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视准线而言视准线太长引起的照准困难和观测时的折光影响是观测者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了用中间设站法来缩短视线,并对观测值施加校正以解决折光影响,并给出计算折光改正数的实用公式。  相似文献   

2.
3.
一、前言陈村大坝在坝顶采用了三种观测水平位移的方法,经过多年的观测实践,认为大坝的视准线观测比三角网法、前方交会法具有施测简单、计算方便、直观等优点,能迅速得出观测结果,及时掌握大坝运行状态。目前设置了四条视准线(其中一条是临时视准线)基  相似文献   

4.
本刊1980年第2期刊登了秦俊德同志的“陈村大坝视准线观测”一文,介绍了视准线的观测方法及经验,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但文中介绍视准线观测方法时,提出只用正镜观测,而不需要用倒镜观测,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现提出来讨论。  相似文献   

5.
TCA观测系统则TCA自动全站仪、InspectingV1.0或APSWin软件、通讯、计算机、仪器墩和变形点组成。系统观测数据处理结果以及观测精度分析结果表明TCA观测系统减小了观测误差,加快了观测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TCA观测系统克服了平面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不能同步进行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Moto-TPS在大坝外部位移监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自动化观测过程中,气象条件变化导致的大气折光对距离、角度等测值的影响较大。由于自动化监测中无法通过对向观测来削弱大气折光误差,需要通过模型对大气折光进行修正。在对典型大气折光改正模型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实验数据分析不同大气折光改正模型的修正效果。结果表明,在小区域范围内气象改正模型与基准点差分改正模型均能够有效削弱大气折光对观测值造成的影响,提升监测精度,且利用测站气象信息进行改正,与同时利用测站、测点气象信息进行改正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7.
以范厝水电站大坝坝顶视准线为例,从理论分析和实测资料分析的角度,研究了采用活动觇标法和小角度法进行视准线水平位移观测时的观测精度问题。研究表明,活动觇标法和小角度法均可用于视准线水平位移观测,但当视准线较长时,两种方法的观测精度均不够理想。因此,在设计时,应确保视准线的长度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在实际观测时,应采用更高精度的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8.
大坝水平位移观测是外部观测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直线型坝坝顶水平位移观测大都采用视准线法.观测成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如实反映坝体变化的客观实际,若精度不高,反映不出坝体变化的实际情况,甚至会得到错误的结论.在资料分析中,由于观测结果误差过大,有时不得不舍弃许多观测值,对分析也带来不少麻烦.目前,影响视准线法观测大坝水平位移精度的主要问题首先是观测系统不尽合理:如有的观测系统不能满足多种观测方法的要求;有的则为了保证通行条件而将位移点设在坝面上;有的缺少基点稳定性的检查条件;甚至有的大坝,在运行多年后,  相似文献   

9.
用视准线活动觇标法监测土石坝横向水平位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建立了该方法精度估算的经验公式,进而确定了在必要观测精度下所需的测回数和测回差的容许误差.  相似文献   

10.
大坝水平位移观测方法有多种,当采用视准线法观测时,还可以细分为四种不同方法。本文就视准线法四种不同方法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进行阐述,并做相应的精度分析比较。实测试验表明,当坝体长度超过了300m的情况下,观测精度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12.
某水电站大坝水平位移2000年前采用视准线法监测,2000年后采用真空激光准直系统监测,但这两种方法观测成果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相对性,因此对该水电站水平位移2000年前后各自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选择代表性测点尝试将二者衔接起来展现连续的水平位移变化过程和趋势。各系列测值回归复相关系数为0.71~0.97,标准差为0.41~2.42 mm,标准差与变幅比值为0.03~0.16;总体上水压分量占比(36%)大于温度分量的(18%),且初蓄期水压激增的效应也突出显现,温度效应变幅为4~5 mm,时效分量变幅呈收敛趋势,回归效果总体尚可。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量观测成果,对国内一些工程观测设计的得与失作了较系统的总结。对今后设计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文章可供初次从事大坝观测设计人员及修订有关观测规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7 观测设计的若干经验教训7.1 重视检验设计的基本假定近20年来,观测资料分析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但也有一些工程虽然埋设了不少仪器却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观测设计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检验设计方面所获得的一条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所谓检验设计,不仅要验证结论本身,而且有时要有意识地去验证设计基本假定的正确性。以青铜峡工程为例,它是我国第1个在严寒地区建造的河床闸墩式电站,为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从排沙角度看布置是成功的。设计主要荷载考虑为自重及内水压力,主要受力钢筋沿纵向(环向)…  相似文献   

16.
3.2.3局部应力如上所述,只有从运行期实测应力中扣去蓄水前的初始应力,取其相对值才能与设计相比。拓溪支墩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成果与实测值对比,发现除了靠近基岩、表面和形状突变处这三种部位外,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可以起到相互验证的作用。美国在重力坝中布置仪器时,要求离基础及表面5m,是为了不受局部应力影响,便于与设计对比。但从安全角度看,局部应力产生的表面缝有可能扩展成为贯穿性的,因此不能忽视。浙江里石门拱坝测出在离表面70cm处的局部应力变幅达2.0MPa,占该点总应力变幅的三分之一。山西恒山拱坝…  相似文献   

17.
2.4 引张线引张线始用于前苏联,国内70年代以来逐步兴起,当时是一种观测水平位移的新设施,其使用效果远优于视准,精度可以满足规范要求。国内老坝设施更新改造中已纷纷采用。国内引张线最早在丹江口工程被采用以代替前方交会法。该坝的159m高程及101m高程二条引张线始测于1973年4月,前者长644m,28个测点。其资料的回归精度与前方交会法比较如下(表2)。表2 丹江口工程资料回归精度与前方交会法比较1)坝段A/mmS/mmS/A引张线法前方交会法引张线法前方交会法10号10.921.073.09.8%27.4%14号18.111.0412.355.7%13.0%21号18.421.0291.765.6%9.6…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坝观测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量观测成果,对国内一些工程观测设计的得与失作了较系统的总结,对今后设计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文章可供初次从事大坝观测设计人员及修订有关观测规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