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稀土—硼共渗层抗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稀土—硼共渗层耐酸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光杰  余忠荪 《材料保护》1997,30(12):30-32
运用电化学法和失重法对低碳钢稀土-硼共渗层在强酸介质中对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硼共渗可大大提高低碳钢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4.
刘伟 《硅谷》2008,(17):120-120
采用镍-硼共渗工艺对T10A和45钢浮动模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用T10A制造的浮动模由于韧性不足.显示不出镍一硼共渗的优越性,45钢制造的浮动模经镍-硼共渗后寿命提高八倍以上,是制造浮动模比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不锈钢上热浸扩散法铝铬共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启宏  张震寰 《材料保护》1990,23(12):10-12
本文以0Cr18Ni9不锈钢热浸共渗Al-Cr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热浸镀采用熔剂法,助镀剂为K_2ZrF_6-LiCl二元素水溶液,覆盖剂为NaCl-KCl-Na_3AlF_6-AlF_3四元系熔盐。扩散处理采用770℃×2h+1150℃×2h二步法。铝铬热浸扩散涂层由表层的NiAl均相区、次层有NiAl析出相的过渡区和底层固溶NiAl的扩散区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6.
利用脉冲单电源和直流单电源,分别在Q235钢表面进行等离子钨钼共渗.通过对不同电源钨钼共渗试样的渗层组织、渗层成分分布、晶体结构、渗层硬度分布的检测和比较,分析了2种电源对等离子钨钼共渗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单一电源均可在Q235钢表面形成明显反应扩散层;在相同工艺下,采用脉冲电源所得到的试样渗层厚度较采用直流电源的渗层厚度增加了18.1%;脉冲电源试样表面W、Mo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约为8.4%和9.8%,直流电源试样表面W、Mo含量分别为8.2%和8.9%,可见2种电源渗层表面含W、Mo量相差不大;2种电源渗层相结构均为Fe_7W_6和Fe_3Mo金属间化合物相;钨钼共渗后渗层硬度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 PG—015涂料硼锆共渗剂,研究了共渗工艺参数对共渗层组织和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渗层组织以(Fe、Zr)_2B 和为主,并伴有少量分散的 Fe_2Zr、Fe_3Zr、FeZr_2、FeZr_4、Si_2Zr等相组成对脆性的降低有贡献,还得出选用合适材料、降低共渗温度和随炉升温等措施,可明显减少共渗层疏松,进一步改善脆性。  相似文献   

8.
钢的硼-铬-稀土共渗层脆性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钢的B-Cr-RE共渗层和渗硼层的脆性行为,表明,B-Cr-RE共渗层脆性明显低于渗硼层,且沿渗层不同深度的脆性分布呈“浴盆”型.进行适当渗后热处理可以降低渗层脆性.同时,对铬及稀土元素降低渗层脆性的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等离子镍铬共渗在碳钢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郑英  高原 《材料导报》2008,22(3):137-141
采用离子氮化 双辉等离子渗铬的复合工艺(首先对T10钢进行550℃x8h离子氮化,再进行560℃双辉等离子渗铬,渗铬完成后试样随炉冷却),研究了源极电压、阴极电压、极间距、工作气压、预氮化保温时间、渗铬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双辉等离子渗铬的影响,得出了本工艺条件下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8h预氮化极间距50~60mm,阴极电压-275~325V、源极电压-750~-850V、渗铬气压25~35Pa的工艺条件下,渗层厚度约30μm,沉积层铬浓度达55%以上,扩散层铬浓度呈梯度分布;渗层由沉积层 扩散层组成,沉积层组织致密,与基体结合紧密,扩散层晶粒细小,碳化物弥散,不改变试样原始的基体组织;经X射线衍射分析,表层物相由Fe-Cr、CrN、Cr7C3、Cr23C6等组成,表面硬度达1000~1250HV,且呈梯度分布.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热处理不能很好地解决热轧辊在服役期内的失效问题。采用等离子柬表面合金化技术对热轧辊表面进行了强化,利用SEM,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对合金化层的显微组织、成分、物相和截面显微硬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化层由合金化区、热影响区组成,合金化区域表面较平整,与热影响区以及热影响区与基体之间都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可控硅脉冲等离子弧焊电源的研制成果。在参考国外多种焊机的基础上,设计了比较理想的控制电路。试验结果表明:该电源具有良好的动特性和静特性,能很好地满足脉冲等离子弧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双层辉光技术的特点,指出该技术在材料表面合金化方面,是一项适合于高熔点金属 表面合金化和采用高熔点金属对铁基或某些熔点较高的有色金属材料进行表面合金化的工艺 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等离子体改性工艺,对聚丙烯板进行了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等离子体的产生采用了自制中频电源和平行板电极结构组成的介质阻挡放电系统.处理前后聚丙烯表面的微观结构、表面粗糙度和润湿性通过场致发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和接触角分析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聚丙烯板表面结构变粗糙且粗糙度增加了近5倍;表面接触角下降(或润湿性提高),并且等离子体剂量为1.5kJ的试样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和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已成功地在普通碳钢表面形成高速钢、其中包括时效硬化高速钢、不锈钢以及镍基合金等;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手用锯条和机用锯条,使其齿部形成高速钢,锯条不仅具有高速钢的切削性能,而且柔韧不断;钛合金表面经离子渗钼等工处理后,Ti6Al4V的耐磨性得到大幅度提高;经离子渗铌等工艺处理后,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明显改善。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双辉钎焊技术,双阴极辉光放电超硬薄膜合成技术,以及陶瓷表面金属化和异性材料焊接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45钢激光合金化后的组织结构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昊  胡树兵  石凯源  王璐 《材料保护》2012,45(4):49-51,74
对45钢激光合金化处理可改善其组织结构及性能。研究了45钢不同工艺条件(功率、扫描速度)下激光处理后的组织结构、成分、显微硬度以及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45钢合金化后从表层到基体的区域分为合金化区、过渡区和热影响区,其中合金化区由树枝晶和胞状晶组成;合金化区的显微硬度相对于基体有明显提高,且随扫描速度以及功率的增大,合金化区的硬度增大;45钢合金化后耐腐蚀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离子渗钨钼手用锯条合金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双层辉光离子渗钨钼手用锯条切削条件及切削 分析,从理论上对渗入合金元素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并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了满足切削性能要求的离子渗钨钼手用锯条使金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脉冲爆炸-等离子体(PDP)技术对T8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电容分别为600,800,1000μF。采用SEM,XRD分析了PDP处理前后T8钢的表层组织和相结构的变化,利用显微维氏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PDP处理前后T8钢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损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电容的增加,T8钢表面先发生光滑化,然后出现大量火山状熔坑,熔坑的出现是由PDP的能量和材料本身的不均匀性造成的。PDP处理使T8钢表面发生由马氏体α′-Fe向奥氏体γ-Fe的转变,并发生渗氮现象形成Fe_3N。T8钢改性层厚度随着电容的增加而增加,当电容为1000μF时,改性层平均厚度为68.27μm,其组织由柱状组织和细化组织组成。随着电容的减小,柱状组织厚度也减小。PDP处理后T8钢改性层显微硬度提高约2倍,耐磨损性能也明显改善,最高为基体的2.6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制了一种晶体管逆变空气等离子切割电源。为解决高压晶体管的安全工作问题,采取了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最后获得了空载电压为210V,切割电流为7.5~30A 的恒流外特性,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