数 a,导出了从50和100℃运动粘度计算石油产品粘度指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粘度指数换算表》,绘制了粘度指数计算图。大量的验证数据证明,本方法的计算结果与 ASTM_(D2270-64)方法的结果平均偏差两个单位,个别的相差接近7个单位。本方法具有计算简单的优点,适用于石油产品特别是润滑油粘度指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黄鹤  刘艳清 《润滑油》1996,11(6):59-60
石油产品粘度指数电算方法黄鹤刘艳清王继龙(辽河油田石化总厂研究所,盘锦124022)粘度指数(VI)表征润滑油的粘温特性,是润滑油基础油和产品的重要性质。标准方法是用两个规定温度下的运动粘度,通过公式计算或查图求出润滑油基础油或产品的粘度指数。这两个...  相似文献   

4.
原油含水量的测定是原油交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原油含水量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原油量的交接,对企业成本影响很大。原油含水量测定法现采用中国石油出版社出版的《石油和石油产品试验方法国家标准》中的“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GB260-77)”的实验方法。GB260-88严格规定作原油含水量测定的溶剂为:工业溶剂或直馏汽油在80℃以上的馏分,使用前溶剂必须进行严格的脱水和过滤。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往往用含<80℃馏分的直馏汽油代替国家标准规定的工业溶剂或80℃以上的直馏汽油。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大量的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标准溶剂或…  相似文献   

5.
《合成润滑材料》1995,22(4):41-42
1994年8月2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1995年6月1日实施的推荐性国家标准GB/T3141—94《工业液体润滑剂ISO粘度分类》现已代替GB/T3141—92《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  相似文献   

6.
小风 《石油知识》2013,(6):27-27
1.燃料油的运动粘度,表示燃料油的粘稠程度,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动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40℃运动粘度和100℃运动粘度.过去的燃料油行业标准用恩氏粘度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用80℃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油品运动粘度是油品的动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当体的动力粘度为1泊,密度为1g/cm3时的动力粘度为1斯托克斯.粘度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也是燃料油重要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7.
王士新  刘慧青 《润滑油》1995,10(3):50-52
介绍一种用经验公式计算粘度指数的方法,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用该程序计算粘度指数不用查表,只需输入油品的40℃和100℃运动粘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石油产品闪点测试方法耗时长、操作繁琐、危险系数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压式微量快速蒸馏技术的石油产品闭口闪点无点火式测试系统。首先,利用该测试系统获取待测样品的蒸汽温度-压力变化曲线,对曲线进行归一化积分计算;其次,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校正集样品曲线和标准闪点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最后,代入未知样品的蒸汽温度 压力曲线计算其闭口闪点。选取10种来自不同炼油厂、沸点在20~400 ℃范围内的石油产品,利用留一法进行验证计算,待测样品闭口闪点预测计算值平均绝对误差为0.33 ℃,平均相对误差为3.4%,表明该测试系统可以对石油产品闪点进行有效地预测,与采用GB/T 261标准方法测定的闪点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温度下喷气燃料运动粘度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气燃料的粘度,过去采用 GB265-75方法直接测定,费时费力,现在虽有 SY2453-78S 计算图方法,但未规定精确度,使用者感到困难。本文介绍利用 SY2453-78S 方法计算我国儿种喷气燃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粘度,并比较与实测值的偏差。样品为1979年参加全国航煤质量评比的胜利炼油厂1号、大庆炼油厂2号、石油七厂3号、东方红炼油厂3号、石油三厂4号等4种喷气燃料5个样品。  相似文献   

10.
液化石油产品在仓储过程中的计量经常用到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中提供的标准密度和体积修正系数,通过参照ISO 91-1:1992《石油计量表》中提供的环境温度为15℃时的参数和公式,运用迭代法可求解出中国油品计量中使用的标准温度为20℃时的石油标准密度和体积修正系数,据此编程开发出一款微信小程序,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美国API规范、苏联16293-82、罗马尼亚STA SR6234-75及其产品的基础上,对国家标准《石油钻机型式与基本参数》(GB1806-79)提出了一些看法和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外动态     
用 GW-Basic 个人计算机计算油品粘度指数的计算程序粘度指数(VI)是表示油品受温度影响,粘度变化的程度,它是一个经验比较值。油品粘度指数越大,表明油品粘度受温度影响相对地较小.VI 计算方程式:当油品 VI≤100;或 U≥H 时,VI=〔(L-U)/(L-H)]×100(1)当油品 VI>100;或 U相似文献   

