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肉糜乳化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斩拌时间、斩拌温度、肥瘦比、淀粉添加量、pH等因素对肉糜乳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讨论了斩拌终点的研究方法,为肉糜制品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视觉技术预测肉糜斩拌终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研究肉糜斩拌终点的判定方法,防止斩拌过程中斩拌不足或斩拌过度而引起的产品质量下降。本研究以猪后腿肉和背膘为主要原料,按照肥瘦比3/7添加比例进行斩拌,分别于第6、7、8、9、10、12、14、16和18min取样,测定肉糜颜色和加工特性指标。结果表明:斩拌时间对肉糜的颜色、蒸煮损失、脂肪损失、硬度、弹性、Purge损失以及贮能模量(G’)均有影响,肉糜HSL颜色空间变量中亮度值(L)与蒸煮损失、脂肪损失、硬度等加工特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因而,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测定的肉糜亮度值用于预测肉糜斩拌终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研究肉糜斩拌终点的判定方法,防止斩拌过程中斩拌不足或斩拌过度而引起的产品质量下降。本研究以猪后腿肉和背膘为主要原料,按照肥瘦比3/7添加比例进行斩拌,分别于第6、7、8、9、10、12、14、16和18min取样,测定肉糜颜色和加工特性指标。结果表明:斩拌时间对肉糜的颜色、蒸煮损失、脂肪损失、硬度、弹性、Purge损失以及贮能模量(G’)均有影响,肉糜HSL颜色空间变量中亮度值(L)与蒸煮损失、脂肪损失、硬度等加工特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因而,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测定的肉糜亮度值用于预测肉糜斩拌终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斩拌条件和添加成分对肉糜类制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肉糜类制品的生产加工中斩拌工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工序的工艺参数稍有变化,就会对产品品质有很大影响。因此,对此工序的深入研究在提高产品品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斩拌的作用、原理及对产品的影响效果等方面介绍了肉糜类制品加工中斩拌工序的研究进展。并着重探讨、总结了影响斩拌效果的因素及斩拌的最佳工艺参数。对于提高肉糜制品的品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肉制品加工中,斩拌乳化工艺主要起保水和保油作用。斩拌乳化效果主要受工艺参数和原辅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工艺方面,斩拌温度、斩拌速度、斩拌时间、物料pH等参数是乳化技术的关键参数;在原料方面,原料肉的种类、非肉蛋白、乳化剂、亲水性胶体等因素直接影响乳化效果。本文重点综述了肉品斩拌乳化技术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斩拌速度、时间与乳化型香肠质构之间的关系.采用响应曲面设计,选用斩拌速度和斩拌时间为试验因素,测定不同斩拌时间和速度下产品的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结果表明,斩拌速度对乳化肠的硬度、弹性和回复性均有显著影响,斩拌时间对回复性有显著的影响,斩拌速度和斩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硬度和回复性有显著的影响;斩拌速度为6 000 r/min,斩拌时间为9 min时,形成的乳化肠的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最佳,满足乳化肠质构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研究原料肥瘦比、加冰量与斩拌时间对乳化香肠品质的影响,分析测定不同乳化条件下香肠剪切力、蒸煮损失率、感官评定、色泽、微观结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值(Thiobarbituric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研究结果表明,斩拌时间是影响香肠剪切力最主要因素,而加冰量是关系蒸煮损失率、感官评定分值最主要因素,乳化最优条件是原料肉肥瘦比3:7(质量比),加冰量30%,斩拌时间9 min。肥瘦比是影响香肠色泽的重要因素,原料肉肥瘦比增加,香肠L~*、b~*值增加,a~*值降低。由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乳化较好的香肠横切面微观结构紧密完整。乳化香肠TVB-N、TBARS值在储藏期呈上升趋势,脂肪含量高的香肠TVB-N、TBARS值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周伟伟  刘毅  陈霞  戴瑞彤 《肉类研究》2007,(3):38-40,43
乳化型香肠口感鲜嫩,蛋白质含量丰富,日益成为消费者喜爱的肉食制品。本文简要介绍了斩拌乳化的目的和原理,阐述了斩拌条件对香肠品质和微结构的重要影响,讨论了我国乳化型香肠生产中斩拌的工艺参数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动物脂肪对乳化肉糜制品的多汁性以及风味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其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过量摄入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然而,单纯地降低乳化肉糜制品中的脂肪含量会对产品的品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降低乳化肉糜制品中的脂肪含量并改善产品的品质已经成为肉类工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同来源(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源以及合成)的亲水胶体因其良好的增稠、凝胶、稳定、保水以及乳化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低脂产品润滑、醇厚的口感来达到降低乳化肉糜制品的脂肪含量并改善最终产品的品质特性的目的。