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普通炭黑、纳米炭黑、纳米白炭黑以及纳米炭黑/纳米白炭黑复合并用体系对舰船用氟橡胶硫化胶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白炭黑/炭黑并用体系对提高补强效果具有协同作用,当纳米白炭黑在复合填充体系中质量分数在35%左右时氟硫化胶拉伸强度最大,断裂伸长率随填料用量增加而降低。纳米填料补强硫化胶不仅需要补强填料粒子与大分子之间有较强的结合力,而且需要补强填料粒子表面上的分子产生滑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硫化剂种类、用量对氟橡胶硫化胶的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剂用量增加,硫化胶的硬度增大,扯断伸长率降低,拉伸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出现一个极大值,硫化胶的压缩永久变形先减少后增大,存在一极小值。  相似文献   

3.
硫化时间及硫化体系对粘土胶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空气老化试验和热分析法讨论了硫化时间和硫化体系对粘土胶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土胶由于热氧性能敏感,在硫化曲线允许的范围内,硫化时间以20min为宜。采用有效硫化体系和半有效硫化体系硫化粘土胶可以使其具有较好的热氧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段友顺  王彦  于洋  安林 《橡胶工业》2018,65(7):768-771
研究炭黑N330/N990用量比对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氟橡胶物理性能和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并与双酚A硫化体系氟橡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炭黑N330/N990用量比增大,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氟橡胶的物理性能和耐热氧老化性能提高,压缩永久变形明显减小;当炭黑N330/N990用量比较大时,氟橡胶的物理性能变化不大;与双酚A硫化体系氟橡胶相比,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氟橡胶的硬度和定伸应力较小,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较大,耐热氧老化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高耐磨炭黑(N330)填充型粉末丁苯橡胶犤P(SBR/N330)犦硫化胶在100℃×48h及72h条件下的热空气老化性能,并与块状SBR/N330机械混炼胶的硫化胶进行了对比。采用RPA2000型橡胶加工性能分析仪测定了硫化胶的损耗因子(tanδ)。结果表明,包覆剂可使P(SBR/N330)硫化胶老化后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具有较高的保持率,并提高了硫化胶的压缩疲劳温升及tanδ,但硫化胶的耐磨性能和耐压缩永久变形性能下降。随着包覆剂含量的增加,硫化胶上述性能的变化趋势增强。当包覆剂为5质量份时,老化前后P(SBR/N330)硫化胶的耐屈挠疲劳性能较强。  相似文献   

6.
硫化体系对CR/EPDM并用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福林  岑兰  周彦豪 《橡胶工业》2007,54(5):271-274
试验研究几种EPDM硫化体系对CR/EPDM并用胶在不同停放时间后的硫化特性和硫化胶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PDM硫化体系采用促进剂CZ/EZ/D/硫黄并用体系,在一定停放时间内CR/EPDM并用胶的硫化速率变化不大,硫化胶物理性能与CR硫化胶相近;采用硫化剂BIPB/助交联剂TAIC/硫黄并用体系,CR/EPDM并用胶的硫化速率小,硫化胶的物理性能较差;采用促进剂BZ/M/TMTM/硫黄、促进剂BZ/M/TRA/硫黄或促进剂DM/D/TMTD/硫黄并用体系,胶料停放时间过长会使CR/EPDM并用胶的硫化速率明显减小,且硫化胶的耐热老化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7.
8.
影响ACM/FKM硫化胶耐热老化性能的配方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共混比、炭黑品种及用量、软化剂和防老剂种类等配方因素对丙烯酸酯橡胶(ACM)/氟橡胶(FKM)硫化胶耐热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80℃×48h热老化后,ACM/FKM硫化胶的力学性能保持率随ACM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加入0~50质量份炭黑补强的硫化胶耐热老化性能随炭黑用量增加而提高;使用软化剂硅油的硫化胶的耐热老化性能较好;添加防老剂可提高共混硫化胶的耐热老化性能,其中防老剂RD和A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文章综述了1985~1999年期间有关氟橡胶自由基硫化体系,主要是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的研究工作。过氧化物硫化氟橡胶可为氟橡胶配方提供极为宽域的选择。文章中列出了大量的胶料配方和性能测试数据。含氯、溴、碘原子的氟橡胶能有效地按自由基机理硫化。最有效的过氧化物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己烷(双-2,5),最有效的交联剂为三异氰尿酸三烯丙酯。  相似文献   

