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胡晓洁 《包装工程》2011,32(24):130-132
针对环保袋的发展现状结合全球状态下的优秀环保袋设计展开分析,论述了实用与美观结合的设计环保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环保袋设计需要融入更多的设计语言,应该把环保、功能、视觉美感融合为一身,让环保袋做到真正的环保。  相似文献   

2.
《包装与设计》2008,(5):97-97
2008年7月初,由沙建军组织策划的卜蜂莲花·力士环保袋设计竞赛圆满结束,共有近千件作品踊跃参与。竞赛历经作品设计、专家评审、网络和卜蜂莲花75家门店的展示、顾客投票评分等环节,经过精心宣传和组织,活动获得了较大的关注和影响,一方面发掘了环保袋的设计创意,另一方面也使活动本身成为一次倡导环保意识的公益行为。  相似文献   

3.
2008年7月初,由沙建军组织策划的卜蜂莲花·力士环保袋设计竞赛圆满结束,共有近千件作品踊跃参与。竞赛历经作品设计、专家评审、网络和卜蜂莲花75家门店的展示、顾客投票评分等环节,经过精心宣传和组织,活动获得了较大的关注和影响,一方面发掘了环保袋的设计创意,另一方面也使活动本身成为一次倡导环保意识的公益行为。  相似文献   

4.
<正>在2014上海(国际)印刷周展会期间,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举办主题为"创意与环保引领包装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交流会,宣导"创意"与"环保",加速推进上海包装行业的创新转型、可持续发展。"创意"体现的是一种创新。本期《"Z"设计策略——化妆品的格、形、式》一文中介绍的双妹品牌字体设计案例,看似简单的英文字母"V"与中国的如意图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时,其体现出来的东情西韵、中西合璧的完美风格,使产品的身价跃然提升。创意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产品包装嫁接"文  相似文献   

5.
从设计角度阐述购物手提袋的功能作用,通过对一些优秀设计个案的分析,提炼出购物手提袋的个性化创意设计、空间创意设计及绿色环保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杨凯 《包装世界》2016,(3):90-91
纽扣是日常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物件,现如今在个性缤纷的DIY创意产品设计中,却是创意表现的手工材料。本文结合手提袋插画设计实例,研究纽扣元素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将插画设计与纽扣元素进行融合与创新,体现产品的形式美感与艺术性、趣味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正前段时间,你被乐购的环保袋"Unforgettable Bag"刷屏了吗?乐购这款购物袋清新,以三种濒危海洋动物为元素,目的是为了唤醒大家的环保意识。可爱的小鱼,萌坏了的小鲸鱼,憨态可掬的海龟。光是外形就和外面那些塑料袋区别开来,而从材料上说,它是由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制成的,比起一般的塑料袋更耐用、更环保,除此之外,在环保袋上还有一串神秘条纹码,这串条码毫无违和感地融入整体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8.
"咪佐治"是针对广东本土的创意广告物料开发设计项目。项目中主要以孔雀、树熊、猫三种动物禽鸟矢量卡通化形象切入作为主要视觉元素,在卡贴、环保袋、文化T恤以及即时饮料等物料载体上的视觉体现应用设计。  相似文献   

