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化学镀Ni-P-PTFE层的硫化气氛中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昊 《电镀与涂饰》1999,18(3):32-36
化学镀Ni-P-PTFE层常用于一些特定的场合.为提高其耐蚀性,使其能应用于特殊的腐蚀环境.采用了以Ni-P合金层为底层,Ni-P-PTFE层为面层的双层组合.研究了镀层在模拟硫化气氛中的耐蚀性及热处理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i-P合金层采用此双层组合镀层能满足耐硫化气氛腐蚀的要求.此外,热处理对镀层耐蚀性有不利影响,故不宜对镀层进行热处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NaF和KIO3对Q235钢表面电沉积Ni-P合金层沉积速率的影响,并通过浸泡实验考察了Ni-P合金镀层在质量分数分别为3.5%的NaCl,10%的NaOH和5%的HCl等三种溶液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NaF并没有提高镀层的沉积速率,而加入KIO3则提高了镀层的沉积速率.同时,加入NaF或KIO3后均能明显改善Ni-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3.
三元合金可以进一步提高Ni-P镀层的性能.在化学镀Ni-P基础镀液中加入CuSO4,考察了CuSO4对镀层沉积速率、表面相貌、显微硬度以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SO4提高了Ni-P镀层的沉积速率,减少了镀层表面的缺陷,改善了镀层的致密性和光亮度,提高了镀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4.
在机械泵旋片用45Mn钢板表面制备了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并研究了PTFE的质量浓度对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的沉积速率、耐磨性、耐蚀性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PTFE的质量浓度,有利于加快沉积速率,提高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表面呈胞状形貌,PTFE均匀分布在表面。当PTFE的质量浓度为8 g/L时,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具有最佳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稀土氯化镧(LaCl3)对Ni-P化学镀层的沉积速率、表面形貌、成分、显微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i-P镀液中LaCl3.7H2O的质量浓度为25mg/L时,Ni-P镀层的沉积速率提高;且此时镀层表面更加致密、平整,镀层的显微硬度提高;此外,镀层中P元素的质量分数也有所增加,镀层表面缺陷更少,镀层的耐蚀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崔以刚 《电镀与环保》2020,(1):31-32,33
在机械传动轴用40Cr钢基体上制备了化学镀Ni-P合金镀层,并对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厚度、表面粗糙度、结构、表面形貌及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学镀Ni-P合金镀层属于立方结构,结晶度较好;化学镀Ni-P合金镀层表面呈现出均匀、致密的颗粒状形貌,厚度约为6.5 pm;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自腐蚀电位为一0.305 V,自腐蚀电流密度为36.72 ptA/cm2,耐蚀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 Ni-P 镀层的耐腐蚀和抗氧化性能,在化学镀镍液中加入铼元素。采用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能谱等手段,对 Q235 钢上制备的 Ni-P 和 Ni-Re-P 化学镀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电化学测试技术(包括极化曲线及电化学阻抗谱)和等温增重法分别研究了添加 Re 前后化学镀镍层的耐蚀性及抗氧化行为。结果表明,与 Ni-P 镀层相比,Ni-Re-P 镀层的极化电阻增大,腐蚀电流密度减小,氧化增重明显降低,其耐蚀性和抗氧化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比了Ni-P合金镀层和Ni-Cu-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及硬度。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及保温时间对两种镀层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i-P合金镀层相比,Ni-Cu-P合金镀层表面更加致密,耐蚀性更好;当热处理温度为200~300℃时,Ni-P合金镀层和Ni-Cu-P合金镀层的硬度均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当热处理温度为400℃时,Ni-P合金镀层和Ni-Cu-P合金镀层的硬度均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9.
镁合金化学镀镍前浸镀锌-镍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镁合金表面无氰浸镀锌-镍合金后直接化学镀Ni-P合金新工艺.分析了化学镀Ni-P合金镀液主盐质量浓度、还原剂质量浓度、镀液pH及温度对镀速和镀层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工艺可以在镁合金表面获得均匀致密的浸镀层,最终得到的化学镀镍层硬度高,具有良好结合力和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铝合金化学镀Ni—P合金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平 《电镀与环保》2009,29(5):27-29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柠檬酸钠、甘氨酸、硫酸铈和丙炔醇等对合金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并对镀层的表面形貌、结合强度以及耐蚀性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这四种物质的适量加入,提高了铝合金表面Ni-P合金镀层的沉积速率,改善了镀层的表面质量.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合适的工艺条件.根据该工艺制备的Ni-P镀层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较高的结合强度,提高了铝合金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1.
氮化硼微粒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在立方氮化硼微粒表面镀覆一层连续、均匀的Ni-P合金镀层.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X-射线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镀层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面镀覆的是非晶态Ni-P合金镀层,镀层P的质量分数在13.09%,属于高磷Ni-P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2.
陈慧娟  王玲玲  曾小兰 《广东化工》2012,39(9):89-89,82
采用化学镀法得到了碳钢化学镀Ni-P镀层(以下简称镀层),通过SEM和XRD对镀层进行了表面形貌、结构与耐蚀性的表征。结果表明:镀层表面光滑致密,属非晶态结构。在为期15 d的浸泡中,20μm厚的化学镀Ni-P镀层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非晶Ni-P合金镀层对304不锈钢应力腐蚀的影响,通过优化工艺配方制备非晶Ni-P合金镀层,并对其结构和耐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非晶Ni-P合金镀层表面平整,P的质量分数为10.72%;非晶Ni-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优于304不锈钢的,接近耐腐蚀材料等级;非晶Ni-P合金镀层的应力腐蚀敏感指数更低,起到较好的机械隔离和电化学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方东升  孙勇  段永华  郭中正  樊卓志 《化工学报》2012,63(12):4003-4009
采用化学镀技术,实现了芳纶纤维表面化学镀Ni-P/Ni-Cu-P的金属化处理,利用SEM、EDS和XRD分别对芳纶纤维原始样品、粗化后、施镀后及剥落层的表面形貌、镀层的成分和物相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镀层的形成机制及剥落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的芳纶纤维比表面积增大,增加了其亲水性和活性;化学镀Ni-P/Ni-Cu-P后,Ni-P镀层中镍含量降低,磷含量增多,纯镍转化为Ni3P且伴随有少量的铜的出现,整体镀层中Ni、Cu、P的原子比为8.54:3.66:5.59,镀层中以纯Cu、Cu3P和Ni3P为主;另外由于镀层中应力分布不均,以及P在Ni-P/Ni-Cu-P相界面的偏聚,削弱了界面的结合强度,使局部拉应力集中,造成了镀层的剥落;且化学镀铜是依靠镍离子的催化作用形成镀层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进钢材表面性能,采用复合化学镀技术制备( Ni-P) -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由于纳米微粒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致使使得到的复合镀层具有多种优良性能.通过Ni-P合金镀层、(Ni-P) -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和热处理后的(Ni-P) -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硬度和耐磨性能测试,得出(Ni-P)-Al2...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磷和高磷两种镀液在30CrMn合金钢基体上依次进行化学镀得到Ni-P/Ni-PPTFE双镀层。研究了Ni-P施镀时间对化学复合镀Ni-P/Ni-P-PTFE双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i-P施镀时间的延长,双层镀的表面形貌更加致密、均匀,镀速加快,硬度提高;双镀层在3.5%的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先正移后负移,自腐蚀电流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当Ni-P施镀时间为60min时,双镀层的耐蚀性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