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YAG:Ce纳米荧光粉发光的温度依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沉淀法制备了YAG:Ce纳米荧光粉. 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粉体煅烧过程的相变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80~400K范围内, YAG:Ce纳米荧光粉发光和衰减的温度依赖特性. 结果表明, 前躯体由纳米颗粒组成. 900℃煅烧时, 粉体由非晶态直接转变为YAG相. YAG:Ce的发光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YAG:Ce纳米荧光粉的衰减包含两个指数项, 长时间项反映了体相Ce3+的荧光衰减, 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减小. 短时间项反映了表面Ce3+的荧光衰减, 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 由于受到表面效应的影响, 中间出现小幅的阶跃.  相似文献   

2.
掺杂对白光LED用YAG:Ce荧光粉发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YAG:Ce荧光粉,研究了掺杂元素对YAG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YAG:Ce荧光粉亮度随着Ce含量增加先上升后下降。Sm的掺杂对荧光粉发射光谱峰位无影响,而发光亮度却明显下降。随着Gd掺入量的提高,YAG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发生红移,发光亮度有所下降。YAG:Ce荧光粉的发射光谱,随着Lu掺入量的提高,发射光谱发生蓝移,发光亮度略有下降。在YAG:Ce中掺入Pr,发射光谱在610nm处出现尖锐的红峰,但随着Pr掺入量的增加,亮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稀土荧光粉的研究对现代照明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阐述了稀土荧光粉的发光特点,重点介绍了稀土荧光粉常用的几种制备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对合成复杂的稀土荧光粉的制备工艺过程提出了新的工艺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4.
荧光粉的表面包覆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崔洪涛  张耀文  洪广言 《功能材料》2001,32(6):564-567,579
荧光粉表面包覆可以解决荧光粉由于电性和表面化深渊在性造成的荧光粉性能的下降,并可以提高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本文介绍了荧光粉表面包覆技术及表面包覆对荧光粉物理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对荧光粉表面包覆技术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溶胶-凝胶法制备YAG荧光粉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出了Y_3Al_5O_(12):Ce~(3+)黄色荧光粉.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对其进行了物相鉴定,表明900℃时已经得到纯的钇铝石榴石相(YAG).用红外吸收光谱对所得粉体进行分析表明,当煅烧温度升高到900℃时,在低频区出现了位于724cm~(-1)、792cm~(-1)的峰,这是YAG晶相金属与氧原子间的特征振动峰,说明YAG相已经形成.用扫描电镜(SEM)对其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产物粒径大致在3~10μm之间,平均粒径为6μm.用荧光光谱仪对其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煅烧温度为1200℃时,其发光光谱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波分散技术结合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小颗粒铈钆激活的钇铝石榴石Y3Al5O12:Ce,Gd(YAG:Ce,Gd)荧光粉材料,并对其作了后处理,主要讨论了YAG:Ce,Gd的制备工艺条件,掺杂稀土离子等因素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并且通过X射线对其进行了晶体分析,用扫描电镜进行了形貌分析,用荧光光度计F-4500测量了其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用SPR-9200荧光粉光色参数综合分析系统对荧光粉光色参数分析测试.结果表明,YAG:Ce,Gd荧光粉具有单相的石榴石结构,颗粒的平均粒度达到0.5~1.5μm,色坐标为x=0.2806,y=0.2861,显色指数为84.3.  相似文献   

7.
红色荧光粉是白光LED照明应用中的一种关键发光材料,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合成红色荧光粉最主要方法是高温固相法.为了降低合成温度、优化性能和降低成本,其合成方法先后出现了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微波法和燃烧法等.目前在"紫外或紫外光LED+RGB荧光粉"的方法中,红、绿、蓝三种荧光粉的效率都有较大的提高,但红色荧...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显示器用荧光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主要介绍了等离子显示器用荧光粉的研究现状 ,并对荧光粉的各种制备技术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粒度为20nm、颗粒纳米铝酸锶荧光粉.采用TEM电镜、发射和激发光谱、XRD等方法,研究了铝酸锶荧光粉的结构,发光性能和其组成.结果表明,该荧光粉除了具有较好的纳米粒径,突出表现出优异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Y2O3,Gd2O3,Ce(NO3)3·6H2O,Al(NO3)3·9H2O为原料,采用微波均相沉淀法制备了Ce:(Y,Gd)3Al5O12前驱体,经1100℃煅烧得到粒径在100nm左右的近球形粉体。测试结果表明:该粉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呈现宽带激发和宽带发射,激发主峰在456nm,半高宽约为60nm,在460nm入射光的激发下,发射峰在566nm左右,半高宽约为125nm。由于Gd3+的掺入改变了基体的晶场结构,致使发射光谱发生了红移。  相似文献   