9.
"花海经济"具有绿色环保、原生态、无污染、美化城乡、促进生态旅游等特色优势。目前,我国的"花海经济"刚刚兴起,同时也面临文化审美不足,创意产品缺乏等问题。为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需要对创意产品进行准确定位,突出创新性,并通过"文化内涵与中国特色相融合";"创意灵感与国际时尚相接轨";"产品形式与多种材料相结合";"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这四方面切入,为花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找到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为我国"花海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王莉琴  王林 《包装工程》2012,33(8):12-15
分析了手提袋的概念、基本功能及分类,进而提出了互动性手提袋的概念,论述了互动性手提袋能够在受众与设计载体互动过程中传达信息,让设计师、手提袋、受众之间形成一种互动状态。结合典型案例提出互动性手提袋在设计时可以从与受众发生心理互动,或与受众发生行为互动的方式切入设计,使手提袋与人发生互动关系,达到快速传达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贤富 《包装工程》2018,39(8):244-249
目的从"和合"理念的本意出发,探究"和合"理念在客家家具文化中的具体内涵、设计理念,以及对整个客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方法详细阐释"和合"理念的深刻内涵,以及该理念对客家人的社会、生活、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影响,将客家家具置于"天、地、人"的系统中来阐述客家家具文化中所蕴涵的"协调"、"节制"、"和谐共生"等"和合"理念,运用系统的方法来剖析3者之间的共生关系。结论结合客家人的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以及客家先民的迁徙历程,详细分析客家家具中所蕴涵的人本理念、自然观念、精神特质和自身变化发展等方面的特征和理念,探索客家家具文化中所蕴涵的"和合"之道,并以此为客家家具的设计创新和整个客家文化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海尔DTA1481型组合电视的绿色包装解决方案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鄂玉萍  王坤  王超  张新昌 《包装工程》2007,28(6):37-38,68
产品包装的绿色环保是该行业发展的潮流,我国知名家电生产企业海尔集团不失时机地提出产品包装向减量化、轻量化和绿色环保方向发展的策略.就青岛海尔DTA1481型TV DVD组合电视的缓冲包装设计进行了研究,设计制作了该产品的瓦楞纸板缓冲衬垫,并对衬垫的承载能力做了理论分析,提出了预估衬垫承载性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小勇  赵瑞峰 《包装工程》2022,43(12):174-182, 198
目的 基于“五感”体验设计理论,探析适用于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家具设计思路,针对当前儿童家具设计中“缩小版成人式家具”的单一设计现状,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方向和思路。方法 基于“五感”体验理论和案例分析,以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特征诉求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抽样实验和数据分析,探析学龄前儿童感官偏好,厘清设计关键。结果 学龄前儿童家具设计应通过引入“五感”体验设计理论,从家具形态构建、材质倾向、色彩偏好、气息特征、味觉感知转换等角度出发,形成以五感体验为目标的设计思路来优化学龄前儿童家具的用户体验与益智功能。结论 “五感”感知是人类与外界环境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与媒介,借助基于感官感知启发、体验与创造的“五感”体验理论,可以丰富儿童家具的产品设计理论,拓展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零废弃”包装理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施爱芹  俞洁 《包装工程》2013,34(11):126-130
对绿色包装 4R 原则进行了深入和细化,针对废弃型易耗包装的主流现状,强调 REUSE 是减少包装固体废弃物、资源充分利用的重要方法。 通过理论分析、比较和对现象的归纳研究法,提出了应注重从源头进行废弃物减量化设计,尽可能延长包装产品生命周期,多样化设计可重复使用的耐用“零废弃冶包装,并指出了其应用发展面临的问题、相关总体原则和具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江帆 《包装工程》2011,32(14):87-90
以贮水式暖手宝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使用情况的市场调查,发现该产品存在如爆裂、插头防护盖易失、插线易忘、袋体难于清洁、提示灯警示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分析研究现有贮水式暖手宝设计上存在问题的根源,依据TRIZ理论的创新设计思想,从产品的安全性、易操作性、可靠性和功能性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使贮水式暖手宝在日常使用中更具有安全、便利、美观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低碳环境下食品包装设计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超 《包装工程》2012,33(10):95-98
分析了食品包装设计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外在该领域的经验、借鉴与影响,探究了在低碳环境下对食品包装设计创新研究的具体措施,从设计艺术学的视角,提出了在"纯朴"元素的设计、"包容性"的设计、包装工艺的设计、低碳化材料的设计等几个方面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魏小红  刘子建 《包装工程》2006,27(5):257-259
基于节约型社会概念提出了节约型设计,从资源节约技术的研发、设计思维方式、能源、材料、循环体系5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实现节约型设计.节约型设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础,它的实现将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铝/镁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微弧氧化技术是一种直接在Al,Mg,Ti等有色金属表面原位生长陶瓷膜的表面处理新技术.处理过程简单,工艺环保,处理后膜层性能优越,多年来对其研究十分活跃.为此,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对铝合金、镁合金微弧氧化研究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当前国内微弧氧化技术研究的水平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微弧氧化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陈志玉 《包装工程》2018,39(12):266-270
目的以《闲情偶寄》与《情感化设计》为例,对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设计理念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中国古代与当今西方设计理念的一些相似之处及差异,为现代设计提供一些思路。方法从两书作者身份、创作背景及目的、设计理念几个方面对《闲情偶寄》与《情感化设计》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结论《闲情偶寄》与《情感化设计》两书所涉及的设计理念具有相似性,即设计要讲究外观美感和完善的实用功能,还要突出体现使用者的审美反思感受,但因为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中西方的审美反思有着本质的差异,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特有的审美特质,并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使中国设计具有现代感和鲜明的民族性,以符合现代人们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20.
黄雄  柳林 《包装工程》2011,32(14):114-117
分析了民国时期书籍装帧艺术的时代背景,以及书籍设计艺术家开拓的思想精神,促进了这一时期书籍装帧设计的快速发展。论述了在鲁迅倡导下,一些作家参与文学书籍封面设计,进而探讨了这些作家和美术家在书籍装帧设计观念、艺术表现、工艺制作方面作出的贡献。提出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虽然在技术手段与当代书籍装帧设计存在差距,但前辈艺术家们所体现出来的一些先进思想和探索精神,仍然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