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利用六序分量复合序网法分析同杆双回线故障的新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结合同杆双回线的特点,引入六序故障分量,推导出同杆双回线120种故障的六序故障分量解析计算式,由此提出了六序复合序网分析同杆双回线故障的新方法,此方法在计算同杆双回线故障时非常简单,并且六序故障分量之间的相位关系和幅值关系可在复合序网中很直观地表现出来.通过EMTP仿真计算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同杆双回线断线故障复合序网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正、负、零序量的同杆双回线断线故障分析方法.考虑同杆双回线可能出现两回线路参数不相等的情况,研究了各种断线故障情况下的线路电压、电流的序量关系并进行解耦,结合断线边界条件,给出了新的断线故障后电气量的求解方法.为简化计算,并明确各种断线故障类型下序网之间关系及序量特性,提出了复合序网分析方法,给出了典型断线形式下的复合序网接线图.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单,可用于同杆双回线复杂断线故障情况下的故障暂态过程研究,也是双回线非全相运行状态下保护动作行为分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基于相关分析的同杆双回线故障序分量选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基于相关分析的同杆双回线故障分量选相元件,采用六序复合序网法作为基本的分析方法。六序复合序网直观地反映了同杆双回线各种故障时六序故障分量之间的相位关系和幅值关系,为故障选相提供了简单、方便的手段。相关分析法应用于故障选相可以迅速、准确地反映故障分量之间的相位关系。通过大量的仿真计算,验证了该原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基于相关分析的同杆双回线故障分量选相元件,采用六序复合序网法作为基本的分析方法.六序复合序网直观地反映了同杆双回线各种故障时六序故障分量之间的相位关系和幅值关系,为故障选相提供了简单、方便的手段.相关分析法应用于故障选相可以迅速、准确地反映故障分量之间的相位关系.通过大量的仿真计算,验证了该原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个通用两相简单故障模型,并由此推出其复合序网。令此复合序网中的某些参数变化,即可派生出任一种两相简单故障的复合序网及其短路电流正序分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六序故障分量及其在同杆双回线中的故障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结合同杆双回线的特点,引入六序故障分量,从理论上对同杆双回线的25类120种故障条件下六序故障分量的幅值和相位关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在不同故障下六序故障分量的特征,为进一步研制新型同杆双回线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六序分量法的六相输电系统故障选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六相输电是多相输电技术中最接近实用化的一种.针对其多达120种的故障,运用同正、负、零序和反正、负、零序的六序分量法分析六相系统故障,变换得到的各序分量物理含义清晰.六相系统中的同序量、反序量分别对应于双回线中的反序量、同序量,依据故障边界条件构成的复合序网得到了六相系统的序分量特征以及与六相系统兼容运行的三相系统序分量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判别六相输电系统故障类型的方法,可用作六相输电线路的选相元件动作判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同向正序基频分量的双回线故障测距原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一种采用同向正序基频分量的双回线故障定位新原理。该方法基于线路分布参数模型定义了一个双回线定位函数,当参考点在故障点前后变化时,定位函数相位会唯一发生一次阶跃,因此相位阶跃点所对应的位置即为故障发生点。采用分布参数模型使得该方法克服了分布电容的影响;该方法利用定位函数相位阶跃特性进行定位,克服了故障电阻的影响,因此适用于非线性电阻故障且具有良好的快速性;采用同向正序基频分量进行定位,适用于各种双回线故障类型和整个故障期间的定位。PSCAD/EMTDC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同塔多回线的六序分量法解耦分析,提出了3种基于六序分量序电流的横差保护选线元件,形成了新的同塔多回线横差保护方案。文中分析了故障时选线元件的动作情况,探讨了横差保护在同塔多回线中的应用方案。基于新选线元件的保护方案对于单回线故障灵敏度高,且由于保护算法不涉及电压,与传统的电流方向选线元件相比,具有不受电压互感器断线...  相似文献   

10.
以多回线间互感彻底解耦的六序分量法和12序分量法为基础,解决不同类型线路连接时的故障分析问题,提出了适用于混合多回线路连接时的参数修正方法。分别针对同杆4回线、双回线的多种单回线故障和跨线故障,按照所提出的参数修正方法进行短路计算,并将短路计算值与ATP仿真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结构输电线路的故障分析中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1.
