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FLP技术在玉米自交系类群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23个应用较广泛的玉米自交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AFLP分析当中,共采用了7个EcoRI/MseI引物组合,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出的条带数在55-96条之间。利用以上AFLP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将23个玉米自交系分为3个群。结果表明,AFLP聚类图基本与系谱分析一致。AFLP技术是检测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有效的分子标记技术。另外通过AFLP分析,找到了三个玉米自交系的特异A  相似文献   

2.
大田种子纯度的检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种子纯度检验技术已由外观形态发展到生理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的鉴定。种子纯度检验方法目前有形态学方法、蛋白质电泳技术检验法、DNA分子标记技术检验法。  相似文献   

3.
低温胁迫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植物尤其是经济作物的抗冷性强弱直接影响作物产量。近二十年来,广大学者已对植物抗冷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对植物抗冷性生理生化机理及各生理生化指标与植物抗冷性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植物抗冷性基因进行分析,获得了部分与抗冷性有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4.
昆虫分子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和解释昆虫生态学的问题。在昆虫分子生态学研究中应用较多的分子生物学标记技术有:同工酶(蛋白质电泳)方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随机扩增DNA多态性(PAPD)方法、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及微卫星标记方法(SSR)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相似文献   

5.
森林不仅是重要的生物资源,还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林木育种工作主要选育和繁殖优良林木品种,为我国的植树造林事业提供强用力的技术支持。本文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诱变和倍性育种技术等多种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SSR分子标记在水稻品种鉴定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敏 《硅谷》2014,(17):71-72
我国最早的引入分子标记技术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分子标记法也取得了较快进步,不仅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展,应用成果也非常显著。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的水稻,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性的作用,而如何更好的运用生物技术全面提高水稻亩产量,提升水稻品质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和发展,遗传标记在识别生物群体的多态性的过程中逐渐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形态标记可以对生物的形态差异进行比较,分子标记直接检测出生物DNA分子结构上的变化,进而更好的将好的品种和遗传特性保留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SSR分子标记在水稻品种鉴定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前言世界各国为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努力,研制出许许多多的防伪技术,澳大利亚的微点数码防伪防盗标识标记技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微点数码防伪防盗标记技术是将文字或图形缩小、激光刻录并存放在用高分子聚酯感光物质制作的细小如头发丝或芝麻粒的点或线上,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用以标识物品、传递商业信息,使伪造、假冒活动、犯罪分子无隙可乘。微点数码防伪防盗标识标记技术早在1948年已研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不同纬度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AFLP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不同纬度的20份野生大豆和载培大豆(G.max)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较栽培大豆更为丰富;(2)根据AFLP分析结果,将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完全划分为2类,并发现野生大豆栽培大豆的种特异谱带,说明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作为2个种有遗传基因的;(3)野生大啼和栽培大豆不同纬度品种间纬度相傧首先聚在一起,表明不同进化类型的大豆其遗传距离与纬  相似文献   

9.
在第一性原理的基础上,对芳烃体系与金表面形成的分子线的电学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分子及扩展分子的电子结构;定量计算了分子与金表面的相互作用能和电子跃迁谱;利用弹性散射格林函数法研究了分子线的伏-安特性.计算结果表明:HOMO和LUMO间的禁带宽度、π电子数目、分子与金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轨道的扩展性等因素都将影响电子在分子线内的输运特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若干个含杂芴与噁二唑分子的线性和非线性光谱性能.分别在飞秒钛宝石激光器泵浦下,通过开孔Z-scan技术和双光子荧光法研究了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性能;结合理论计算考察分子基态与激发态分子内电荷转移、分子p-n结对双光子吸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