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提出一种异构网中高能量效率的协作传输方法。协作联合处理(CoMP-JP)和协作波束成型(CoMP- CB)是异构网中两种常用的协作传输方法。通过研究CoMP-JP和CoMP-CB发现:CoMP-JP利用较大的阵列增益能够降低基站的发射功耗,但是需要消耗很高的信号处理功耗、骨干网功耗和电路功耗;CoMP-CB虽然消耗较少的信号处理和骨干网功耗,但是会导致较大的发射功耗。为了充分利用CoMP-JP和CoMP-CB在降低能耗方面的优点,并且有效地降低电路功耗,该文提出一种基于CoMP-JP和CoMP-CB传输的混合协作预编码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CoMP-JP和CoMP-CB模式下的迫零预编码相比,所提出的混合协作预编码能够支持更高的系统频谱效率,并且大大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 相似文献
2.
3.
随着社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爆发性增长,而频率和站址的资源缺失有限的,已经无法满足其如此迅速的增长。在此背景下,应用新技术来疏导热点数据业务,分类数据流量势在必行,异构网应运而生。它将成为移动网络的长期发展趋势,但是异构网的引入又带来复杂的同频干扰、移动性管理等问题。本文将对LTE异构网的组网方案、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提出组网及技术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爆发性增长,而频率和站址的资源缺失有限的,已经无法满足其如此迅速的增长。在此背景下,应用新技术来疏导热点数据业务,分类数据流量势在必行,异构网应运而生。它将成为移动网络的长期发展趋势,但是异构网的引入又带来复杂的同频干扰、移动性管理等问题。本文将对LTE异构网的组网方案、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提出组网及技术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6.
针对协作多点传输技术(CoMP)在实际系统中运用时,基站间频率偏移可能带来的问题,建立合适的系统模型,在不同场景下对基站间频率偏移对于协作多点传输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仿真分析表示,基站间频率偏移对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的性能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引入频偏后系统性能仍较SU/MU-MIMO有较大的增益。这一研究工作为协作多点传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8.
9.
针对异构网(Heterogeneous Network,HetNet)无线回程,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提升网络吞吐量,而对回程覆盖性能研究较少.由此,本文构造了一种在小小区基站(Small cell Base Station,SBS)上结合全双工(Full-Duplex,FD)和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的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辅助多层HetNet模型.利用信干比(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SIR)来模拟有源SBS的分布,得出不同类型接收端的干扰;然后推导了移动用户(Mobile User,MU)下行链路覆盖概率闭合表达式.仿真和数值结果表明,SBS下行链路覆盖概率会随着小小区下行链路功率共享系数的增加而减小;此外,通过对比NOMA和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以及FD和半双工(Half-Duplex,HD)对下行链路覆盖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的方案能显著提升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与演进,分析了3GPP LTE-Advanced系统需求指标及关键技术,针对LTE-Advanced系统协作多点(CoMP)技术,研发了试验系统,并基于试验系统搭建了外场试验网。测试结果表明了CoMP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