线路参数不对称的同杆双回线无法使用传统的六序分量法进行解耦。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解耦方法。首先,三相分解成正序、负序、零序分量;然后,耦合的零序分量进行解耦,分解为同向和反向分量。该方法解决了不对称参数同杆双回线的零序互感问题。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根据故障边界条件得到序分量之间的幅值和相位关系。不同线路发生故障时,两回线正序分量的电流幅值不同。同一回线发生不同类型的故障时,六序电流分量的幅值有对应的关系。同一类型的不同相发生故障时,六序分量的相位不同。根据上述关系提出了相应的选相判据,并给出了选相流程和方法。PSCAD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且不受故障类型,故障位置以及过渡电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的准确故障定位方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文在深入分析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六序分量补偿过渡电阻的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的准确故障定位方法,基本解决了目前在跨线故障时不能准确定位的问题。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的故障距离和相间过渡电阻,其结果且不受负荷及系统阻抗角变化的影响。该方法理论分析简单,计算量小,可用于实时双回线的距离保护和故障定位。本文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相量测量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相量测量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自适应算法,对于单回线和同杆双回线均适用.该算法利用输电线路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相量并采用集中参数模型对∏型等值线路的正序参数进行了在线计算以用于故障测距,解决了线路参数在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实现双端测距,通过故障前后线路两端的采样数据获取突变量,并采用对称分量和六序分量分别计算了单回线和同杆双回线的等效系统阻抗.大量的EMTP仿真计算结果和实际系统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测距算法能适应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不受故障点过渡电阻、故障类型、故障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很高的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14.
电力系统振荡过程中序分量选相元件动作行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超高压输电线路微机保护所用序分量选相原理和防止振荡时误选相所用的不对称故障开放判据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对于振荡中心和单相接地故障在同一条长输电线路且两者之间有较远距离的情况,从不对称故障开放判据和阻抗排作法两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误选相的原因,理论分析和动模试验都证实了这种误选相现象的存在,为以后序分量选相原理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特高压同杆双回线的环流不平衡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杆双回输电线路是特高压输电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同杆双回线的导线排列形式及其阻抗矩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同杆双回线电流的序分量,指出除穿越性不平衡电流之外,同杆双回线在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明显的环流不平衡电流,且该环流不平衡受导线排列形式、区外故障类型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特高压同杆双回线的仿真验证,定量分析得到环流不平衡度的大小,并阐述了环流不平衡电流对继电保护以及线路损耗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常规的故障分析方法中引入补偿原理、迭加原理和互易定理,提出了一 种无需修改原网各序节点阻抗(或导纳)阵,快速计算互感或无互感线路断相 加短路故障的新方法。经实例计算表明,文中算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evelops an approach that can be used for further enhancement of the symmetrical components based improved fault impedance estimation method that has previously been proposed by the authors. In addition to discussing the mathematical basis of the new approach, enhanced and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performance equations are presented. In view of the recent advancements in optical transducers and high speed optical fibre communications, the new technique uses sequence components of voltage and current samples obtained from both the ends of the protected transmission line. It is also shown in the paper that the new performance equations are independent of fault resistance. The PC based Alternative Transients Program was used to model a six bus system and to generate fault data. The results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tudies on this new method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Part-II of this companion paper.  相似文献   

18.
同杆双回线故障分析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该文基于六序分量法及多口网络理论,从故障的一般形式出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同杆并架双回线的通用故障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同时求出六序故障端口电流,进而求出各节点注入电流,利用节点阻抗矩阵即可求出网络内各节点电压及各支路电流.文中还给出了该算法的理论推导及结果,并将其仿真结果与EMTP进行了比较.大量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不仅适用于简单故障的分析计算,亦适用于多重复杂故障及经任意故障阻抗、任意故障类型的故障分析和计算,且不需要考虑复合序网的连接及故障特殊相问题;当线路阻抗参数标幺值在0.1~10范围内变化时,用有限值400~500代替无穷大,可获得足够的精确度.该算法简单、实用、有散,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