13.
根据柴油生产实际的检验与测定,用GB/T 11139-1989《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计算所得的十六烷指数与所测得十六烷值之间的最大差值和平均差值,随着柴油对应密度、50%馏出温度的减少与降低变得越来越大:其差值小于或等于2个十六烷值单位的个数占该组实验数据的百分比则呈递减现象,十六烷值呈递增变化,十六烷指数计算值则随对应柴油20℃时的密度、50%馏出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油气田生产企业的节能量统计与计算方法,主要是依据国家标准GB/T 13234-2009《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838-2011《油气田企业节能量与节水量计算方法》和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 61-2011《节能节水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同时,SY/T6422-2008《石油企业节能产品节能效果测定》等相关的测试标准中也明确了节能监测指标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各类标准的研究与分析,发现标准中依然存在数值符号不一致、计算指标不统一、计算方法不全面等问题.为此,进行了节能量计算基础理论研究,推导了相关的计算公式,为节能统计节能量测试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1-癸烯为原料,正辛烷作稀释剂,Al Cl3作催化剂,采用连续进料的反应方式,使用正交实验的方法考察催化剂浓度、连续进料速率、反应温度、恒温条件对于PAO40粘度和粘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35℃,催化剂量3.5%,进料速率2.2g/min,恒温条件120℃,可获得100℃运动粘度53.12mm2/s,粘度指数153,凝点-42℃的高性能PAO40聚α-烯烃合成油。  相似文献   

16.
《合成润滑材料》1998,25(2):34-38
我国1995年后发布的石油产品和润滑剂国家标准(GB)和石化行业标准(SH)列于表1。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制定的新的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列于表2。ASTM修订和复审的标准列于表3。  相似文献   

17.
以稠油井筒传热模型和实验得到的不同温度、含水率时的井筒混合液粘度关系式为基础,利用均流模型下的波特曼-卡蓬特方法建立了井筒压降模型。该模型主要适用于油-水两相且油水混合液粘度范围小于10000mPa·s的稠油油井。利用该模型对实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井口温度为25℃时,越接近井口摩阻压降梯度越大,总压降梯度也越大;当井口温度为80℃时,整个井筒内的摩阻压降梯度和总压降梯度变化均不大,相当于稀油生产。利用该井筒压降模型计算出的值与实测结果误差较小,能够有效计算稠油井井筒压力分布。  相似文献   

18.
<正>为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技术要求,健全并完善我国石油产品运动黏度的检测和评定方法标准很有必要。本文介绍了GB/T 30515—2014《透明和不透明液体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及动力黏度计算法》的起草原则、标准验证试验情况及与相关标准的测试结果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GB/T30515—2014标准精密度能够达到ISO 3104∶1994《透明和不透明液体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及动力黏度计算法》的精密度要求,可用于透明和不透明液体石油产品运动黏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李光萍  张莉  张祥 《润滑油》2016,(4):48-52
分析了采用GB/T 6536-2010《石油产品常压蒸馏特性测定法》测定热传导液馏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使用电加热器时,加热丝距离蒸馏烧瓶底部高度应设置为0 cm为宜;应根据不同热传导液产品选择适当的加热温度;冷凝温度在30~60℃时,对热传导液馏程测定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润滑油粘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兴虎  赵晓静 《润滑油》2009,24(6):59-64
分析了温度、压力和润滑油分子量及分子结构对润滑油粘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精度高、操作简便的润滑油温度-粘度关系式的建立方法,给出了用绝对温度的对数的四次多项式表示的十余种润滑油运动粘度经验公式.不同分子量的润滑油的粘度统计分析表明,除特定系列的润滑油外,润滑液粘度与分子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压力对其粘度影响的经验公式计算表明,对于在高压条件下工作的润滑油,润滑油粘度受压力影响很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