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预测油井压裂潜力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针对目前油田对油井压裂潜力预测参数取得比较困难,预测效果不能满足开发规划安排的需要等问题,考虑到油井累积产量与时间的关系属于增长型关系,从logistic模型入手,通过大量油井压裂单井效果统计分析,建立了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模型,结合压裂效果经济效益评价和地质工艺条件分析,提出了利用油田常规资料对油井压裂潜力井数和效果进行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压裂措施效果和影响因素之间关系复杂,常规多元回归法又很难确定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而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可以解决此问题。在对已压裂井增油措施效果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措施类型、不同工艺类型的样本库。样本库中考虑的主要因素为:全井射开有效厚度、压裂层地层系数、压前产液量、压前含水率、压裂层数、总加砂量。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起压裂效果与这些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建立压裂效果预测模型。矿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结果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油井压裂前后产量递减规律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非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方法,建立了以指数递减规律来描述油井压裂前、后产量递减规律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可实现对特定区块压裂油井的产量历史拟合及预测。为确定油井压裂增油效果和有效期,以及评估整个油田开发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将该方法应用于南一区块,结果表明,由于单井按指数回归的曲线能较好地描述采油指数的动态递减规律,因此模型拟合结果压前符合率为71.4%,压后符合率为74.7%。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规油井压裂预测模型在采油工程规划预测中存在的不足,本文在渗流理论基础上,综合考虑相关地质参数,生产参数和工艺参数的影响,建立了面向采油工程规划的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模型.同时,在定压差生产情况下,对模型中的措施时机、压裂层含水率、压裂层有效厚度、裂缝导流能力、裂缝缝长等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对大庆油田5口压裂油井应用结果表明:本模型满足采油工程规划需要,预测精度高,可信度大.  相似文献   

5.
长关油井再利用潜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为了实现对部分具有开发潜力而又闲置的长关油井的再利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及开发条件两方面因素,建立了长关油井再利用综合潜力预测模型及应用原则。再利用综合潜力预测模型包括:①运用盈亏平衡原理建立的经济潜力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计算油井在不同时期的关井经济界限,从而准确判断长关油井是否具有再利用的经济潜力;②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的再开发潜力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可计算出长关油井的再开发潜力指数,实现对长关油井再开发潜力的定量评价。利用建立的综合潜力预测模型及模型应用原则对P油田287口长关油井的再利用潜力进行了综合预测,并优选出10口长关油井于2006年进行了再生产,平均单井日产油2.15t,年投入产出比达到1:5,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图2表6参15  相似文献   

6.
油井压裂效果分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从油田开发规律的前提出发,用Logisticcurve和广义递减模型,对油井压裂后的最终可采储量、阶段累积产油量及累积增油量、某一时间的日产油量及日增油量、压裂投资回收期等开发指标的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用某油田6口同期压裂井的实际生产数据,做了以上开发指标的实例计算,拟合结果与实际生产动态数据误差较小。计算结果表明:人工压裂不仅可以提高阶段采出程度,同时也可增加最终可采储量。该方法亦可用于其它油井增产措施效果评价中  相似文献   

7.
8.
油田开发中、后期,油井的重复压裂,对油田稳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分析油井减产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造工艺技术,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油田老井压裂潜力研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提出一种依据油田动、静态数据库资料,并借助于数值技术进行油田老井压裂潜力确定的方法。通过分析油井压裂增产效果的影响因素,建立了老井压裂效果及其潜力的评价标准,对喇,萨,杏油田老井压裂潜力进行了测逄,其结果已应用于大庆油田“九五”开发规划方案的编制中。  相似文献   