12.
以硝酸盐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在石英玻片上制备了立方相铈元素掺杂的钇铝石榴石(YAG∶Ce)荧光薄膜,并探讨了匀胶层数和热处理温度对荧光薄膜晶型和光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匀胶层数的增加和热处理温度的升高,YAG∶Ce荧光薄膜的结晶度和发射光谱强度均得到提高;在匀胶层数不小于6时,YAG∶Ce荧光薄膜的晶型完整,同时发射峰强度高,具备实际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以Al(NO3)3·9H2O,Ce(NO3)3·6H2O和Y2O3为原料,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分散剂,通过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了铈掺杂钇铝石榴石(YAG:Ce)荧光粉体.采用TG/DTA,FT-IR,XRD,TEM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粉体进行了表征,通过激发-发射光谱分析测定了其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分散剂存在的情况下,煅烧温度为900℃即可得到纯相YAG,而无中间相YAM,YAH,YAP的出现;所得荧光粉体分散性良好,颗粒平均尺寸约为30nm,在465nm处获得最大激发强度,相应的发射光谱是峰值为530nm的宽带发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尺寸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的立方相钇铝石榴石(YAG)与Ce:YAG纳米粉体.考察了煅烧温度和时间对粉体物相和颗粒大小的影响及Ce~(3+)的掺杂量对Ce:YAG粉体的荧光光谱的影响.借助IR、XRD、BET、SEM和荧光分析仪等测试手段对前驱体、YAG及Ce:YAG纳米粉体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共沉淀前驱体经900℃煅烧2h后可得到纯立方相的YAG(Ce:YAG)纳米粉体;所得Ce:YAG粉体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且Ce~(3+)的掺杂量增加会造成其荧光光谱红移.  相似文献   

15.
高温固相法制备CaCO_3:Eu~(3+),Li~+红色荧光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CaCO3、Eu2O3和Li2CO3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首次制备CaCO3:Eu3+,Li+红色荧光粉。通过对前驱物进行同步差热分析(TG-SDTA),确定其煅烧温度;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对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荧光光度仪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前驱物的煅烧温度为655℃时,样品主晶相为方解石型CaCO3,掺杂Eu3+和Li+离子分别作为发光中心和敏化剂进入到CaCO3的晶格中。荧光粉的最大激发峰位于272nm,属于紫外激发,最大发射峰位于608nm附近,对应于Eu3+离子的5d0→7f2跃迁,并且Eu3+离子在CaCO3基质中处于偏离或无反演对称中心的格位上。  相似文献   

16.
(La,Ce,Tb)(PO_4,BO_3)绿粉的合成及发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用磷酸硼和稀土氧化物为主要原料制备铈、铽共激活的硼磷酸盐绿色荧光粉 ,并对Ce3+-Tb3+的能量传递进行了研究 ,发现在该基质中Ce3+、Tb3+间的能量传递为电多极子相互作用的共振传递 ,能量传递效率可高达 90 %。还研究了助熔剂对荧光粉粒度和发光特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加了助熔剂后所得样品的颗粒明显变大 ,在 2 54nm紫外激发下Tb3+发射大大增强 ,光的纯度也得到改善。对不同基质荧光粉的研究发现 ,用硼磷酸盐绿粉比用硼酸盐和磷酸盐绿粉更适合做三基色粉配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ZnS∶Mn荧光粉,讨论了锰掺杂量对硫化锌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荧光分光光度计(PL)对合成的ZnS∶Mn荧光粉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S∶Mn荧光粉的平均粒径为13.5nm,在波长340nm~200nm处有强吸收,Mn离子浓度在所研究范围内,锰掺杂量对硫化锌的晶型、结晶度、粒径无影响,但对其能级结构影响显著,且随着Mn离子掺杂量的增加,发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掺杂量为5%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辅助共沉淀法制备紫外发射荧光粉Sr1-xCO3:xCe3+,并利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测试、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等分析手段分别对样品SrCO3:Ce3+的形貌、粒径、物相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Ce3+作为发光中心进入到纯斜方晶系碳酸锶晶格中,没有导致晶体结构的变化;样品呈类球状分布,粒径范围3~8μm,中值粒径d50=5.518μm;以254、327 nm波长激发均产生峰值位于354、378 nm的宽发射谱带,位于近紫外发射区,可以应用于黑光灯等;随着Ce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大,发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其淬灭浓度为1.5%(摩尔分数);根据Dexter理论得出样品的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偶极-四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YAG:Ce nano-sized phosphor particles prepared by a solvothermal metho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ano-sized Ce-doped YAG phosphor 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a mixed solvothermal method using the stoichiometric amounts of inorganic aluminum and yttrium salts. The formation of YAG:Ce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XRD and TG-DTA. The purified YAG crystalline phases was obtained under moderate synthesis condition (300 °C and 10 MPa), this indicated that ethanol replaced part of water as solvent favoring the formation of YAG. TEM images showed that YAG:Ce phosphor particles were basically spherical in shape, well dispersed and a mean grain size about 60 nm. The particle absorbed excitation energy in the range 403-510 nm, and the maximum excitation wavelength was near 470 nm. The crystalline YAG:Ce showed broad emission peaks in the range 480-650 nm and had maximum intensity at 528 nm. The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intensit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synthesis temperature from 280 to 300 °C, and get the maximum brightness at 300 °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