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数据网格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87,自引:0,他引:87  
从应用需求出发,首先分析了探讨了数据网格的基本目标:命名的透明性、定位的透明性、协议的透明性和时间的透明性,以及数据网格提供的基本服务:目录服务、注册与发布、信息发现、存储资源代理服务、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调度和方法执行等,深入研究了数据网格的关键技术-元数据目录和存储资源代理,最后介绍了一个海量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主要是从信息服务角度提升性能和功能水平,通过分散和数据接口交换信息服务处理,可以保证信息服务符合资源定位的需求,提高客户端和服务端信息服务能力。保证各项信息交换服务符合协议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罗泽  南凯  阎保平 《计算机工程》2006,32(6):19-21,24
描述科学数据网格服务发现集成服务的设计和初步实现。设计了网格服务信息分发协议。通过这些机制实现缓存网格服务信息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交通信息服务中用于路径规划和引导的数据得不到及时更新的缺点,提出利用Mobitex无线数据专网建立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设计的数据通信协议实现了实时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发布,将GPS探测车采集的实时路况数据传回交通信息服务中心,而处理后的最新动态交通信息则被准确地传送到用户的移动终端.试验表明系统数据接收成功率高,实时交通信息应用的效果显著,为保障交通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数据网格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网格信息服务是网格中间件的核心部分之一,提供各种分布式网格资源的静态与动态信息。现有的网格中间件几乎都是针对计算网格设计的,它们所提供的信息服务不能胜任数据网格的要求。论文主要对数据网格中的信息服务体系进行研究和设计。  相似文献   

6.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庞杂的信息资源。当然,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资源也在此范围内。很 明显,以大数据为手段,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就变得很有必要。因此,以大数据环境为背景,变革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 理念、资源、技术和策略,必将有助于加强其基于资源信息整合、用户需求的挖掘。本文首先提出了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因大 数据环境而带来的影响,接着介绍了大数据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涵,本文从其目的和特征两方面进行介绍,并最终引出 大数据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信息化服务被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获取准确并且有用的信息,是大数据时代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数字图书馆是人们获取信息服务重要渠道,把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大数据技术和数字图书馆的特点进行了阐述,结合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体系和模式特点,对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的基础是数据,本文从大数据时代数据本身呈现的新特征和新趋势入手,对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的新发展、新变化和新应用进行了探讨,并重点分析了目前比较成熟的面向具体应用的大数据信息系统实例,阐明了大数据带来的深刻价值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非结构化数据的信息服务系统设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概述 信息服务系统是指在 Internet上,以 Intemet/Intranet技术为基础,向广大用户提供丰富而实用的信息的网络服务系统。它以信息内容为中心,以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为宗旨,通过网络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信息服务系统是以信息内容为中心,表现为一大批各种各样文档和数据。在没有使用数据库的信息服务系统中,只有非结构化的数据存在。它的设计过程如图1所示。下面以海事信息网站的部分数据为例,说明非结构化数据的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过程。2超文本概念设计 超文本概念设计的目标是描述应用领域的信息内…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型农村社区为载体的就业市场,以提高社区就业信息的集成性、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信息服务的准确性为目标,构建基于新型农村社区的就业信息服务系统。以社区作为信息管理服务基本单元,结合行业分类、职业分类、行政区划、政策分类等,建立就业信息资源目录模型。基于数据流和数据字典,建立就业信息数据关系模型。通过"社区-雇主-用户"模式进行系统应用,为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小微企业和新型农村生产组织提供专业的、精准的、细分市场的就业信息服务,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就业率和就业信息获取能力。系统在新乡辉县吴村社区投入试运行,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As an enterprise begins tying heterogeneous systems into a single information system, it encounters the difficult task of interfacing different platforms running different operating systems, network protocols, and data management systems. Bringing all these elements together into a coher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can require substantial effort and might result in a system that needs the interfaces reworked every time a new platform or produc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ystem.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has drafted the Remote Database Access Standard to provide a protocol that can be universally accepted, implemented, and validated, and thereby provide users with a single, well-defined interface for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s. Based on a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RDA uses well-defined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 services as the basis for the RDA services  相似文献   

