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蓠藻膳食纤维吸附脂肪、胆固醇和胆酸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江蓠藻水溶性膳食纤维、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总膳食纤维对脂肪、胆固醇和胆酸钠的体外吸附作用.结果表明,3种膳食纤维对脂肪、胆固醇和胆酸钠均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其中,江蓠藻水溶性膳食纤维对于胆固醇和胆酸钠的吸附能力大于另2种膳食纤维,对脂肪的吸附作用,江蓠藻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也要强于另2种膳食纤维.说明江蓠藻膳食纤维能减少机体对膳食中脂肪、胆固醇的摄入.  相似文献   

2.
可溶性膳食纤维是能溶解于水,也能吸水膨胀,并能被大肠中微生物降解的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生理功能包括:排泄体内毒素、降血脂、降血糖等,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防治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降血脂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可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β–葡聚糖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利用动物实验,发现复合膳食纤维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有明显降脂作用等;人群干预研究发现在膳食中可溶性纤维和大豆蛋白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作用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调控血脂和胆固醇相关的基因表达。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可溶性膳食纤维降血脂及其分子机制等方面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可溶性膳食纤维是能溶解于水,也能吸水膨胀,并能被大肠中微生物降解的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生理功能包括:排泄体内毒素、降血脂、降血糖等,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防治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降血脂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可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β–葡聚糖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利用动物实验,发现复合膳食纤维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有明显降脂作用等;人群干预研究发现在膳食中可溶性纤维和大豆蛋白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作用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调控血脂和胆固醇相关的基因表达。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可溶性膳食纤维降血脂及其分子机制等方面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膳食纤维对糖尿病人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添加膳食纤维和低聚糖到酥性饼干中,通过对45名糖尿病人分组进行一个月的临床营养疗效观察,发现对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血胆固醇的降低有一定的作用.结果还显示膳食纤维和低聚糖在降低糖尿病人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胆固醇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超微粉碎对山楂不溶性膳食纤维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微粉后山楂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对高血脂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分别给各剂量组饲料中添加5%、8%、12%剂量的山楂不溶性膳食纤维粗粉和超微粉,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40d后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肝脏TC、TG水平.结果:山楂不溶性膳食纤维经超微粉后,在降低高血脂症小鼠血清TC、TG、AI、LCI水平及肝脏TC、TG水平,效果均优于粗粉.此外,山楂不溶性膳食纤维超微粉还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小鼠的LDL-C水平(p<0.05),粗粉则无此功效.结论:超微粉后山楂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降血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杂豆膳食纤维因具有良好的降血糖、降血脂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等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杂豆膳食纤维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调控消化酶的活性、抑制葡萄糖吸收以及改善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等途径降低血糖水平;通过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排泄,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以及增殖肠道益生菌等途径降低血脂水平。对杂豆膳食纤维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为杂豆膳食纤维相关功能食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肖美添  叶静  汤须崇 《食品科学》2010,31(11):241-243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昆明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以燕麦膳食纤维为阳性对照,测定江蓠藻膳食纤维100、200、400mg/(kg bw·d)剂量灌胃给药高脂血症模型小鼠,4 周后对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蓠藻膳食纤维能显著降低高血脂模型小鼠血清中TC、TG、LDL-C 的含量,降低肝脏脂质水平,同时升高血清HDL-C 含量。江蓠藻膳食纤维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可降低高脂膳食导致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
膳食纤维的健康功能显而易见,如调节肠道功能,帮助通便、降低血糖水平、降低血清胆固醇等.许多营养学家们警告说通常人们膳食中的纤维含量不及日推荐量25g/d的一半.消费者可以通过摄入更多的谷物、水果和蔬菜来增加纤维摄入量,也可以通过选择强化了纤维的食品来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玉米皮膳食纤维对反式脂肪酸所致小鼠高脂血症的影响。采用反式脂肪酸饲料诱导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分别给予低、中、高三种剂量3种玉米皮膳食纤维(水溶性、水不溶性/水溶性、水不溶性)。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导致小鼠体质量、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数显著增加(p <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 <0.01)。玉米皮膳食纤维干预能够降低小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高小鼠体质量、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数,且高剂量SDF/IDF=1∶3的玉米皮膳食纤维干预组以上指标与反式脂肪酸组对比,差异均非常显著(p <0.0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真菌以及真菌结合乳酸菌发酵对豆渣膳食纤维组成、理化特性及总还原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可显著降低蛋白质及脂肪含量(p 0. 05),使碳水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膳食纤维组成分析显示发酵可显著降低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含量,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含量(p 0. 05),但总膳食纤维含量保持稳定;显微观察显示发酵可降低膳食纤维粒径,使其内部结构由原来致密的网状结构变得蓬松易碎,粒径大小降低了将近50%,发酵可改进豆渣膳食纤维水合性质,特别是水溶指数高值为对照的4. 01倍;提升吸附脂质的能力、吸附胆固醇的能力高值为对照的2. 01倍;发酵也提升了豆渣膳食纤维吸收亚硝酸盐的能力和总还原力;真菌发酵豆渣以黑曲霉改善效果最好,联合发酵豆渣以黑曲霉结合乳酸菌发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莲藕可溶性膳食纤维与多酚复合物的降脂活性,采用离体试验模拟不同温度、pH值环境,探讨可溶性膳食纤维-多酚复合物的稳定性及对油脂、胆固醇、胆酸盐的吸附能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结果表明:复合物的稳定性随温度、pH值的升高而降低;可溶性膳食纤维-多酚复合物对油脂的吸附能力比可溶性膳食纤维及物理混合物好,效果极显著(P<0...  相似文献   

