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以水和乙醇/水为溶剂,采用液相合成方法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合物四氯合铜酸乙二铵([H3N(CH2)2NH3]CuCl4),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产物[H3N(CH2)2NH3]CuCl4的晶体结构和固-固相变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在乙醇/水介质中,晶体具有较高的a轴择优生长取向,所得产物层状结构明显,具有较高的固-固相变焓.  相似文献   

2.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钴(Ⅱ)、镍(Ⅱ)与草酸根、丙二酸根、丁二酸根、顺丁烯二酸根、邻苯二甲酸根4-硝基邻苯二甲酸根、戊二酸根的一、二级配合物在温度为25℃、离子强度为0.10mol·dm ̄(-3)(KNO_3)条件下的稳定常数及相应的配体酸解离常数,结果表明,随着配位螯合环的增大,配合物的稳定性逐渐下降,以草酸的五员环配合物最稳定。当配位螯合环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取决于配位体的碱性强度和结构。  相似文献   

3.
二烷基取代亚砜萃取钯(Ⅱ)的配位取代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恒界面池搅拌法测定了正辛基-对叔丁基苯基亚砜萃取钯(Ⅱ)的萃取反应速率常数(kf)。用半经验ZINDO/1方法对4种二取代亚砜类萃取剂及其钯(Ⅱ)配合物进行量子化学计算,初步探讨了亚砜类萃取剂结构对其萃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的表观动学方法用于表征PBT的结晶过程,在这个方法中采用方程dC/dt=Kf(c)=e^[-E/RT+a(b-T)]*f(c)表征高分子材料的结晶过程,由不同降温速率PBT的DSC曲线求得PBT的结晶动力学方程为:dC/dt=e^[-259379/T+1.3403(b-T)]*f(c)。由该方程及降温DSC曲线可以求得各种温度下结晶动力学曲线。  相似文献   

5.
采用Dew ar聚合釜,运用绝热量热法,研究动力学机理既复杂又未知的聚合系统——氯化二烯基二甲基铵(DADMAC)以过硫酸铵(NH4)2S2O8 为引发剂的水溶液自由基聚合,用数值计算法拟合其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但所得动力学参数与文献值有些出入,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文献中将引发剂(NH4)2S2O8 的热分解简单处理成一级反应而未考虑其副反应的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大分子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蛋白质和淀粉两类生物大分子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了3’-叠氮-2’, 3’-二脱氧胸苷(AZT)对人体细胞骨架蛋白-actins的毒副作用和脱脂米粉与未脱脂米粉淀粉的糊化。结 果显示出差示扫描量热法在生物化学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高碲酸合银(Ⅲ)氧化四氢糠醇的动力学及机理。反应对二高碲酸合银(Ⅲ)配离子是准一级,对四氢糠醇是1<n<2.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体系中[OH-]、[TeO2-4]的增大而减小。提出了一种含有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求得了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298.15K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8.
以1,10-邻菲啰啉、对硝基苯肼和三氯化钌等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钌(Ⅱ)多吡啶配合物-高氯酸[二(2,2'-联吡啶)(4,5-二氮杂芴-9-对硝基苯腙)]合钌(Ⅱ)[Ru(bipy)2DAFND](ClO4)2,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和质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子吸收光谱法、荧光法和粘度法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以插入的方式与DNA键合,键合常数为8.91×105L/mol。  相似文献   

9.
采用传统的固相烧结法于1120℃烧结2 h得到(0.82-x)Bi0.5Na0.82Ti O3-0.18Bi0.5K0.18TiO3-xBiFeO3(x=0.01-0.07)无铅压电陶瓷,并对该体系陶瓷的微观结构和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iFeO3的引入量x为0.01-0.07时,样品均为具有MPB准同型相界(三方相和四方相共存)的钙钛矿结构。BiFeO3的引入使陶瓷的晶粒度略有增加;当x=0.03时,样品达到最大致密度。为97.7%;陶瓷的压电常数d33随BiFeO3的引入而降低。陶瓷的相对介电常数εr和居里温度随BiFeO3的引入而明显增大,在x=0.03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5-硝基水杨醛与二氨基马来腈合成2-氨基-3-[(2-羟基-5-硝基-亚苄基)氨基]-2-丁烯二腈(简称AHNBABEN),该化合物与金属锌、锰、镍合成金属配合物,并采用抑菌圈法对其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供测试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均与浓度正相关,配合物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相应的配体,说明配合物中的过渡金属离子对细菌的生长发挥了重要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