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牛奶、蔗糖为主要原料,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为稳定剂,生产凝固型酸奶。对凝固型酸奶的工艺配方进行研究,确定了凝固型酸奶生产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添加量0.3%,蔗糖添加量9%,接种量2%,发酵温度为42℃,得到无乳清分离、口感细腻、酸甜适中的凝固型酸奶。  相似文献   

2.
以鲜牛奶、绿豆粉和白砂糖为主要原料,以变性淀粉、琼脂为稳定剂,通过对不同配方及工艺条件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凝固型绿豆酸奶的最佳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当蔗糖含量为8%,绿豆粉为1.5%,变性淀粉为0.8%,琼脂为0.15%,发酵温度为42℃,制作的凝固型绿豆酸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低糖凝固型柳橙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奶粉和柳橙果肉为原料,并以高倍甜味剂替代大部分蔗糖来生产凝固型酸奶的最佳配方及工艺。通过感官测评确定甜味剂的最佳配方:蔗糖2%,安赛蜜0.015%,三氯蔗糖0.005%;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奶粉、稳定剂、果肉的用量,并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最终获得风味突出、质感细腻的酸奶。  相似文献   

4.
凝固型香芋玉米酸奶制作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牛奶、香芋和玉米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凝固型香芋玉米酸奶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凝固型香芋玉米酸奶的最佳配方为:在鲜牛奶中添加30%香芋浆、15%玉米浆、7.5%蔗糖和5%乳酸菌。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产品呈淡黄色、口感细腻、风味独特;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酸度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研究CMC-Na、PGA、果胶、羟丙基淀粉4种单体稳定剂对凝固型杏鲍菇酸奶品质的影响,并从中筛选出较优的稳定剂进行复配试验;结果显示:PGA和果胶为凝固型杏鲍菇酸奶生产适宜的稳定剂,二者复配比例为2∶1,总添加量为0.06%,对酸奶的保水性和感官品质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三氯氧磷为酯化剂制备磷酸酯淀粉。然后把磷酸酯淀粉作为增稠稳定剂,以酸奶的酸度、持水力和感官评定为指标,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生产该种酸奶的最佳配方:发酵温度43℃,磷酸酯淀粉添加量0.4%,蔗糖添加量7%,发酵时间4 h。制备的磷酸酯淀粉作为增稠稳定剂可以提高酸奶品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低脂、低热量、补铁保健酸奶的生产配方和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健酸奶的最佳配方为脱脂奶粉6.5%(w/w),全脂奶粉0.5%(w/w),蔗糖总用量7%,其中,35~40%用蔗糖,用甜味剂(阿斯巴甜与安赛蜜配比73)替代55~60%的蔗糖,乳酸亚铁333.5mg/kg酸乳、稳定剂ZH-1 0.1 %(w/w)、香精0.03%(w/w);工艺优化结果为搅拌过程中加入乳酸亚铁和配料时加入稳定剂ZH-1.试验所得成品酸奶风味理想,酸甜适中,感官和卫生指标均达到试验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凝固型酸奶生产工艺进行研究,首先,阐述凝固型酸奶作用;然后,给出凝固型酸奶生产材料与配方;最后,针对凝固型酸奶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发酵剂活化、接种量、加糖量、稳定剂等。  相似文献   

9.
以稳定性感官评价为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凝固型酸奶的稳定剂复配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凝固型酸奶的最佳稳定剂复配方案为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添加量0.12%、果胶添加量0.1%、琼脂添加量0.07%。该稳定体系条件下,凝固型酸奶在21d货架期能够保证其良好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0.
赵贵红 《食品科技》2008,33(2):43-45
以山药、花粉、牛奶为原料制备花粉山药酸奶的工艺工程.通过对比研究、正交实验、极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凝固型山药花粉酸奶的最佳配方即花粉的添加量 0.5%,山药汁的添加量 35%,蜂蜜的添加量 1.3%.稳定剂的添加量 0.6%.该产品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