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库车和北塔里木前陆盆地与南天山造山带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一个完全发育的陆-陆碰撞造山带住往会形成双前陆盆地,库车前陆盆地和北塔里木前陆地构成了南天山造山带的双前陆盆地。前者是中生代南天山造山带陆-陆碰撞造山阶段的原前陆盆地,后者则是新生代南天山造带大规模陆内逆冲推覆阶段所形成的新前陆盆地,库车前陆盆地被后期的造山作用严重破坏,其楔顶带和前渊带的很大部分都已卷入了后期的造山作用。北塔里木前陆盆地是一个完整的前陆盆地,各沉积带发育齐全,分隔伊犁-中天山地块和塔里木古陆的古南天山洋盆于二叠纪末完全闭合(东部可能早一些),两陆壳地块完全碰撞到一起,库车前陆盆地形成,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作用的远程效应导致南天山造山带重新活动,发生陆内造山,形成北塔里木前陆盆地。  相似文献   

2.
稠油井掺稀降粘试油工艺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蒋勇 《油气井测试》2004,13(4):73-74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属于典型的高凝、高粘、重质稠油,常规试油和普通稠油试油工艺无法满足测试要求,采用掺入轻质油进行井筒降粘试油工艺技术,能有效改善稠油流动条件,达到试油目的。  相似文献   

3.
华北油田老油田开发后期,稠油(高凝油)的开发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利用热电缆敷设试油工艺可将井筒内一千米以上的稠油(高凝油)遇热降凝降粘,补偿油流从地层流到井口的热损失,保持稠油(高凝油)在临界流动值以上正常流动,从而对地层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文中简述了热电缆敷设油管下井施工工序和方法;热电缆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在冀中坳陷西251井的现场成功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东河油田砂岩水平井埋藏深度大(平均达5800 m),温度高(达140℃),水平井段长,以筛管完井为主,这些特征制约了多种改造工艺的应用,只能进行笼统酸化。结合目前分流转向酸化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创新研制了DCF温度降解型颗粒转向剂和用于高温砂岩储层的清洁转向酸体系。DCF颗粒转向剂随主体酸持续或间断注入实现分流转向,达到均匀布酸的效果;砂岩清洁转向酸不含聚合物,其与碳酸盐反应增粘实现长水平井段的高效布酸,并消耗近井碳酸盐成分,更加利于清洁改造。新型分流转向酸化工艺在DH1-H2井的探索性应用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型不拆封井器试油井口把采油树直接安装在封井器上,不需要进行拆换整套封井器作业,避免了井口在作业时处于无控状态,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此种采油树在塔里木探区推广应用十多井次,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依据长庆低渗透油藏储层特点及渗流特征,介绍了试井测试工艺技术的适用性。通过实际试井成果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进一步阐述了试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野云2井是2004年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在山前构造部署的一口新探井,为了在该区块获得地质重大突破,根据储层高温高压特低渗特点,采用了复合射孔、水力加砂压裂、井简技术评价、多级油嘴排液等新技术对储层进行改造,且根据录取的资料,对储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经过多种流行于我国试井行业的、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试井专业解释书刊中的范例进行统计,得出表皮系数S值和井筒储集系数C值的正常分布范围分别为-7-20和10^-3-2。对于砂岩油气藏表皮系数数值和井筒储集系数值则分别为-3-10和10^-3-1。为现场试井解释人员提供了判断测试井井筒附近地层情况的一个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9.
毛晶 《油气井测试》2011,20(3):25-26
油气井试采与试油、试气相比,单井流动时间长,压力波及面积大,试井取得的参数更接近油气藏特征。但试井工艺和试井解释方法的不完善,会影响地层参数解释精度。试井配套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试井解释精度,为吉林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最接近油藏特征的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型DST跨隔—射孔—测试联作工艺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气井跨隔-射孔-测试联作工艺是一种新型综合试油工艺.它是用跨隔的方式对目的层进行射孔与地层测试联作的综合试油方法.它的作业方式是:采用两级封隔器,之间夹射孔枪及其引爆系统、减震系统、射孔枪引爆瞬间高压释放装置等,与地层测试系统(如MFE地层测试系统、全通径APR地层测试系统)一起下入井下预定位置.先通过校深使射孔枪对准目的层;再坐封两级封隔器,跨越封隔目的层;然后引爆射孔枪.射孔枪引爆后直接进行地层测试或试井等作业.施工完成后将施工管柱全部起出.   ……  相似文献   

11.
CB30A-1井是在埕岛海域钻探的1口定向井,完钻井深4303.88m,其钻探目的是开发CB30区域古生界、太古界潜山油藏。针对该井所钻地层上部造浆性强、井壁坍塌严重,下部易发生井喷、井漏的特点,不同井段采用了不同的钻井液配方,上部地层选用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下部地层选用无固相聚合醇钻井液体系,利用欠平衡钻井技术钻至4220.44m,发生井漏,漏失速度为48m3/h,随后采用无封堵、保护储层钻井液顺利完钻。现场应用表明,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抑制能力强,携岩和井眼稳定等性能较好;无固相聚合醇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好抗高温、润滑、防塌性能,在保护油气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同时,无封堵、保护储层钻井液为开发同类地层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双坨子气田坨深 1井产能试井、压力恢复试井资料的解释结果 ,结合试采情况 ,确定了二次产能试井平均无阻流量 ,用无阻流量的 1 3确定了合理产量。该井两次不稳定试井解释模型都选用复合模型 ,并通过评价说明该井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塔深1井井斜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塔深1井设计井深为8 000 m,后加深至8 400 m,完钻井深为8 408 m,垂直钻井进尺为目前亚洲第一。该井在6 200 m钻遇裂缝性软硬交错地层,加之井下温度高、井眼小,井斜控制难度增大。为解决以上难题,提出采用优化钻井参数,实钻过程中采用塔式钻具、柔性钟摆钻具、井下动力钻具等进行井斜控制技术措施。并指出在深部小井眼裂缝性地层采用光钻铤配合高钻压不能实现纠斜;使用单稳钟摆钻具组合受钻铤尺寸的限制不能起到良好的纠斜效果;采用抗高温弯螺杆和MWD随钻监测技术,能取得明显的纠斜效果和较高的机械钻速。  相似文献   

14.
针对塔河油田盐膏层特点,穿盐井测试采用206.375mm ESKIMO酸压完井套管封隔器与127mm MFE组合进行测试。经S1068井首次成功应用,为同类穿盐井测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