10.
系统研究了不同硫化体系对氢化丁腈胶(HNBR)力学性能和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过氧化物/硫磺(S)体系得到的胶料其综合性能优于过氧化物体系得到的胶料,在100份HNBR中加入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0.5份S,即DCP与S并用时,硫化胶拉伸强度可以达到23.85 MPa,在160℃×72 h热氧老化后仍可以达到20.99 MPa。热氧老化性能以DCP/S为7/0.5时最为优异。  相似文献   

11.
SF—3硅氟橡胶硫化胶的老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SF-3硅氟硫化胶在热空气中老化时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化和在热空气中和4109润滑油中老化时的压缩永久变形和压缩应力松弛性能变化,用压缩永久变形指标外推预测计算了标准室温贮存时的寿命方程,阐明了SF-3硅氟硫化胶的老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将传统热硫化技术与辐射硫化技术相结合,研究了硫化剂用量和辐射硫化工艺两因素对EPDM/NR硫化胶老化前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热硫化胶相比,EPDM/NR纯辐射硫化胶有效阻尼温度范围较宽,更加适合用于高原高寒地区;采用"热硫化+辐射硫化"技术可提高EPDM/NR硫化胶拉伸强度;辐射硫化胶热空气老化后性能保持率均显著高于传统热硫化胶;经γ射线老化处理后,"热硫化+辐射硫化"BF4硫化胶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保持率均略高于传统热硫化胶。辐射硫化胶综合性能优于传统热硫化胶。  相似文献   

13.
利用蠕变试验研究了天然橡胶/顺丁橡胶并用硫化胶在热氧老化过程中的链键断裂和交联特性,并将试验结果与平衡溶胀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测试快速而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郑丛丛  左培艳  冯绍华 《橡胶工业》2014,61(12):731-735
研究三元乙丙橡胶(EPDM)、丙烯酸酯橡胶(ACM)及其共混胶的热氧老化性能。结果表明:EPDM老化后含氧结构多是通过消耗甲基生成,ACM的表面氧化降解多发生在主链的亚甲基碳上,EPDM/ACM共混胶老化前期以断裂为主,后期以交联为主;与ACM共混后,EPDM的耐热氧老化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5.
几种分析技术在硫化胶热老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琰  魏伯荣  杨海涛  闫刚 《橡胶工业》2006,53(12):754-757
介绍热分析、核磁共振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在硫化胶热老化性能研究中的应用。热重分析主要用于评价橡胶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老化程度,研究老化降解动力学;动态热力学分析可测定橡胶材料受到周期性应力时的热力学反应;差示扫描量热法可准确测量转变温度和转变焓;核磁共振可研究橡胶材料老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用于表征橡胶材料热氧老化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6.
26型/246型氟橡胶并用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26型和246型两种氟橡胶并用后的常规物理性能、压变性能、耐热和耐油性能。结果表明,将26型和246型两种氟橡胶并用是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密封胶料的一种简易方法;随着并用比的变化,并用胶的各项性能呈现规律性变化;可通过调节26型和246型的并用比可有目的、有重点地改进胶料的某些性能,使其适用于要求特殊的工况。  相似文献   

17.
旷荣南 《橡胶工业》2016,63(12):729-733
研究不同硫化体系和防护体系对T2级耐热输送带覆盖胶耐热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硫化体系硫化胶的耐热老化性能优于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硫化胶;采用反应型防老剂防护体系的硫化胶耐热老化性能较好;与现有生产配方硫化胶相比,耐热防老剂A(苯胺类反应型防老剂)/防老剂RD(或4020)体系硫化胶的耐热老化性能较好,尤其在高温长时下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8.
探讨CR硫化胶老化过程中交联密度、热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延长,CR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先减小后增大,结晶度和结晶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初始降解温度降低,最大降解速率增大,玻璃化温度先降低后升高,0℃附近的tanδ值先减小后增大,60℃附近的tanδ值减小。  相似文献   

19.
李咏今 《橡胶工业》2002,49(10):615-622
利用4种NBR硫化胶在不同介质中3年以内的自然老化数据,建立了描述硫化胶老化性能与时间关系的P-t二元数学模型,并根据此模型预测了在长达30年内不同时间的硫化胶性能(应力松弛和永久变形)变化,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利用时间外延法所得的硫化胶老化性能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符合程度比利用温度外推法好,这为预测橡胶制品的使用寿命或贮存期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江畹兰 《世界橡胶工业》2004,31(9):34-39,64
文章综述了1986年~1998年期间公布的有关氟橡胶离子硫化体系,主要是胺类及双酚硫化体系的研究。文章研究了离子硫化氟橡胶的机理,列举了大量氟橡胶胶料的配方和性能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