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逄华  王龙  王剑辉 《微机发展》2011,(2):70-72,76
针对传统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方案所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技术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模型。在简单介绍移动Agent技术后,给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模型,并详细叙述了该模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和实现方案。模型设计完成后,用此模型来解决计算量很大的数值计算问题。首先利用数学工具分析设计出该问题的适合于分布式并行计算的方案,然后依照模型实现实验程序。实验测试表明根据该模型实现的分布式并行计算程序具有较高的加速比和并行效率,并有效地提高了分布式并行计算的稳定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和移动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移动代理的分布式并行计算中间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提出了一个基于移动代理(Mobile Agent)的分布式并行计算中间件,用于将Internet用户闲置的计算资源与其他成员共享。针对分布式并行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移动代理技术的特点,将中间件的体系结构分为两层,为分布式并行计算提供各种基础服务,尤其是任务迁移和容错机制。着重介绍了分布式并行计算中间件的主要实现技术,实现了一个分布式并行计算原型系统并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结合移动Agent应用开发方法,设计一个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计算应用模型.针对分布式数据计算现有方法,分析其不足,通过研究移动Agent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从理论上探索将Agent技术与分布式数据挖掘相结合的可行性和技术优势,采用Agent技术解决分布式数据挖掘时所遇到的问题,全面、系统提出了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Intranet环境下的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计算平台.  相似文献   

4.
随着Internet迅速发展,利用网上资源构筑分布式并行计算环境进行中、大粒度任务的分布式并行计算已呈现出重要研究价值。另外,Agent理论的日益成熟及多Agent系统MAS(Multi-Agent System)的出现,为开放式分布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模式。结合移动Agent在并行计算中的任务特性,对网络并行计算进行了抽象的分析和描述,然后给出了一个基于移动Agent计算的任务流模型实例。  相似文献   

5.
随着Internet迅速发展,利用网上资源构筑分布式并行计算环境进行中、大粒度任务的分布式并行计算已呈现出重要研究价值。另外,Agent理论的日益成熟及多Agent系统MAS(Multi-Agent System)的出现,为开放式分布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模式。结合移动Agent在并行计算中的任务特性,对网络并行计算进行了抽象的分析和描述,然后给出了一个基于移动Agent计算的任务流模型实例。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瓶颈问题,利用Web服务和移动Agent技术解决GIS领域的动态服务问题,详细阐述GIS软件的系统结构和动态服务模型,介绍移动Agent和构件服务等相关实现技术,给出基于智能决策的Agent迁移策略及其算法描述.最后通过模拟仿真实验,验证了该迁移策略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Agent的动态数据并行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动态数据的快速处理和计算,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t和分布式并行计算的动态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以智能Agent作为计算和控制的最小单元,构建有向无环的动态网络拓扑结构,采用基于信任度的合同网模型,并与阈值相结合,实现动态数据处理和快速求解,体现系统的智能性和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计算方式与传统计算方式相比,系统的计算速率显著提高,实现了动态数据的实时性处理。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几种典型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针对当前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系统将新型分布式处理技术移动Agent与入侵检测融为一体,实现了基于该模型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分布式对象技术、Web多层结构技术和移动Agent技术的基础上 ,建立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多层结构计算模型 ,并将此模型应用于远程学习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
陶晓峰  孙健  史有群  刘慧 《计算机工程》2006,32(7):49-51,60
主要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讨论了一种Internet环境下并行计算中间件(ParaCQ)的软件系统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该中间件基于移动Agent技术,融合了基于元组空间的协作模型,采用基于好友协商策略的P2P的资源共享模式,不仅支持同步、异步计算,也支持在线和离线计算。此外,它还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简单的并行计算程序编程接口。因此,该并行计算中间件是在Internet环境下推广与普及并行计算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