10.
据达西渗流原理所推导出的油井产能评价新方法,仅仅 利用J0、J0槽、rW、re和S、便可求取J0、△J0、△J激、△J0总、FE、η‘和η,地酸化增产效果进行精细描述,并可在措施前评估中推广应用,新方法简易、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水力压裂实验方法评价了几种注入体系对裂缝桥塞封堵的效果。结果表明,具有良好造壁性的水基钻井液能够显著提高岩心的破裂压力,相当于具有防漏能力。当裂缝性漏失发生后,尽管桥塞堵漏体系的高瞬时滤失量有利于该体系在裂缝尖部快速脱水建立固相封堵层,提高裂缝传播阻力,但并没有显著提高封堵层阻力,而具有良好造壁性的钻井液加上细粒碳酸钙则是通过提高裂缝的重新开启压力来提高岩心的承压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种适用于低渗透浅层油藏的压裂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敬 《特种油气藏》2004,11(3):102-103
引 言水力压裂是开发低渗透油藏的重要方法。压裂液在压裂作业中起着关健作用。交联液 (CLF)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满足压裂作业的要求。但是在使用交联瓜尔豆胶 (CLGG)时常常会造成严重的地层伤害。Devine等人进行了岩心流动性测试后发现 ,当岩心渗透率为 1 0 0× 1 0 - 3~ 2 0 0× 1 0 - 3μm2时 ,交联瓜尔豆胶使渗透率下降 5 6%~ 71 % ,当渗透率小于 1× 1 0 - 3μm2 时 ,则下降 1 2 %~ 35 %。交联液对致密砂岩的伤害程度小于对渗透性地层的伤害程度。Almond先生对 48 89℃的 2 0 /40筛网填砂模型进行实验后发现 ,交联瓜尔豆胶造成地…  相似文献   

13.
压裂作为沈阳油田的高投入措施,其有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工艺研究所措施增油情况和措施方向.因此,在2005年的4月末结束大、小型压裂后,即开始研究明年压裂改造的主要区块和具体的措施储备.通过对法哈牛区块的开发历史、措施历史、生产特点、目前开发矛盾及油层主要参数的分析,认为有一定的改造潜力,找出了部分有改造潜力的井,并针对地层特点,对压裂实施方案和步骤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场迫切需要经济而准确地评估地下水力裂缝的方法.目前压裂评估技术较多,但各种评估技术既有可信的一面,也有不准确的一面,评估结果可能有确定信息,也可能有模糊信息,还可能有灰信息.针对各种技术评估结果的不一致性与模糊性以及技术本身的不成熟性,首次研究探索压裂综合评估问题,通过引入模糊数学理论,提出了综合评估有关压裂参数(如裂缝长度、裂缝高度、裂缝宽度、裂缝导流能力、裂缝闭合压力和压裂液综合滤失系数等)的模糊线性回归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可综合各种确定性、不确定性、模糊性、灰性的信息,获得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估结果.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和应用,说明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注采井网生产井含水率解析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对注采井网水驱前缘突破前后流线分布和生产井含水率的解析计算方法。利用过渡平面和多重施瓦茨 柯里斯托弗变换建立注采井网单元的复势分布,据此描绘出不同时刻井网单元内流线分布。根据井网单元的流线分布特征来计算生产井含水率,得到注采井网水驱前缘突破后生产井含水率随时间和注水倍数变化曲线。含水率对流线条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流线条数越少,含水率上升越快,并优选了流线条数方案。该解析方法可用于油藏工程中注采井网注采参数的解析计算。  相似文献   

16.
胶囊破胶剂主要应用于压裂施工中,起到延迟破胶的作用。现行胶囊破胶剂的评价方法仅采用机械压力将胶囊压碎,然后评价破胶能力,缺乏在地层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对胶囊提前破裂释放出破胶剂情况的研究,难以对胶囊破胶剂的性能做出准确评价。基于此,本研究利用电导率仪对胶囊破胶剂的受热释放性进行研究;利用高温高压稠化仪模拟地层压力和温度,考查加入胶囊破胶剂的压裂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胶囊破胶剂对压裂液黏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热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微观形貌分析。通过此3种方法对胶囊破胶剂的性能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使用电导率仪对溶液电导率变化趋势测定,可反映胶囊破胶剂在溶液中的受热释放性能;使用高温高压稠化仪模拟地层工作条件,可评价胶囊破胶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破胶性能;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胶囊破胶剂的微观结构,可反映胶囊破胶剂在高温下作用后包裹囊衣的受热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酸压过程中经常存在酸液滤失的问题,并且滤失量直接关系到工艺的增产效果。酸液滤失主要受化学、物理2方面因素的控制,酸压作业中无法有效测定滤失量,仅能依据室内实验结果判定、论证酸压效果。文中通过研究酸压滤失体积的实验表征与计算方法,在酸压实验中由突破体积确定滤失体积,经理论计算,可对酸压措施的设计和施工进行指导,从而为提高酸压作业的成功率及效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爆燃压裂技术是一项成本低、适用性广的气体压裂技术,在陆地和海上油气田应用广泛,增产效果明显.虽然已有大量对爆燃压裂效果预测方法的研究,但都是将解析方法与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独立应用.存在解析预测方法不能准确表征地层非均质性,而数值模拟方法又难以表征近井解堵增产效果的缺陷,导致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本次运用解析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