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振雷  侯庆来 《电视技术》2011,35(18):17-19
首先介绍了全高清摄像机的几个重要技术标准和规格,然后阐述了下拉变换理论在多格式高清摄像机中的应用,通过不同的帧频转换技术深入分析了1080和720两种高清电视系统的最大区别,对高清摄像机的应用及选型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从隔行扫描到逐行扫描的格式转换算法.该算法首先计算相隔一场的两个电视场亮度信号之间的差值,即相邻的两个奇场(或偶场)亮度信号之间的隔场差。然后,对差值信号执行形态开运算,以滤除一些高频噪声。通过使用隔场差,不仅能正确检测静止区域和运动区域,而且还能检测经3—2下拉变换后的电影序列.对于检测到的电影序列,则进行3—2下拉恢复处理,输出电影模式的逐行扫描帧;否则,采用运动自适应的插补方法进行去隔行处理,转换成具有高垂直分辨率的逐行扫描帧图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视频嵌入水印的安全性和鲁棒性的分析,采用了一种基于多规则小波变换的视频水印嵌入与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水印图像进行置乱加密增强其安全性,其次对视频帧和水印图像分别进行多层小波变换,最后根据不同的小波系数进行多规则水印嵌入.算法不仅充分利用了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特性,而且兼顾了水印的不可感知性和视频帧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高斯噪声、几何失真和压缩等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侯兆然  方勇 《电视技术》2008,32(1):26-28
简要介绍了AVS视频编码中耗时较长的整数变换部分,深入分析了不同的算法模式,分别应用MMX,SSE2和侧重乘法操作的SSE2等单指令多数据技术对AVS整数变换的关键算法模块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3种优化方法均提高了整数变换的编码速率,性能最优的SSE2优化算法比未优化时的编码速度提高了约6-3倍,单次变换平均时延减少到0.5 ms以内.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块三维小波变换的视频图像序列编码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分块三维小波变换的视频图像序列编码方法。将视频图像序列中表示帧序的t坐标代换成z坐标后,可把一视频图像序列看成是三维空间中的体。将视频图像序列分成子块后,仿照二维图像小波变换的方法,将它作三维小波变换。变换后的图像能量主要集中于低频波段,这些波段对该视频图像序列的视觉效果影响最大。将不同波段按不同的精度量化并进行熵编码,可以达到去除帧内和帧间冗余、压缩数据的目的。试验表明,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压缩效果。此方法直观,速度也比较快。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利用Philips的一款视频芯片SAA71 99B实现的数字视频混合系统.该系统可以将一路PAL制彩色复合视频信号编码进入另一路PAL制彩色复合视频信号中,以取代第二路视频中用户指定的颜色,从而实现了两路视频的混合.另外还介绍了如何利用单片机的I/O口模拟I 2C总线以及如何利用单片机进行彩色空间变换的算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多位分布式MEMS传输线(DMTL)移相器需要多个偏置电压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电压控制多位DMTL移相器的设计方案。这种移相器的每一位具有不同的弹性系数,因此它们的下拉电压各不相同。给出了这种移相器的相关理论、设计实例及仿真结果。通过仿真结果可知,单偏置电压3位DMTL移相器低位到高位的下拉电压分别为19.73,40.49和74.89 V,低位发生下拉时高位相移偏移小于0.062%(10 GHz,2.925×10-4 rad)。单偏置电压4位DMTL移相器低位到高位的下拉电压分别为19.73,32.55,48.41和74.89 V,低位发生下拉时高位相移偏移小于0.094%(10 GHz,4.425×10-4 rad)。  相似文献   