12.
膳食纤维在疾病中作用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虹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4):141-143,147
综述了近年来所研究的膳食纤维在改善胃肠道疾病、糖尿病和降低血浆胆固醇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说明每日适宜撮入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考察绿茶膳食纤维粉对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大鼠的减肥降脂作用。采用预防大鼠肥胖模型法,以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持续灌胃绿茶膳食纤维粉6周后,测定大鼠体重、身长、Lee's指数、肾脏和睾丸周围的脂肪质量以及血脂变化。结果表明,绿茶膳食纤维粉能显著降低大鼠体重以及肾脏和睾丸周围脂肪质量,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P0.05),说明绿茶膳食纤维粉具有减肥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4.
顾婧 《饮食科学》2001,(3):25-25
水果中除含有多种维生素、糖外,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通过合理的食用可起到减肥作用。水果中的苹果、葡萄等成为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因为其果胶含量最高,多吃水果对降低血液胆固醇颇有裨益。有专家估计,如果血液胆固醇降低1%,心血管病危险就能降低2%。  相似文献   

15.
<正>膳食纤维作为人类第七大营养物质,具有较强的生理功能。测定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帮助人们更具针对性地摄入,保证机体健康。膳食纤维由多糖、低聚糖等物质构成,具有促进通便、降低胆固醇等功效。本文主要分析膳食纤维具有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并讨论膳食纤维的检测方法。膳食纤维生理功能及其应用生理功能膳食纤维自身具有的物化特征决定了其具有较好的生理功能。详细来  相似文献   

16.
采用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喂食含高、中、低剂量高膳食纤维营养复合米的饲料,通过测定小鼠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GSP)、糖耐量、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研究高膳食纤维营养复合米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相比,喂食高膳食纤维营养复合米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耐量、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且中剂量组小鼠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组小鼠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7.
以葡萄籽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为试验材料,以胆固醇的吸附量为指标,通过对胆固醇浓度、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添加量、时间、温度对胆固醇吸附效果影响的研究,旨在确定葡萄籽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胆固醇的吸附特性和吸附作用机理。经测定,葡萄籽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较好的持水性(0.440 g/g)和溶胀性(2.367 mL/g)。正交试验得出,其最佳吸附条件为胆固醇浓度4.0 mg/mL、葡萄籽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添加量0.05 g、吸附时间90 min、吸附温度40℃,葡萄籽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胆固醇的吸附量为44.634 mg/g。经正交优化,其吸附量提高了2.25倍。经研究,葡萄籽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胆固醇的吸附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8.
以发酵法制备的刺梨果渣膳食纤维为材料,模拟人体胃和肠道的p H值环境,探讨刺梨果渣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油脂、胆固醇、胆酸钠、亚硝酸盐和葡萄糖的吸附能力,为刺梨果渣膳食纤维产品的研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刺梨果渣及其膳食纤维对猪油的吸附量均高于花生油,其中膳食纤维的吸附量显著高于果渣(p0.05)。刺梨果渣膳食纤维对胆固醇和NO_2~-的吸附效果与p H值有关,不可溶膳食纤维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在模拟肠道条件下强于可溶性膳食纤维(p0.05),在模拟胃环境下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则不如可溶性膳食纤维(p0.05);两种膳食纤维对NO_2~-的吸附量均是模拟胃环境下高于模拟肠道环境的吸附能力(p0.05),但两种纤维之间的吸附能力差异不显著。而对于葡萄糖的吸附能力,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优于不可溶膳食纤维。试验说明刺梨果渣膳食纤维具有清除胆固醇、抑制膳食中脂肪的吸收和利用,还减少亚硝酸盐的吸收,可作为一种较为优质的膳食纤维资源。  相似文献   

19.
崔波 《中国食品工业》2023,(21):91-93+97
膳食纤维是人体健康所需要的重要营养素之一。本文首先阐述常见的几种水溶性纤维提取方式,借此同步研究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物化性质及其功能特性,然后从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特点着手分析其在降低人体胆固醇、调节血糖、改善肠道健康等方面的功效与作用,并就水溶性膳食纤维在日常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例举分析,供有较高水溶性膳食纤维摄入需求的人群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沙果膳食纤维对胆固醇和亚硝酸根离子吸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离体实验模拟人体胃和肠道的pH值条件,探讨了沙果膳食纤维对胆固醇和亚硝酸根离子(NO2-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在体外模拟实验中,沙果膳食纤维对对胆固醇和NO2-的吸附效果与pH值有关.沙果膳食纤维在pH值为7.0中性条件下(模拟小肠的pH值环境)对胆固醇的平均吸附量为7.62mg/g,高于pH值为2.0酸性条件下(模拟胃的酸性条件)的5.80mg/g吸附量;沙果膳食纤维在pH值为2.0条件下对NO2-的吸附能力为1.21 mg/g,高于pH7.0条件下的0.85mg/g的吸附量.说明沙果膳食纤维具有明显的清除胆固醇和NO2-的效果,是一类高活性的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