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纳豆是一种发酵大豆食品,在日本已经有一千多年的传统食用历史。纳豆是日本人长寿健康的国宝食品,从1992年开始,日本纳豆协会把7月10号指定为全国的纳豆节。纳豆含有多种健康功效成分,如纳豆激酶、维生素K2、大豆异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维生素K2的高密度连续发酵生产工艺,通过对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培养,研究了培养基组成、转速、p H、溶氧量、后处理技术等因素对维生素K2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香菇菌渣复配蛋白胨为氮源(5%),甘油为碳源(5%),pH为7,通气比大于1.5 vvm,转速为600 r/min时,采用高密度连续发酵技术,5 L罐发酵产量最高达35.58 mg/L。发酵液萃取后,废液再通过纳滤膜截流,提高维生素K2回收率,并制成富含维生素K2的菌菇粉。维生素K2的结构经高效液相及质谱确证。大鼠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菌菇粉产品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纳豆中维生素K_2含量,对纳豆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豆中维生素K_2含量;采用Plackett-Burman方法对纳豆发酵的影响因素(浸泡时间、接种量和发酵时间等)进行考察并筛选具有显著效应的影响因素;通过最陡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浸泡时间、接种量和发酵时间是影响纳豆中维生素K_2含量的主要因素;优化后最佳发酵条件为:浸泡时间22 h,接种量5%,发酵时间26 h时,维生素K_2含量为2.230 4±0.111 5μg·g~(-1)。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10):221-225
维生素K2是一类必不可少的人体内源性高活性维生素,为甲萘醌类系列化合物,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因能高产维生素K2而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文中对纳豆芽孢杆菌及其合成维生素K2的机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国内外微生物发酵产维生素K2的研究水平进行综述,并指出维生素K2是参与呼吸链的关键电子传递载体,在发酵过程中会形成水溶性复合物分泌至胞外。基于目前发酵状况,提出了维生素K2发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今后发展方向,为实现维生素K2的高效合成和积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丹尼斯克推出了一个长链甲萘醌即维生素K2的新品牌-ActivKTM.而维生素K2是一种历久弥新的功能活性成分,因改善骨骼和心血管健康的功能而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K胶囊中的维生素K_2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K胶囊中的维生素K_2含量,建立数学模型,对测定过程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计算,得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维生素K胶囊中维生素K_2的含量为181.2μg/g时,在置信区间95%下,其扩展不确定度为7.5μg/g(k=2)。结论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标准曲线配制的过程,该评估模型为维生素K胶囊中维生素K_2的含量测定的准确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正相和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品种维生素K_2的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正相法采用硅胶正相色谱柱,流动相为乙酸乙酯:正己烷(0.5:99.5, V:V);流速为1.8 mL/min;反相法采用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均为270 nm。结果 2种方法维生素K_2浓度在5~100μg/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系数均大于0.999。维生素K2在5.00、25.00和50.00μg/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93.20%~99.2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8%(n=5)。正相法和反相法的检出限均为5μg/g。结论 2种方法均具备操作过程简单、回收率较高的特点,但反相色谱法具有更好的检测稳定性,更适合保健品软胶囊中维生素K2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生素D_3和维生素K_2的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以95%甲醇水:异丙醇=(98:2, V:V)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样品经C_(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分离,并于264 nm波长检测。结果维生素D3在浓度0.1282~1.2818μg/m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5.7%~100.7%,相对标准偏差为1.7%;维生素K_2在浓度0.51397~5.1397μg/m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在97.3%~10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同时测定维生素D_3和维生素K_2含量,可在实验室推广。  相似文献   

