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毒耐水脲醛树脂胶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常君成  黄永 《粘接》1991,12(5):4-5,3
本文提出一种脲醛树脂的合成方法:采用降低甲醛和尿素的摩尔比;加入改性物质聚乙烯醇;采用中低温合成工艺;在脲醛树脂的分子中引入尿素的环状衍生物。测试结果表明用该合成方法可降低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提高树脂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2.
低毒耐水脲醛树脂胶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采用降低甲醛和尿素摩尔比、同时加入改性剂聚乙烯醇和分批加尿素的方法合成脲醛树脂。可降低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提高树脂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3.
以甲醛、尿素为原料,纳米TiO_2和三聚氰胺为改性剂,采用"碱-酸-碱"的合成工艺合成脲醛树脂,并对三聚氰胺/纳米TiO_2联合改性脲醛树脂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纳米TiO_2用量不变,脲醛树脂的黏度、固含量、胶合强度随三聚氰胺加入量增加而增大,而固化时间和游离甲醛含量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添加w(三聚氰胺)=1.5%(相对于尿素添加质量而言)改性后的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为0.41%,耐水胶合强度为1.25 MPa,对不同配比的甲醛/尿素(F/U)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纳米TiO_2联合改性性能相似;改性后的脲醛树脂及纳米TiO_2能够均匀分布于木材表面,以保证较好的胶合强度和联合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木材行业中,脲醛树脂是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胶粘剂,但是脲醛树脂中的甲醛挥发会对人们的居住环境造成巨大危害。一种简单有效地减少甲醛排放的方法是合成低甲醛/尿素物质的量之比的脲醛树脂。然而,低物质的量之比的脲醛树脂在固化状态下会在线性分子之间形成强烈氢键,从而形成大量的结晶区,进一步使树脂的粘接性变差。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通过阻断氢键将结晶脲醛树脂转化为非晶态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实现了提高树脂粘接性的同时降低甲醛挥发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改性脲醛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晓东  孙超  牛鑫  梁兵 《化工进展》2013,32(4):848-852
采用传统方法合成了脲醛树脂,得出甲醛与尿素的最佳摩尔比为2。采用不同改性剂合成了改性脲醛树脂,得出:随三聚氰胺、聚乙烯醇复合改性剂用量的增加,树脂的游离甲醛含量、固化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当复合改性剂用量为8%时树脂性能最佳,压缩强度为9.0 MPa;苯酚改性剂的最佳用量为10%,材料的压缩强度为14.2 MPa;糠醛改性剂的最佳用量为15%,材料的压缩强度为19.5 MPa;综合比较,三聚氰胺、聚乙烯醇复合改性剂可以明显降低游离甲醛的含量和固化时间,但材料的压缩强度增加不大,而采用糠醛改性剂制得改性脲醛树脂的压缩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脲醛树脂的游离甲醛含量及其胶接制品的甲醛释放量,本研究在脲醛树脂合成过程中加入改性剂代替部分甲醛,通过尿素-甲醛-改性剂发生共缩聚反应,合成了改性脲醛树脂。研究了改性剂取代甲醛的摩尔比对改性脲醛树脂固化速度、游离甲醛含量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热压条件下,对胶接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剂的加入不仅能有效降低改性脲醛树脂的游离甲醛含量及其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还能提高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耐水性。  相似文献   

7.
人造板用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0年世界人造板的产量为1.54亿m3,耗用370万t胶粘剂。人造板工业使用的三大胶是脲醛树脂胶、酚醛树脂胶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脲醛树脂胶作为主要品种,用量超过250万t/a,降低树脂制备中甲醛/尿素的物料配比、添加甲醛捕集剂是减少甲醛释放量的有效方法,但需引入耐水性物质改善树脂的耐水性;以尿素代替部分三聚氰胺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可降低树脂的成本,但要达到较好的耐老化性,三聚氰胺和尿素的比例应大于40:60;提高固化速度、降低固化温度是酚醛树脂的发展趋势,引入金属离子、提高碱性、提高聚合度和外加固化促进剂是主要途径。低毒、优质的木材胶粘剂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8.
葡萄糖尿素树脂人造板胶粘剂的合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以葡萄糖代替甲醛合成类似于脲醛树脂胶的绿色环保型葡萄糖尿素树脂粘合剂。并用正交试验法对其反应pH值、温度、催化剂用量、配比和反应时间及固化条件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9.
弱酸性条件起始合成脲醛树脂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按设计工艺合成的脲醛树脂进行了性能测定,采用化学和红外方法分析了树脂的官能团,并定性分析了几种树脂固化过程中的热行为,结合实验现象分析了从弱酸性起始合成脲醛树脂的工艺特点。证明从弱酸性起始可以合成具有良好工艺性能的脲醛树脂;合成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有成本优势;通过工艺的完善可以控制制品的甲醛释放;采用该类工艺能够合成出适合冷固化的木材胶粘剂。  相似文献   

