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对我国不同气候区、不同等级火车站候车厅夏季室内热舒适性进行现场测试的基础上,通过对人员停留时间、室内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影响室内热舒适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人员流动性较大的车站候车厅的热舒适性,不仅与室内热环境参数有关,还与车站等级、人员停留时间有关,因此对车站候车厅热舒适性的设计应针对车站的特殊性来确定.  相似文献   

2.
对西安火车站候车厅室内热环境舒适度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候车厅内平均空气温度较高,人们的热感觉普遍偏热。夏季实测热中性温度27.1℃,期望温度27.68℃,80%可接受的热舒适温度范围为24.45~30.6℃,比ASHRAE标准规定的舒适区温度范围要宽的多。分析得到的热中性温度和热舒适温度范围可为火车站改扩建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CI控制的舒适性与节能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热舒适性各影响因素的特点,提出了舒适性指标(CI)控制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建立了房间空调器系统模型,对CI控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通过与传统设定温(湿)度控制比较,说明CI控制更容易更可控地满足热舒适要求,而且在舒适度相近的条件下,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空调系统热显负荷计算的基本关系和实际统计数据 ,归纳出系统耗能与室内参数、送风温差及新风比例的函数关系 ,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全面地分析系统耗能的变化规律。由此进一步讨论了舒适性空调的节能潜力和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自然通风条件下火车站候车厅的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适应性模型,对春季成都火车北站候车厅旅客的热舒适感受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同时对热环境参数进行了现场测量.根据问卷调查和测量结果,统计分析了旅客候车时间、冷热和潮湿感受情况,得到了火车站候车厅在自然通风条件下的热适应性模型.  相似文献   

6.
自然通风的应用形式及节能与舒适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自然通风的形成机理及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形式.分析了自然通风的节能性与舒适性.同时,也指出了自然通风的问题所在以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产品包装的舒适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阎勇舟  郁新颜 《包装工程》2005,26(1):99-101
产品包装的舒适性是现代包装设计的重要内容,在人机关系的基础上,从产品包装的造型、色彩、材料等3个方面,研究包装的舒适性,为设计提供依据,使现代包装设计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座椅设计时需要考虑人体生理结构,避免使人体受到静态载荷,肌肉长期受载会对人体生理机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受迫情况下血液循环将受影响从而涉及到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营养物质的交换,严重的更会形成硬化区域。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一个设计合理的座椅系统首先应当考虑人体生理结构,其次需要考虑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最后需要优化座椅本身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9.
军盔舒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晓冬  周宏  戴诗亮 《工程力学》2003,20(1):96-100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军盔舒适性的力学因素.研制专门的高精度测试装置,用以测量影响舒适性的力学参数,根据建立的人-盔模型,计算盔顶冲击力作用下盔和人的响应,研究悬挂系统的缓冲特性.用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从客观角度进行了军盔的舒适性评价.建立模糊数学模型,提出了舒适性的主观评价方法并作了相应的实验.通过不同盔型舒适性的比较,为军盔的改进提供了主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列车运行时客室内温湿度的动态变化以及该变化对乘客舒适性的影响,研究设计一种便携式温湿度舒适性实时测试系统。通过在高速列车实测温湿度数据和乘客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基础上,给出适用于我国高速列车的温湿度舒适性评价指标。系统以STM32系列处理器和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SHT21为核心,采用模块化设计,由电源模板、温湿度测量模块、存储模块和LCD显示模块组成。实验表明该系统可满足高速列车客室内温湿度动态变化及乘客温湿度舒适性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过渡季节,如何评价火车站候车室内的人体热舒适性是研究的内容。针对昆明火车站的过渡季节的候车室内的热舒适性进行分析探讨。评价该自然通风方式能否达到人体舒适性指标以及调研乘客对候车室内热环境的主观感受。利用热舒适仪器测试和使用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候车室内的热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火车站候车大厅的空调系统,利用CFD技术,运用商用软件Airpak,采用RNG方程模型,对其室内热舒适性进行预测。通过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人体区域温度,相对湿度,PMV及PPD值均能满足要求,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西安市夏季住宅室内热舒适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室内外环境参数的测试和居民热感觉主观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西安市住宅夏季室内的热舒适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西安市住宅夏季的热中性温度为27.0℃,期望温度为26.7℃,80%居民可接受的温度范围为26.0~30.7℃。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安地区住宅室内舒适温度指标为室内热环境设计提供了依据,在改善室内热舒适度的同时,可显著降低建筑设备能耗。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热空间模型、人体热生理模型和人体热心理模型的分类标准,对非对称热环境下人体热舒适度研究进行全面综述。热空间模型通过空调、环境参数直接预测人体客观、主观反应,人体热生理模型通过研究人体内部主动、被动生理调节预测人体生理参数,人体热心理模型侧重研究生理参数和主观反应的联系或人体如何适应热环境,最后概述了各模型的优点及局限。结果表明:热空间模型与选用的空间结构具有重大联系,一旦空间结构改变,模型建立的很多关系便无法成立,在车辆的应用领域价值更大;大多数热生理及热心理模型不够全面或仅限于特定环境,只有少数能够通过详细的体温调节解决人类对非均匀和瞬态条件的反应; Berkeley热舒适模型同时涵盖了热生理及热心理模型,但其耦合模拟过程过于复杂,而等效温度模型虽然精度相对较低,但由于其运算简便受到更广泛的应用;自适应模型充分考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仍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室外人体热舒适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现有室外人体热舒适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能更全面合理地反映室外热舒适机理的新评价模型:"热生理-适应"模型。这一新评价模型的建立将为准确评价及预测不同室外环境下人体的热舒适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辐射采暖的热舒适性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介绍了国际上先进的采暖技术——柔强辐射采暖。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医院建筑室内人员对热湿环境的舒适需求,对重庆市某医院冬季空调病房中病员与健康人员的热湿感觉、整体舒适感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室内热湿参数测试。采用Bin法划分温湿度区间,将各区间内的平均温度与平均热感觉投票、平均相对湿度与平均湿感觉投票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病员的中性温度为20.4℃,认为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7%;健康人员的热中性温度为18.8℃,而其对于湿度的要求较高。且发现病员对温湿度变化的敏感度高于健康人员。最后推荐给出了冬季医院病房的舒适性温度范围为20-23℃,相对湿度范围为40%~60%,为重庆地区医院病房的空调设计及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