因此,本文全面综述了亲水胶体改善低脂乳化肉糜制品品质的机制,以及不同来源的亲水胶体改善低脂乳化肉糜制品品质特性的应用情况,为生产新型健康的低脂乳化肉糜制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乳蛋白是肉糜制品的优质乳化剂,它能与水和脂肪界面充分结合,形成较为稳定的水—蛋白质—脂肪系统,合理使用,可赋予成品良好的风味和口感及优良的物理性能.同时使用乳蛋白还可以尽量利用生产中的边角余料、低档肉,提高肉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出于食品安全卫生的考虑,需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时畜禽肉进行加热处理,以消灭肉类及肉制品可能携带的致病微生物或动物疫病。为监管肉类及肉制品加热处理情况,人们依据加热过程中肌肉的变化与加热温度之间的联系开发出酶联免疫吸附法、蛋白凝聚法、酶活检测法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甾醇的乳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甾醇主要来源于植物油脂,具有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含量等多种生理功能.但植物甾醇属脂溶性物质,不能与水溶性物质混溶,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对植物甾醇进行乳化可改善其水溶性,从而拓宽其应用范围.综述了植物甾醇的乳化处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出于食品安全卫生的考虑需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对畜禽肉进行加热处理,以消灭肉类及肉制品可能携带的致病微生物或动物疫病.为监管肉类及肉制品加热处理情况,就加热终点温度检测方法的研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从加热过程中可能引起肌肉的变化,建立这些变化与加热温度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开发出 ELISA、蛋白凝聚法、比色法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肉和肉制品在加工、贮藏和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脂质氧化,影响肉制品的品质。脂质适度氧化可以促进肉制品的风味,但是脂质过度氧化还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增加食用风险。脂质氧化反应产生的初级产物及次级产物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与肉中的其他成分(蛋白质、血红素、抗氧化添加剂等)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肉制品的品质。因此,调控脂质氧化对肉及肉制品来说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综述了脂质的酶促氧化、自动氧化、脂质氧化与蛋白质氧化之间的关系。大量研究表明,脂质氧化过程复杂且受诸多因素和条件的影响,研究氧化过程及氧化机制对调控脂质氧化和提高食品品质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糖基化能改变蛋白质一些理化特性,可满足食品工业对蛋白质功效需求。该文综述糖基化对蛋白质乳化性影响,糖基化改性方法及效果对比,并探讨多种糖类糖基化改变蛋白乳化性机理。  相似文献   

16.
重组肉粘合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组肉制品是利用廉价的碎肉生产出来的高附加值产品,是借助于机械作用和添加辅料来提取原料肉中的肌原纤维蛋白并利用添加剂的粘合作用将碎肉粘合起来。不仅改善了产品的品质,还提高了产品的营养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重组肉的重组机理及在加工过程中几种常用添加剂的作用,对利用食品胶或非肉蛋白生产重组肉制品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豌豆蛋白乳化性及其改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豌豆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蛋白,具有来源广、成本低、致敏性低、氨基酸比例均衡等优点.乳化性是蛋白的一种重要的性质,天然豌豆蛋白乳化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目前,常用于改善豌豆蛋白乳化性的方法为物理、化学和酶法.该文介绍了豌豆蛋白的组成和乳化性,并重点介绍了3种不同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持续增高,已成为一种严重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肉类食物作为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其市场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肉类引起的食物过敏也逐渐增加。肉类过敏是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发病速度快,可引发多种不同的临床症状,除了食物过敏的基本症状外,还可造成皮肤、呼吸系统疾病。此外,近年来还发现了一类新型肉类过敏疾病,与传统肉类过敏不同,其发病过程表现为延迟发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肉类过敏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几种肉类过敏性疾病及致敏机理,并综述了导致哺乳动物肉类过敏的过敏原以及肉类过敏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因与肉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氟烷基因和RN-基因是影响肉品质的主效基因,氟烷基因的表达调控导致了PSE肉的产生,RN-基因则主要使肌肉pH下降,从而产生酸肉.除此之外,影响肉品质的候选基因还有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主要调控肌内脂肪(IMF)的表达,IMF是肉食用品质的因素之一,决定肉的质地的肌纤维类型及其含量受到了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和MyoD基因的调控,肉的嫩度则与钙蛋白酶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