8.
在视频通信中,视频编码技术不但要有高的编码效率而且其生成的码流要有多种可伸缩性.在此研究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编码思想和技术,其中基于小波变换的视频编码算法就是很有发晨前景的技术之一.本文对小波变换视频编码算法进行分类研究.对比分析算法各自的优缺点,指出小波视频编码算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显著性区域检测是计算机视觉的重要课题,对视频质量评价和感知视频编码算法优化也至关重要.大多显著性检测算法不能权衡准确率和复杂度,限制了它们在视频预处理和实时处理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变换域频谱差(3DTDSD)的快速视频显著性检测算法,分别以关键帧及其前一帧为中心建立一定数量图像帧的滑动窗,得到两组3D视频体,用傅里叶变换将两组视频变换到三维频域,两组三维数据之间的差值经过反变换得到显著性图,最后通过连通分析、阈值判断等得到显著区域.频域算法具有运算速度快的特点,实验对比和算法复杂度分析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域变换播出单的自动下变换高标清同播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播出网络及视频服务器系统和播出中心系统.播出网络及视频服务器系统搭建了一个高清播出网络平台,通过接收含有AFD信息的全域变换播出单,实现高标清播出系统的自动下变换控制播出.播出中心系统采用频道独立的方式构建6套同播播出系统.该系统分别于2010年12月20日和12月29日启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互联网和无线信道等不可靠网络的视频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264和双树小波变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解决方案.采用分层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框架,实现H.264和双树小波编码的有机结合.基本层用H.264编码器对视频信号进行低码率编码后,复制到各个描述;增强层用三维双树小波变换对原视频和基本层重建视频的差值进行编码,将产生的四棵三维小波树经噪声整形后两两组合,编码送到不同描述.在解码端,若能够接收到两个描述,则通过中心解码器实现高质量的视频重建;若丢失一个描述,则通过边解码器解码仍可保证一定质量的视频重建.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码率下,本算法的视频中心解码和边解码质量优于现有的多描述视频编码算法.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应用FOXBASE+编制多层次下拉“菜单”所遇到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阻硅基铝硅合金弹性膜MEMS相移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级联式MEMS相移器可通过悬浮于共平面波导之上的微机械可调电容的变化,来改变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相速,达到相移的目的.文中讨论了MEMS相移器特性对微机械电容和下拉电压的要求,并通过轻质量的铝硅合金弹性膜,获得了较低的下拉电压.测试结果表明,相移器的下拉电压不大于40V,且当控制电压大于10V时,即有明显的相移.该MEMS相移器制备于电阻率大于4000Ω*cm的高阻硅衬底上,获得了较好的传输特性,在整个测试频段1~40GHz,S21均小于3dB,并在25V时获得了大于25°的相移量.  相似文献   

14.
温小勇  乔林  武津城 《信息技术》2007,(10):109-110
在视频设计中,经常要用到YCrCb-RGB色彩空间变换。介绍了YCrCb-RGB色彩空间变换的原理以及VHDL语言的实现,并在xc2v500-5fg256器件上进行综合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色彩空间变换可以应用于实际的视频设计中。  相似文献   

15.
级联式MEMS相移器可通过悬浮于共平面波导之上的微机械可调电容的变化,来改变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相速,达到相移的目的.文中讨论了MEMS相移器特性对微机械电容和下拉电压的要求,并通过轻质量的铝硅合金弹性膜,获得了较低的下拉电压.测试结果表明,相移器的下拉电压不大于40V,且当控制电压大于10V时,即有明显的相移.该MEMS相移器制备于电阻率大于4000Ω*cm的高阻硅衬底上,获得了较好的传输特性,在整个测试频段1~40GHz,S21均小于3dB,并在25V时获得了大于25°的相移量.  相似文献   

16.
王琪  郭雷 《电视技术》2002,(3):11-12,28
结合MPEG-2标准语法详细分析了一种自适应选择帧/场DCT变换的算法,产生了一个符合MPEG-2语义的视频流。  相似文献   

17.
刘梅锋  陆玲 《电视技术》2012,36(1):1-5,22
高性能视频编码( HEVC)将成为国际最新的视频编解码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目前应用日益广泛的高清甚至超高清视频而开发,其编码的性能目标是在保持原来H.264/AVC的视频质量的同时,将比特率再降低一半.与原有标准一样,HEVC对帧内或帧间的残差信号进行正交变换以集中能量至矩阵左上角,然而H.264/AVC标准中的传统DCT方法对于高清视频的处理已不能有较好效果.讨论研究目前针对HEVC正交变换提出的变换方法,包括基于模式的方向变换MDDT、自适应离散余弦/正弦变换(DCT/DST)、旋转变换(ROT)、IDCT修剪和变换跳过模式(TSM)等方法.实验结果显示了上述几种方法在比特率降低、编码时间缩短、软硬件实现复杂度降低和客观视频质量等方面的改进.最后,提出了对HEVC正交变换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基于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完成编码模块中的整数OCT/Q模块可重构IP核的优化设计.在硬件开销改变不大的情况下,利用可重构理论,提炼出其核心部件即可重构处理元,在同种电路结构上实现变换量比(DCT/Q)和反变换反量比(IDCT/IQ)的功能,满足高清视频实时编解码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种彩色视频图像序列的三维小波变换编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给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小波变换的彩色视频图像序列的编码方法。先将彩色视频图像序列的RGB(红绿蓝)色彩表示转换成YCbCr(亮度色度色度)表示,再将表示帧序的t坐标代换成z坐标,可将其看成是三维空间中的体。将其分成子块后,仿照二维图像小波变换的方法,对每个亮度色度分量做三维小波变换。变换后的各亮度色度分量的能量主要集中于低频波段,这些波段对该视频图像序列的视觉效果影响最大。将不同分量的各个不同波段按不同的精度量化并进行熵编码,可以达到去除帧内和帧间冗余,压缩数据的目的。试验表明,使用本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压缩效果。此方法较直观,速度也比较快。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些有关DCT及其快速算法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六角变换方法及其应用于视频编码的近似整数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六角变换方法不仅具有相比浮点DCT实现复杂度低、解码端无误差累积的优点,而且能提供相比其他整数近似变换更高的视频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