10.
人造板甲醛释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脲醛树脂合成思路,并合成出游离甲醛含量高于0.3%的树脂。使用这种树脂压制的胶合板甲醛释放量在0.2mg/L以下,达到了日本2003年修订的JIS中F五星级要求。与按普通工艺合成的树脂对照,利用GPC、DSC等方法对树脂进行了分析,认为树脂发生固化时的固化程度更高,固化后形成的交联结构更加致密是制品低甲醛释放的主要原因。为脲醛树脂的生产、使用和研究人员控制制品的甲醛释放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甲醛与尿素缩聚反应生成脲醛树脂为基础,加入橄榄油与三乙醇胺形成的三乙醇胺皂化物,合成了橄榄油-脲醛树脂胶粘剂,主要探讨了胶粘剂的固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橄榄油的加入延长了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固化时间,增大了固化反应起始反应温度和放热峰值温度。此外,橄榄油的加入降低了胶膜硬度的同时,大幅提升了胶粘剂的耐水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果糖代替甲醛合成类似于脲醛树脂的绿色环保型果糖尿素树脂胶黏剂。用正交实验法对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及固化条件进行了优选。通过红外(IR)对果糖尿素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基本证实了Viswanathan所推测的机理。果糖尿素树脂胶黏剂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果糖):n(尿素)=6:1,催化剂用量为1.0%,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3h。该树脂以邻苯二甲酸酐作固化剂时的最佳固化条件为:120℃,固化剂用量为8%,固化时间为2h。  相似文献   

13.
王辉  杜官本 《粘接》2012,(1):43-46
以三聚氰胺、尿素、甲醛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共缩聚树脂。考查了不同合成方法对MUF共缩聚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合成工艺对树脂的甲醛含量以及稳定性有重要影响。DSC分析发现,在相同固化条件下,以工艺2合成的MUF树脂固化速度更快。用MUF制备的胶合木的性能,均可满足日本JAS中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张铭  单云刚  刘洁  王勇 《中国胶粘剂》2006,15(10):21-24
脲醛树脂(UF)胶粘剂是一种由尿素与甲醛通过缩聚反应而合成的热固性树脂,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及涂饰行业。针对目前市售脲醛树脂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游离甲醛含量高、耐水性差、贮藏稳定性差等进行了研究,在探讨合成机理的同时,通过分别加入聚乙烯醇(PVA)、糠醛、硫脲以及由PVA、糠醛和硫脲组成的复合改性剂对树脂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改性剂的加入,使得改性合成的UF树脂在游离甲醛含量、耐水性、贮藏稳定性等方面优于未改性的UF树脂。  相似文献   

15.
环保型脲醛树脂胶粘剂的低温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尿素与甲醛加成一缩合反应机理,通过控制脲醛树脂生产过程中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加入聚乙烯醇改进其初粘性,加入三聚氰胺改进其耐水性并加入甲醛捕捉剂降低产品中的游离甲醛含量。采用二次缩聚工艺,控制脲醛比pH值以及反应温度来减少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在较强酸度、低温度条件下实现了树脂的合成,减少了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6.
时君友  韩忠军 《粘接》2006,27(1):15-17
以苯酚、尿素、甲醛为原料采用合理的工艺进行了尿素对酚醛树脂改性,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尿素改性酚醛树脂贮存性好;可以在低于酚醛树脂25℃的固化温度下固化;在相同的固化温度下,UPF树脂的固化速度要快于PF树脂;用尿素改性酚醛树脂压制桦木三合板,其所压制的胶合板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与常规PF树脂胶合板性能相近,能达到GB/T 9846-1988对I类胶合板理化性能的要求;板材中的甲醛释放量低于GB 18580-2001中的E1级的要求。由于尿素的加入降低了胶粘剂的成本,尿素改性酚醛树脂综合性能优于PF树脂。  相似文献   

17.
采用降低甲醛和尿素的摩尔比,加入改性物质聚乙烯醇制成低毒耐水脲醛树脂胶。测试结果显示,用该合成方法可降低脲醛树中游离甲醛的含量,提高了树脂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18.
以有机膨润土和新疆地产玉米淀粉为复合改性剂,研究了复合改性剂改性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通过考察改性剂添加阶段、改性剂配比、添加量以及甲醛和尿素比例等因素,获得了制备环保型低游离甲醛脲醛树脂的工艺参数:以6:4的有机膨润土和玉米淀粉为添加剂,添加量为10%,在缩聚阶段加入,可得到游离甲醛含量为0.0742%的UF树脂胶黏剂。  相似文献   

19.
以尿素和甲醛为原料合成脲醛树脂,探究了不同合成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碱-酸-碱合成工艺,尿素分两次加入的合成方法,原料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2.65,原料的pH值为7.7,改性剂三聚氰胺,95℃下反应2h。合成的脲醛树脂的游离醛含量为4.96%,固体含量高达46.56%。  相似文献   

20.
以尿素和甲醛为原料、苯酚/甘脲为甲醛捕收剂制备脲醛树脂(UF)。增加苯酚/甘脲用量,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的质量分数降低,固化时间增加。增加缩聚时间,脲醛树脂的黏度增加,游离甲醛的质量分数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当苯酚质量分数为0.5%、甘脲质量分数为0.5%、三聚氰胺质量分数为1%、缩聚时间为20 min时,采用一次性加入甲醛、分批次加入尿素和改性剂的碱-酸-碱合成工艺制备的UF中的游离甲醛的质量分数约为0.042 6%,远低于浙江DB33-T-494的E1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