9.
在维生素家族中,有一员止血“功臣”——它就是维生素K.人体缺少它,出血就不能凝固.科学家经过潜心的研究,才逐步地揭开它的秘密.“功臣”的命名1929年,丹麦科学家达姆致力于鸟类的某种专题研究.看其体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快速测定奶粉中维生素K1与K2。方法:加入脂肪酶水溶液酶解奶粉样品;酶解液加入异丙醇与KOH水溶液进行定容后,在线固相萃取装置上进行上样、转移、分析测定和清洗平衡后,进入液相色谱仪上进行洗脱将维生素K1、K2分开,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VK1、MK-4和MK-7在0.002-0.1ug/mL范围内良好线性;检出限分别0.12ug/100g、0.14ug/100g、0.19ug/100g。结论:这种快速测定法溶剂消耗少,大幅缩短了检测时间,节省了人力,实现了自动在线净化检测,提高了灵敏度,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K是H.Dam在距今约70年之前发现的。他在进行小鸡的胆固醇代谢研究时,用除去脂质的饲料喂养小鸡,约三周后,发现小鸡的肌肉上有出血现象,分析其出血的原因,认为这是脂溶性因子的缺乏影响了血液凝固因子,此脂溶性因子用德语中凝固“Koagulation”的字头来表示,命名为维生素K。维生素K很长时间未被人们所重视,直到1974年,研究发现维生素K与骨骼的新陈代谢有关,才再次被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2.
WHO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球超过2亿人口罹患骨质疏松。如今,壮骨的方式不仅限于摄人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而维生素K2、特别是甲萘醌-7(MK-7)形式的长链维生素K2,因能改善钙的吸收率、从而改善骨骼健康而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3.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对各种维生素的发现,不仅为维护人类健康开辟了新天地,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维生素发现史上,曾有过成千上万的海员因缺乏维生素C而死于坏血病;用米糠却又能挽救无数因缺乏维生素B1而濒于死亡的脚气病病人……当实验室里那成群的小鸡死于致命出血时,引出了维生素K的意外发现。  相似文献   

14.
方凤 《饮食科学》2008,(11):25-25
佳佳宝宝1个月,注射第2次乙肝疫苗后.回家发现注射的针眼流血水不止。父母赶紧送宝宝上医院,途中宝宝两眼上翻.四肢抽搐反复,去医院后医生诊断为新生儿出血症合并颅内出血.是因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与新生儿出血不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小的宝宝会发生出血?新生儿出血能够预防和治疗吗?  相似文献   

15.
乳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奶粉样品中加入适量的脂酶,酶解后用NaOH皂化,用正己烷萃取,蒸干后用甲醇乙酯混合注溶解;用甲醇作流动相;用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K1,此法成功地提取了乳粉中的维生素K1,回收率达87.8%,变异系数CV为1.147%。  相似文献   

16.
17.
建立纳豆冻干粉中纳豆激酶的活性测定方法。采用甲苯磺酰-L-精氨酸甲脂法(以下简称为TAME法)测定,以TAME为底物,通过纳豆激酶对其的切割作用及变色等反应,在576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考察。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良好,可作为纳豆冻干粉中纳豆激酶的活性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纯天然美容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ggie  陈艳 《食品与药品》2007,9(10B):50-51
用蔬菜、水果的美容偏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随便都能说上几个,可是这些所谓的纯天然美容偏方真的那么灵验,比化妆品中的化学合成原料更安全,人人适用吗?本期将解开这个谜题,帮你走出纯天然美容的误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纳豆     
人们起初提取大豆蛋白质做豆腐,以后利用微生物作各种样式的发酵食品,其中就有不加食盐的纳豆。纳豆是在纳豆细菌作用下而形成独特的风味大豆食品。纳豆(我国俗称豆鼓)在我国四川、湖南、湖北、云南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维生素K2 的产量和多样性,对枯草芽孢杆菌DC?1 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其发酵条件包括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进行初步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PB)试验筛选出对DC?1产维生素K2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应用响应面Box?Behnken 设计优化获得DC?1 的最优发酵条件。结果表明,DC?1产维生素K2的最优发酵条件为甘油添加量36.5 g/L、糖蜜添加量31.8 g/L、黄豆粉添加量32.5 g/L、KH2PO4浓度0.3 g/100 mL、K2HPO4·3H2O 浓度0.8 g/100 mL、MgSO4·7H2O 浓度0.7 g/100 mL、NaCl 浓度0.5 g/100 mL。在该条件下,MK?7 产量达到94.66 mg/L,比初始发酵条件提高了48.04%;同时菌株DC?1产维生素K2 的多样性增加,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LC?MS)鉴定能同时产5 种MK 同系物,分别为MK?2、MK?3、MK?4 和MK?7,其中一个类似物未能在高分辨率质谱中找到,根据保留时间推测其为MK?5 或MK?6,可为维生素K2 的工业化生产和探索维生素K2 同系物的生物活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