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根据该协议,劳动者加入到用人单位之中,有义务完成所负担的工作或任务,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  相似文献   

2.
对实际发生的案例进行分析,指出社会保险费是否应当退还的争议,在程序上,如果发生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则适用仲裁前置程序,如果未发生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属于普通民事诉讼;在实体上。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法定的强制性义务。不应退还;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期间,用人单位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不构成不当得利之债.也不应退还。  相似文献   

3.
《工业技术进步》2004,(12):29-29
国务院公布《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逾期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的用人单位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条例》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干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相似文献   

4.
2006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草案)》第八条所体现的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关系,未能做到双方权利平衡.建议将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的个人信息的内容限定在非隐私方面,劳动者有提供除个人隐私以外的个人信息的义务.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主体一为用人单位,二为劳动者。适格在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上可以释义为用人单位不具有用人资质以及劳动者不符合用人单位的用工要求而不能成为签约主体的资格,而实践难点在于劳动者不适格问题。通过个案的法理分析,处理劳动合同主体适格问题,一方面要使劳动者权利获得充分救济,另一方面要充分考量用工单位知情权问题。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主体一为用人单位,二为劳动者。适格在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上可以释义为用人单位不具有用人资质以及劳动者不符合用人单位的用工要求而不能成为签约主体的资格,而实践难点在于劳动者不适格问题。通过个案的法理分析,处理劳动合同主体适格问题,一方面要使劳动者权利获得充分救济,另一方面要充分考量用工单位知情权问题。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用工成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通过新旧劳动合同法的对比,可以发现新法中的一些规定对于劳动者、用人单位产生的最大影响在于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加重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本文拟对《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成本影响的研究,通过理论和实际调查数据两方面的深入剖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就业保护权是劳动者维持和保护劳动关系不受雇主主动解雇的重要权利.就业保护权在用人单位解雇劳动者的过程中对实体、程序以及救济进行了系统地规制,对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我国当前劳动法规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劳动法律体系不断健全与完善,劳动者维权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劳动力市场日益规范化和正规化,用人单位非法、违法用工乱象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各级仲裁机构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数量仍稳中有升。以司法实践中用人单位内设机构劳动用工法律适用争议为视角,运用法学理论,结合具体法律条文分析劳动协议主体间法律关系,探讨用人单位内设机构劳动用工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0.
解雇权的行使关系到劳动者生存权与发展权能否实现。比较分析大陆和台湾地区解雇制度的差异性,为劳动者生存权与用人单位用工自由权冲突的调和提供新的方式,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个人所有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劳动力所有权取决于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主体是劳动者个人,因此,劳动力所有权归个人所有。劳动力个人所有对方场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力资源应对盈利主张相应的权利,而且对盈利的求偿比例应超过他所运用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源(人均固定资产占有率)对盈利的求偿比例。因此,实施人力资源会计必须将人力资本作为企业或经济组织的实收资本。在对人力资源进行价值确认时,既要考虑为劳动力的成长进行的投资所形成的转移价值,也要参考资本的技术构成因素来确定劳动者自身的劳动(学习)新创造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公有制观念必须扬弃,公有制的产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现代公有制观念,即劳动者个人所有的社会所有制才是公有制的最高形式.  相似文献   

14.
财产权产生的哲学基础,在很长的时期内成为法学家和哲学家关注的重要话题.洛克的财产权劳动理论即是解释财产权产生的哲学基础的一种重要理论.根据该理论,是劳动为获得对物的所有权提供了正当性的基础.但是,在获得这种财产权时存在一个前提条件的限制,这就是需要满足"充分而良好"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基础上,洞察到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提出从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的高度看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突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现代科学技术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给合的结合点。积极倡导教育改革.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方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科技研制活劳动消耗的特点,对影响卫星系统研制活劳动消耗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量化,探讨了各影响因素系数修正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系列卫星系统研制过程分阶段、分系统、分工作类型和承担单位的活劳动消耗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成为陕西省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因此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首先介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最后结合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提出了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异化理沦的核心是关于人的学说,异化劳动是贯穿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本概念。马克思运用生产劳动的概念去解释人的本质,把劳动看成是人的本质的基础,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2条线索分析探究了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建立了他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相似文献   

19.
该文针对当前学生思想观念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在校学生的劳动认识,生活自理能力和对一般的劳动技能掌握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论证了实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文章认为学校应充分利用“劳动”这种德育教育的载体开展各项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兴趣、才能、爱好、个性,感受生活,教育自我,从而促进创新潜质的开发。该文以定量统计调查的方法,以理论为依据,运用大量实例论证了“以劳树德促创新”的观点。材料翔实,观点鲜明,具有独特的见地。  相似文献   

20.
中针对劳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及后果,提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