12.
安全服务是EJB容器所应提供的一个基本服务。该文为EJB容器设计了一个灵活的、可扩展的安全体系结构。它利用域把EJB容器和安全服务分割开来,不仅可以满足对安全服务的多种要求,还可以透明地添加新的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13.
针对虚拟企业对异构分布性信息资源集成的要求,提出了一个基于元数据和Webservice的虚拟企业信息集成框架。详细分析了信息集成协议栈的层次结构,给出虚拟企业服务共享方案和数据共享系统结构。本信息集成框架克服了传统跨平台技术及数据共享技术在实现虚拟企业信息集成中的局限。  相似文献   

14.
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志学 《计算机应用》2017,37(4):915-923
云计算是一种融合了多项计算机技术的以数据和处理能力为中心的密集型计算模式,其中以虚拟化、分布式数据存储、分布式并发编程模型、大规模数据管理和分布式资源管理技术最为关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云计算技术已经从发展培育期步入快速成长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使用云计算服务。与此同时,云计算的核心技术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一代的技术正在改进甚至取代前一代技术。容器虚拟化技术以其轻便、灵活和快速部署等特性对传统的基于虚拟机的虚拟化技术带来了颠覆性的挑战,正在改变着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和平台即服务(PaaS)平台的架构和实现。对容器虚拟化技术进行深入介绍,并通过分析和比较阐述容器虚拟化技术和虚拟机虚拟化技术各自的优势、适应场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对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下一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数字图书馆互操作信息服务体系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数字图书馆互操作信息服务体系框架模型(IMDL),系统采用组件式结构设计,实现了图书馆多种异构信息服务的集成,具有动态性和可扩展性系统中间过程交换信息格式采用RDF,完成协议转换、查询转换和结果合成。以中国数字图书馆公司的异构数字资源为背景,介绍了模型的具体实现和应用测评。  相似文献   

16.
Tensorflow Serving是Google开源的一个服务系统,针对Tensorflow Serving单体应用吞吐量低、服务调用烦琐、模型生命周期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Tensorflow Serving的微服务软件架构方案,在部署Tensorflow Serving的Docker(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容器里添加本文研发的监控程序,该监控程序根据各个实例模型加载情况,将可用模型服务主动注册到微服务架构中的注册中心以实现对模型的编排管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微服务架构方案,有效提升了Tensorflow Serving服务的吞吐量,降低了服务响应时间,简化了模型调用流程,从而满足Tensorflow Serving在生产环境中部署和运维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7.
面向物流的信息集成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永东 《计算机工程》2004,30(Z1):128-130
分析了当前物流信息管理的需求。提出了面向物流信息集成的体系结构。该结构使用了5层结构: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接口层中, 集成服务层,数据整合层与数据源层。讨论了目前面向物流信息集成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仓库、联邦技术、XML、Web Serviees与数据网 格等方面。基于提出的体系结构与目前可用的技术,给出了面向物流信息集成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以数据仓库与联邦等技术为核心,并结合 其他相关技术共同实现。对推动物流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网格计算及网格体系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网格计算是继Internet和Web技术之后,信息技术的第3次革命,最终将改变分布式资源的共享和服务方式。对网格计算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介绍网格系统构建的核心技术,即网格体系结构的研究及最新进展情况。且着重介绍了以协议为中心的5层沙漏结构和以服务为中心的新一代网格体系结构OGSA。  相似文献   

19.
《Computer Communications》2001,24(7-8):703-715
Internet protocols continuously evolv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tocols and new extensions being added to the existing protocols, as a result of the increasing demands on information transfer. Consequently, operating systems need to embed periodically the new low-level protocols and protocol extensions. Since this is not always possible, especially when proprietary operating systems are involved, the means for extending the protocol stack with kernel extensions implementing support for the new added services should be provided by the operating systems' owners. This is exactly what the authors aim to demonstrate within this paper with the IP mobility support (Mobile IP), a newly defined service, and Windows NT version 4, a proprietary operating system that does not natively implement this service. The paper addresses the architecture trade-off of a suitable protocol stack, platform configuration, and resource reusing. The case is made for an intermediate driver approach, and the paper addresses packet flow control and packet management based on reusing the Tcpip.sys provided services. The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architecture and processing related performance of the extended protocol stack are identified and performance data are provided. All the assertions below are based on the prototype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