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红绿灯路口的交通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针对该问题,将双目视觉的测距技术应用在前方红绿灯距离的测量方面。研究了基于双目视觉的红绿灯距离测量系统。系统通过2个CCD摄像头从不同视角采集前方红绿灯的图像信息,得到左右两幅双目图像对,对左右两幅双目图像对进行处理、定位;然后采用全局匹配的方法进行特征点提取,找到对应的特征匹配点对,得到视差;再根据三角测量原理,恢复出被测目标的三维信息和深度信息,实现对前方红绿灯距离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能有效地测量前方红绿灯距离,方法简单有效,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
对十字型路口智能红绿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它能根据路口中各车道车流量的多少自动调节红绿灯时间.文中建立了十字型路口智能红绿灯的数学模型,并运用C语言编制计算机程序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和模拟.  相似文献   

3.
一种可移动式太阳能红绿灯开始在山西太原街头“指挥交通”。该红绿灯高2米左右,机箱上安装有两块太阳能电池板,箱内安装有蓄电池,灯座底部装有4个轮子,使红绿灯可移动并全天候“执勤”。这种红绿灯不仅节约了能源,还节约了警力。成为交警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替代传统静态红绿灯管理系统,适应路口交通流量随机性与不均衡性特点,利用单片机与车辆感应器的动态红绿灯管理系统,实现对交叉路口的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检测的智能红绿灯设计方案.该方案是在模糊算法的支持下,可根据交叉路口不同方向上动态的车流数量,确定红绿灯的时长分配,以替代传统的固定配时,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的通畅度.  相似文献   

6.
复合材料交通信号灯架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工程中大量使用信号灯架,其质量、耐久性、造价是工程建设的重要指标.笔者介绍了复合材料的性能,用大型结构分析软件ANSYS对玻璃钢复合材料制作的红绿灯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与普通钢材红绿灯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基于二维交通流Biham-Middleton-Levine(BML)模型,研究了不同红绿灯周期对交通状况的影响。模型模拟结果显示:随着车辆密度的增加,在一定的临界密度下,车辆的平均速度会突然从高速相变成低速相,并随着红绿灯周期的增大,这一临界密度非严格单调递减。对模型进行了平均场理论解析,其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符合,并进一步解释了非单调现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路网建设显得相对滞后,大中城市中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介绍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的自适应路网拥堵疏导系统,它由路口车流量信息的获取和红绿灯时间自动设置两部分组成.借助数字城市中的视频监控设施,获取路口实时的交通流量信息;再通过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控制系统,实现红绿灯导通时间的自主设置,前瞻性地缓解路网拥堵现象.  相似文献   

9.
交通灯智能控制是智能交通的核心要素,作者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与nRF905收发器实现了交通灯的无线智能控制.所设计的系统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上位机、主控制单片机、红绿灯控制器以及特殊车辆检测站,其中主控制单片机、红绿灯控制器以及特殊车辆检测站三者之间控制信号传递都是通过nRF905无线收发器完成的,上位机与主控制单片机之间则通过RS-232C串行口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10.
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器件,设计了多功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软件仿真和硬件实现的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红绿灯显示功能、时间倒计时显示功能、左转提示和紧急情况发生时手动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于泉  荣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33(11):1173-1176
引入模糊逻辑模拟高峰时段过饱和交叉口处交通信号控制器的逻辑,基于车辆排队长度给出了绿灯延长时间的模糊逻辑规则,计算出每个入口的有效绿灯时间,使用SimTraffic仿真软件对模糊逻辑的优化过程和传统的定时控制的效果进行对比。本文观测了北京市平乐园交叉路口高峰时段的交通流数据,通过延误指标的计算,基于模糊逻辑的优化方法比传统的定周期配时方法延误减少13.7%,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对过饱和交叉口配时方法具有较好的普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交叉路口交通灯信号延时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道路交叉路口车流量数据进行采集和统计分析,运用模糊理论构建了交通灯信号延时模糊控制器.由对交叉路口的交通实例分析可知,该模糊控制器能根据实时采集的交通流量数据,全天对交叉路口的交通实施智能化准确控制.  相似文献   

13.
城市干道通常承担着城市主要的交通流量,解决好城市干道的协调控制问题,就能大大缓解城市的交通拥挤。此文采用模糊控制技术,研制出同传统控制方式相比效果更好的单路口模糊控制系统,并依此设计了一个模糊控制器,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证明了所用方法优于常规的定时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模糊综合评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模糊逻辑的交通拥挤状态识别算法。该算法将占有率、密度和行程时间3个基础交通流参数进行组合,得到服务水平、相对密度、相对行程时间3个新的特征变量,采用梯形函数分别计算隶属度,根据隶属度评判交通拥堵状态,最后结合某城市主干道路采集的交通动态参数对此方法进行算例分析,显示该算法的工作流程与输出结果。    相似文献   

15.
干道交叉口交通信号的模糊控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主干道往往承受着巨大的交通负荷,而干道交叉路口的交通流控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以城市主干道交叉口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实用的交通流模糊控制算法.在现有的模糊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绿灯延时终止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绿灯延时的细微调整,防止了不必要的绿灯延时,从而利用模糊逻辑对绿信比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比固定配时控制方法能更好地减少行车延误时间.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主干道往往承受着巨大的交通负荷,而干道交叉路口的交通流控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以城市主干道交叉口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实用的交通流模糊控制算法.在现有的模糊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绿灯延时终止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绿灯延时的细微调整,防止了不必要的绿灯延时,从而利用模糊逻辑对绿信比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比固定配时控制方法能更好地减少行车延误时间.  相似文献   

17.
模糊随机动态交通分配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出行者路径选择时对路段行驶时间的模糊性认识,通过模糊统计试验得出路段的隶属函数形式,采用“重心法”将模糊分布隶属函数中的模糊数非模糊化,并应用模糊聚类分析将哈尔滨市部分干道路段分类,选取模糊时间修正系数,修正多路线概率分配模型中的路阻函数,验证了模糊随机动态分配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城市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多智能体的城市道路区域协调控制系统,阐述了单路口Agent模型结构,并在Agent中引入模糊控制方法,实现局部交通信号实时在线调整,通过多Agent之间的协调机制,实现城市区域多路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和全局优化,最后对两交叉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环形线圈来测定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实时通过的频率,从而判定某一条支线道路上车流量的多少。通过车辆采集卡把由环形线圈采集到的脉冲数据传输到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运用模糊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车辆通过频率的单交叉口多相位的交通自适应控制策略,通过FPGA技术进行设计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所设计的智能交通控制器能有效缩短运行周期,减少车辆排队长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交叉口信号灯模糊控制器的特点,采用分级的模糊控制器,有效地减少了控制规则数,使控制规则的选取更加容易。同时,为了使设计的控制器更加符合实际交通状况,设计的控制器不仅优化相序,而且优化绿灯配时。通过仿真证明,该系统能有效地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减少车辆延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