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茉莉酸甲酯诱导采后番茄果实抗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安全无毒的采后保鲜防病途径,探讨茉莉酸甲酯(MeJA)在采后番茄果实诱导抗病性中的作用和机制。以绿熟期“丽春”番茄为材料,接种灰霉菌,并观察该菌对诱导抗病性的作用,研究MeJA对采后抗病的反应及其诱导作用,并对不同处理中番茄果实抵抗病原菌侵染能力、茉莉酸类物质含量、植物抗菌物质含量的诱导差异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外源MeJA处理能够有效抑制番茄果实采后病害的发生,提高果实对琏格孢霉(Alternaria solani)、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病原菌侵染的广谱抗性,并通过诱导包括病程相关蛋白、酚类、番茄红素在内的抗菌物质积累,达到诱导抗病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中蔬4号"红熟期番茄果实为材料,采用损伤接种的方法对番茄果实进行处理,测定其苯丙氨酸解胺酶(PAL)和几丁质酶(CHT)活性,研究这2种酶与番茄对根霉果腐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果腐根霉的侵染能够显著提高红熟期番茄果实PAL和CHT的活性,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刘零怡  于萌萌  郑杨  生吉萍  申琳 《食品科学》2010,31(22):457-461
探讨在番茄果实抗病性诱导过程中一氧化氮对茉莉酸类物质的调节作用。以中蔬4 号绿熟期番茄果实为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浓度一氧化氮处理,检测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抵抗病原菌侵染能力、一氧化氮水平、茉莉酸类物质含量及其关键合成酶活性以及抗病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一氧化氮处理均能提高采后番茄果实抵抗病原菌侵染的能力,低浓度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0.02mmol/L)表现得更为明显;低浓度硝普钠能够促进JAs 含量及脂氧合酶活性的增加,高浓度处理则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晓杰  李婧  柴媛  韩媛媛  高嘉悦 《食品科学》2016,37(22):307-312
以“埃利奥特”蓝莓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处理对蓝莓果实灰霉病、活性氧代谢酶、防御相关酶活性和总酚、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50 μmol/L MeJA处理蓝莓果实后刺孔接种Botrytis cinerea孢子悬浮液,于(1±1) ℃贮藏16 d。结果表明,MeJA处理有效抑制果实发病率和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贮藏初期果实H2O2的迅速积累,提高果实防御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促进酚类、木质素等植保素类物质的合成。表明MeJA处理可提高蓝莓果实抗病性,从而有效抑制了果实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茉莉酸甲酯(Me JA)是环戊酮衍生物之一,茉莉酸甲酯作为植物体内一类信号物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应激反应和次生代谢过程中发挥类似激素的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防御系统都具有一定影响。本论文通过对茉莉酸甲酯对采后果蔬品质控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茉莉酸甲酯(Me JA)通过诱导果蔬产生并提高细胞壁水解酶(如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抗性物质合成酶(如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增强果蔬对机械损伤和病原侵染的抗性。同时,茉莉酸甲酯还能能够诱导植物防御基因的表达,诱导果蔬产生一系列具有防御功能的次生代谢物质(如花青素等)来改善果蔬保鲜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解析植物激素茉莉酸在化学激发子L-谷氨酸诱导抗性机制中的作用,以番茄果实为对象,经0.1 mg/mL L-谷氨酸和0.1 mmol/L茉莉酸甲酯处理后接种链格孢菌孢子悬浮液,观察果实的发病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从转录水平上分析L-谷氨酸对果实茉莉酸合成路径和信号路径上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番茄果实经L-谷氨酸处理后其发病率较对照组下降了35%,而在茉莉酸甲酯处理组中,L-谷氨酸与对照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茉莉酸路径上编码脂氧合酶、丙二烯氧化物合酶、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冠菌素不敏感蛋白1、转录因子MYC2和蛋白酶抑制剂PI-II的基因不同程度地被L-谷氨酸下调表达,同时茉莉酸信号路径的负调控因子JAZ1则被诱导上调表达。综上,在番茄果实与链格孢菌互作中,L-谷氨酸可能通过抑制果实的茉莉酸路径来调控对病原菌的防御反应,这解析了L-谷氨酸作为激发子响应病原菌侵染的抗性机制,也为其商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热空气复合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 MeJA)处理对杨梅果实采后腐烂和品质的影响。方法 将“乌种”杨梅在48 °C下进行10 μmol/L MeJA的熏蒸处理, 随后在20 °C下贮藏3 d或者1 °C下贮藏5、10 d、15 d后再20 °C贮藏1 d以模拟货架条件, 贮藏期间或结束后测定果实发病率以及硬度、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 TA)、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 TSS)、维生素C和总酚等品质指标。同时, 采用芽管离体培养法测定该复合处理对Verticicladiella abietina(杨梅轮帚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 10 μmol/L MeJA处理对V. abietina孢子萌发无明显抑制作用, 但可显著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 48 °C热空气处理则可显著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单一热空气或茉莉酸甲酯处理均可抑制杨梅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绿霉病发病率, 但两者复合处理较单一处理更为显著的抑制了杨梅果实病害发生, 且经复合处理的杨梅果实其硬度、TA、TSS、维生素C和总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单一处理果实。结论 热空气复合茉莉酸甲酯处理可通过抑制V. abietina的生长从而控制杨梅果实采后腐烂并同时延缓果实品质下降, 从而为该复合处理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草莓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溶液浸泡对全熟草莓和八成熟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5个理化指标的影响,以及同一浓度茉莉酸甲酯溶液对不同成熟度草莓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为150μL/L的茉莉酸甲酯溶液浸泡不仅可以有效的减缓全熟草莓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以及维生素C含量的流失,而且还减缓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上升速度,延缓其褐变,衰老。八成熟草莓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以及维生素C含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都在上升,其中150μL/L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贮藏效果最好,衰老速度,褐变速度最慢。而茉莉酸甲酯溶液处理的草莓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草莓的成熟度没有关系。综上所述,浓度为150μL/L的茉莉酸甲酯溶液处理草莓更有利于草酶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9.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软枣猕猴桃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软枣猕猴桃“丰绿”为试材,探讨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采后软枣猕猴桃果实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处理,能够有效的降低软枣猕猴桃的呼吸强度,抑制果实硬度的下降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增加,延缓VC含量的下降此外,处理还可诱导POD、CAT两种酶活性的上升,抑制PPO、LOX两种酶活性的增加,有效增强了软枣猕猴桃果实组织的抗性,在各种处理中,以0.15mmol/L MeJ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使用茉莉酸甲酯溶液浸蘸,研究其对采后黄冠梨果皮褐变及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冠梨经茉莉酸甲酯处理后即使快速降温,仍能有效抑制采后果皮褐变的发生,保持良好的外观、口味及较高的货架期VC含量,但对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茉莉酸甲酯处理不能有效控制快速降温导致的果肉、果心褐变及丙二醛、乙醇含量的升高。本研究为采后黄冠梨果皮褐变控制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