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清斌  李怀远等 《炼铁》2001,20(9):65-67
对武钢1号高炉开炉操作进行了总结,针对1号高炉薄内衬的特点,在开炉过程中,高炉下部主要调整风口的长度和布置,上部通过实测料面寻找合理的装料制度,通过上下部调剂,炉况恢复迅速,开炉后的1个月内高炉利用系数连续5天突破2.0。  相似文献   

2.
泰钢2#高炉易地大修后,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质量,加强炉前管理,使用高质量风口,降低生铁含硅量,建立合适的上下部调剂原则等措施,使高炉冶炼不断强化,高炉利用系数达到了3.22t/m3*d,焦比降至522kg/t.  相似文献   

3.
张钢5号高炉布料器的非正常运转,导致炉料偏行,危害高炉生产。通过采用大矿批、周期性改变大小料批和焦层厚度,以及调整风口直径等措施,改进高炉的上下部调剂,使炉缸工作和料柱透气性明显改善,坐、崩料次数及风口损坏数减少,月平均产量提高15.7%,焦比降低7.5%。  相似文献   

4.
攀钢3号高炉钒钛磁铁矿高效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取精料、增大高炉送风量、调整风口布局、注重高炉中部调剂及加强炉前管理等一系列强化措施,攀钢3号高炉利用系数较长时间稳定在2.7以上,使冶炼钒钛磁铁矿炼铁技术指标取得突破,实现了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5.
改进风口布置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文学 《炼铁》1997,16(5):50-51
1 前言 高炉操作上下部调剂的目的在于寻求合理的煤气流分布,保证冶炼过程的正常进行。下部调剂能影响炉缸工作状态及初始气流的分布,因此,下部调剂在高炉操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风口调整是下部调剂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6.
鞍钢7号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原燃料条件与炉容不相适应,有效高度偏高,炉喉高度偏高,风口数量偏多。因此建议先堵4个风口,待高炉正常后将φ160mm的风口改为φ140mm的风口(26个风口全部工作),在上部调剂方面采用深料线操作制度,借以增加炉料有效重量,促进高炉顺行。  相似文献   

7.
鞍钢2号高炉在现有原料条件下,自1997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对风口布局,风口面积,料线,批重,装料方式,风压,压差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攻关,使上部调剂和下部调剂相适应,解决了2号高炉长期不顺的问题,实现了优质,高产,低耗和和长寿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谢龙淮  王华 《攀钢技术》1996,19(5):43-46
通过对攀钢4^#高炉风口进风面积进行调剂的冶炼实践,认为在攀钢目前原材料条件下,4^#高炉在冶炼强度1.05~1.15t(m^3·d)时,适宜的鼓风动能力70~90kJ/s。  相似文献   

9.
《炼铁》2015,(1)
榆钢3200m~3高炉锌负荷在1.12 kg/t以上,造成风口、冷却壁大量破损。通过采取控制入炉锌负荷、合理上下部调剂、合理热制度、加强…铁组织等措施,减少了风口破损,收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白长友 《铁合金》1995,(2):6-10,5
本文论述了锰铁高炉上、下部调剂的配合问题。认为上部调剂采用大、小矿批相结合的方法,下部调剂采用短、大口径风口,既可保证炉缸有一定工作面积,又可引出较强的中心气流,保证炉况稳定。炉缸内焦炭活动区域的大小对炉料的正常下降及煤气的顺利上升具有重要意义,经理论与实践分析导出了焦炭活动区域计算公式,并作出了高炉送风制度稳定性曲线,根据此曲线可确定合理的风量及风口直径。  相似文献   

11.
孔凡朔 《山东冶金》2005,27(1):9-11
改善炉内透气性、保证高炉良好的热状态是提高喷煤量的关键,济钢350m^3高炉通过采取设备改造,优选喷吹用煤,改善炉渣性能,调整操作参数,提高风温及富氧率等措施,煤比大幅度提高。2003年6月350m^3高炉平均煤比153kg/t,4%#高炉煤比达到181kg/t,入炉焦比降低到330kg/t。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一钢公司750 m~3高炉煤比突破170 kg/t,主要攻关措施如下:改善原燃料质量;采用高风温、富氧喷煤;调整上、下部操作制度,保持炉况长期稳定;提高风速,优化高炉操作,活跃炉缸等。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总结了山东球墨铸铁管有限公司2号高炉闷炉、开炉的实践经验。2号高炉炉缸采用碳砖及黄刚玉陶瓷杯,通过调整优化闷炉和开炉操作制度,实现了安全闷炉、成功闷炉、顺利开炉、快速达产的目标,开炉第3天利用系数达到3.1t(/m·3d)以上,达到了正常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精料水平提高,苏钢高炉渣量由650kg/t降至300—350kg/t,利用系数达到3.2~3.5,炉况顺行。针对低渣量操作特点,摸索了一套操作和调节方法,使其充分发挥低渣量操作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为了降低2580m^3高炉综合焦比。通过采用精料方针、调整布料制度、控制冶炼强度、调整送风风口面积等措施。综合焦比由530kg/t下降至500ke4t水平,实现了经济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高炉炉役后期稳产高产生产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安钢6号高炉在炉役后期,稳产高产措施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炉体维护和设备管理;二是积极探讨合理的操作制度,稳定煤气流,优化操作管理。因此,在2004年平均利用系数达到3.54t/m^3.d。  相似文献   

17.
赵新民 《山西冶金》2005,28(3):50-52
太钢1650m^3高炉煤比突破160kg/t,主要措施如下:改善原燃料质量;采用高风温、富氧喷煤;调整上下部操作制度,保持炉况长期稳定。这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4年与2000年提高了煤比53kg/t。  相似文献   

18.
郭可中  李肇毅 《钢铁》2001,36(12):6-10
宝钢的3座高炉(1、2号高炉内容积均为4063m^3,3号高炉4350m^3)现处于满负荷生产。近年来在生产技术上大力提高高炉喷煤,1号高炉1999年年均喷煤比达238kg/t铁。高炉生产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得益于精料技术的推进,得益于高炉操作技术以及长寿技术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分析新钢1050m3高炉2012年5月份后的原燃料现状.通过加强原料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低硅冶炼、优化喷吹配煤结构等管理和技术措施,克服原料品质下降,高炉操作难度大等不利因素,实现了高炉长期顺行,燃料比逐步下降.2013年2月高炉入炉焦比为400 kg/t,煤比142 kg/t.  相似文献   

20.
梁利生 《中国冶金》2016,26(9):71-75
宝钢湛江钢铁1号高炉于2013年5月17日开工建设,经过紧张的工程建设和事先充分合理有序的开工前准备,于2015年9月25日顺利点火投产。投产后不久主码头遭受台风“彩虹”袭击,主原料进厂受阻,1号高炉一度被迫处于低利用系数生产阶段。2015年12月主原料码头修复后,高炉开始逐步提产,多项操作指标稳步提升,喷煤比达到170kg/t,利用系数达到2.3t/(d·m3),实现达产达标。针对两个不同的操作阶段,通过调整操作制度、优化操作参数,炉况始终保持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