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提高双孢蘑菇废弃菇柄5’-核苷酸得率,增加其经济价值。以双孢蘑菇废弃菇柄为原料,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pH值、酶底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5’-核苷酸酶解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分析对5’-磷酸二酯酶对核酸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其次对双孢蘑菇废弃菇柄浸提液中5’-核苷酸在不同pH值、温度和加热时间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分析对主要酶解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双孢蘑菇废弃菇柄核酸酶解的最优参数为:pH5.0、酶底比3000 U/g、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 h,5’-核苷酸得率为1.60 g/100 g。通过稳定性试验发现,双孢蘑菇废弃菇柄中5’-核苷酸在pH值为中性偏酸(pH5~7)条件下比较稳定,受热温度越高5’-核苷酸越不稳定,在试验范围内为保留更多的5’-核苷酸,热处理时间以不超过1.5 h为宜。这一结果可为双孢蘑菇废弃菇柄5’-核苷酸的提取及其在烹调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水浴振荡辅助酶法提取双孢蘑菇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邹伟  张宝善  李冰  马超 《食品工业科技》2011,(5):223-224,334
为了提高双孢蘑菇多糖的提取率,本实验初步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水浴振荡辅助酶法提取双孢蘑菇多糖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40、振荡频率为40r/min、酶用量为1.2%、pH为6.5、酶解温度为65℃、酶解时间为120min。实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多糖的提取率可达2.31%。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双孢蘑菇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水解度为指标,研究了酶的种类、酶解时间、料液比、pH、酶添加量和酶解温度对双孢蘑菇的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双孢蘑菇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复合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添加量1%(w:w)、料液比1:20(w:v)、温度50℃、时间8 h、pH8.0,在此条件下,双孢蘑菇酶解液的水解度达到(31.90±0.13)%,游离氨基酸总量约是酶解前的1.3倍,呈味氨基酸含量是酶解前的1.5倍。研究结果为双孢蘑菇的高值化利用及附加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增强鲜味,采用5’-磷酸二酯酶和中性蛋白酶双酶酶解香菇柄提取液。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5’-磷酸二酯酶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与中性蛋白酶联合,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双酶酶解香菇柄提取液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5’-磷酸二酯酶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0.3%、酶解pH5.0、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60℃,在此条件下5’-核苷酸含量为0.41 mg/mL。复合酶法最佳工艺条件为5’-磷酸二酯酶加酶量0.3%、中性蛋白酶加酶量0.8%,酶解pH6.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测得5’-核苷酸含量为0.42 mg/mL,氨基态氮含量为0.45 mg/mL。通过以上结果,在不显著降低呈现滋味成分含量的情况下,复合酶解可比单酶分步酶解(5'-磷酸二酯酶2 h、中性蛋白酶3 h)节约一半时间以上。  相似文献   

5.
利用燕麦发芽过程中形成的酶系进行燕麦自身的酶解,分别研究了酶解温度、pH和燕麦浓度对发芽燕麦酶解液中蛋白水解度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芽燕麦酶解液中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5.0,燕麦浓度为0.20 mg/mL;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为5.5,燕麦浓度为0.20 mg/mL。在上述酶解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发芽燕麦酶解的优化工艺为:0.20 mg/mL的燕麦酶解液在50℃,pH 5.0的条件下酶解3 h后,将酶解温度升至60℃,pH调至5.5,继续酶解至7 h,酶解结束。此时燕麦酶解液中蛋白水解度和还原糖含量都基本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2.18%和34.0 mg/mL。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物酶解技术对双孢蘑菇进行酶解,从而充分利用并提取其中的滋味物质,对比4?种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及风味蛋白酶)对双孢蘑菇的酶解效果,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酶解后水解液可溶性固形物、呈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可以显著除去水解液的苦味、涩味,保持其鲜味,并显著提高其咸味和滋味的丰富性,水解液清透明亮。因此选择风味蛋白酶对双孢蘑菇进行酶解处理,并以水解液游离氨基酸浓度为指标,对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和加酶量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以及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酶解温度对风味蛋白酶酶解效果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H值对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效果达到显著水平,风味蛋白酶最佳酶解工艺为pH?6.5、酶解温度60?℃、加酶量1?000?U/g、酶解时间3?h,该工艺条件下所得到的水解液(游离氨基酸浓度140.27?mmol/L)可以作为双孢蘑菇调味品加工基料。  相似文献   

7.
以金针菇、双孢磨菇、凤尾菇、杏鲍菇、香菇、花菇和猪肚菇7种常见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法提取多酚氧化酶(PPO),比较食用菌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温度和pH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和中性pH条件下,双孢蘑菇PPO活性最高,达到942 U/mL,金针菇PPO和猪肚菇PPO次之,分别为62,58 U/mL.金针菇和双孢磨菇PPO活性的最适温度为20 ℃,凤尾菇、香菇和花菇PPO活性的最适温度为25 ℃,而猪肚菇PPO和杏鲍菇PPO的最适温度较高,分别达到了75,80 ℃.凤尾菇PPO、杏鲍菇PPO和猪肚菇PPO最适pH值均为3.5,金针菇PPO为4.0,香菇PPO为6.5,双孢磨菇PPO为7.0,而花菇PPO最适pH值为8.0.  相似文献   

8.
实验研究了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共同水解双孢蘑菇蛋白的水解工艺,以α-氨基氮含量为指标,确定了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的最佳水解条件为:先加纤维素酶,料液比1∶20,加酶量250 U/g,初始pH值6.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20 min;后加中性蛋白酶,加酶量1500U/g,初始pH值6.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150 min.经双酶水解后,α-氨基氮含量可达36.96mg/g.  相似文献   

9.
双孢蘑菇酶促褐变特性及褐变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相友  王健  朱继英  赵亚 《食品科学》2011,32(20):318-322
为有效控制双孢蘑菇褐变,研究pH值、温度、底物浓度以及抑制剂对双孢蘑菇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双孢蘑菇PPO最适反应pH6.8,最适反应温度20℃,最适反应底物浓度为0.06mol/L,米氏常数Km为0.1072mol/L。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双孢蘑菇褐变程度进行定量检测,得出对双孢蘑菇贮藏保鲜效果较好的褐变抑制剂及其最佳配比为0.30mmol/L半胱氨酸、0.06%抗坏血酸、0.05%乙酸。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蛋白酶水解双孢蘑菇子实体的最佳工艺条件,本文选用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进行酶解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实验研究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 H、加酶量及料水比对双孢蘑菇子实体水解度的影响,优化了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4h,p H10.5,加酶量2%,料水比1∶12为最优酶解参数组合,验证实验得到双孢蘑菇的水解度达到26.01%。酶解液中可溶性多糖含量及还原糖含量较子实体分别增加了3.95倍和1.91倍,蛋白质含量减少了5.02g/100g。本研究表明酶解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可以提高其总体功能性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