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过渡季节地铁环控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过渡季节地铁不同的环控模式,利用SES模拟计算,分析了地铁开式系统、屏蔽门系统过渡季节隧道内温度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统计计算两种环控系统在过渡季节的隧道通风能耗,得出开式系统在过渡季节要比屏蔽门系统节省能耗。 相似文献
2.
《制冷与空调(北京)》2020,(11)
以夏热冬冷地区某商业建筑为例,采集了其制冷、供暖主要空调季节9个月的冷热负荷实测数据,并进行了整理,分析了室内热舒适性环境,总结了空调系统单位建筑实际能耗,探讨了冷水机组运行策略及相应的节能技术措施,对于商业建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及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能量位移变分法,综合考虑路桥过渡段特有的应力边界条件和位移边界条件,推导出荷载作用下路桥过渡段变形的解析解。结合算例,分析了影响路桥过渡段表层竖向变形各因素敏感性,按因素敏感度从大到小排列,主要影响路桥过渡段表层竖向变形的因素为路基高度、泊松比和弹性模量,为解决桥头跳车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直接自然制冷式节能型机房专用空调机的制冷工作原理 ;并以DU0 2型系列整体式机房专用空调为例 ,深入分析了其技术参数、主要特点和能耗状况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严寒和寒冷地区单供暖土壤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出现的土壤温度逐年降低问题,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新增蓄热系统,与原系统结合使用,形成跨季节空气-土壤蓄热式热泵系统,包括直接蓄热和间接蓄热2种类型。以石家庄某单供暖住宅楼为例,利用TRNSYS软件建立跨季节空气-土壤蓄热式热泵系统仿真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蓄热式热泵系统以总费用为评价指标时的最优方案,分析系统在最优方案下连续运行10年时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土壤温度为10.6℃时,设置直接蓄热系统后土壤平均温度上升为15.2℃,土壤热平衡率为80.7%;在土壤温度为8.3℃时,设置间接+直接蓄热系统后土壤平均温度上升为15.5℃,土壤热平衡率为84.8%;与燃气锅炉相比,直接蓄热式热泵系统、直接+间接蓄热式热泵系统分别可节约供暖费用223.20万元和191.12万元,与燃煤锅炉相比,蓄热式热泵系统的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7.
8.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在内涵、计价等层面有所差异,但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交叉与互补,正是两者间所存在的交叉与互补使其各自的特性得以保持,两个领域的完善度也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9.
10.
对一建筑物进行了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对变风量空调系统负荷计算的方法进行阐述,对不同空气处理机组的配置形式算出空气处理机组的风量,并做比较。认为准确计算逐时负荷计算是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要一步,且不同的空气处理机组的配置方式对于系统节能有着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集中热源是室内最重要的热对流源。在房间送风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热对流与送风动量流,相互作用实现动量和热量交换,从而达到室内冷却、加热及通风的效果。采用CFD模拟方法,研究了散流器上送风空调系统集中热源分布在室内不同分布位置,对工作区温度场的均匀性影响情况,得到室内发热设备,人员活动区相对风口的合理布置范围。 相似文献
15.
通信机房应用自然冷源降温方式的比较与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信行业的能耗主要在通信机房,因为通信机房内设备的发热量大,需要空调全年运行进行降温,空调运行能耗大.在通信机房的节能改造过程中,采用自然冷源进行降温的方式效果比较显著.对三种自然冷源进行降温的方式进行比较,并以一通信机房为例,进行经济性分析,最后为该机房选用合适降温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为加强冷链物流安全保障,本文针对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温湿度计量检测能力不足的情况,基于物联网技术和基于.NET平台,研究开发出一套温湿度在线计量检测平台,包括传感器设计、通讯技术、软件管理平台,能够对冷链物流设备的温湿度参数有效计量检测,实现冷链服务温湿度参数的全程可视、可追溯.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