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3-氯-3-甲基-1-丁炔的新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以吡啶为溶剂和缚酸剂,以氯化锌为催化剂.通过2-甲基-3-丁炔-2-醇与二氯亚砜在0~5℃下反应,可生成31.2%的产物.并对粗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除得到目标产物外,仅生成了2种副产物.此外,对该反应的可能的反应历程进行了探讨.图3,表1,参14.  相似文献   

2.
以对甲基苯硫酚为原料, 通过硝化、还原、重氮化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4-甲基-2-羟基硫酚。考察了重氮化过程中NaNO2用量、硫酸浓度、反应温度以及水解时硫酸浓度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 最佳工艺条件为: NaNO2与4-甲基-2-氨基硫酚的摩尔比为2.10∶1, 硫酸浓度为3 mol/L, 反应温度为3 ℃, 水解时硫酸浓度为6 mol/L, 此条件下4-甲基-2-羟基硫酚的产率为71.2%。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2-氯-5-氯甲基-1,3-噻唑作为化学原料的应用领域、市场前景、物化性状、其纯化方法。主要介绍了按不同起始原料的多种合成路线并分析其原料来源、合成质量、收率、成本。  相似文献   

4.
《Solvent Extraction and Ion Exchange》2011年29卷(4)期发表Yasutoshi Banden等人的文章,介绍用N,N-二(2-乙基己基)-2,2-二甲基丙酰胺逆流萃取选择性提取铀的研究成果。以N,N-二(2-乙基己基)-2,2-二甲基丙酰胺(DEHDMPA)作为萃取剂,在包括铀萃取、淋洗和反萃取3个步骤的混合-澄清器中,作者进行了选择性提取铀的连续逆流萃取试验。DEHDMPA对U(Ⅵ)  相似文献   

5.
以溴化-1-J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和1-丁基-3-甲基-1H咪唑四氟硼酸盐室温离子液体作催化剂,由正丁醇和苯胺反应合成对-正丁基苯胺,在室温下2种离子液体可以催化合成对-正丁基苯胺,作为一种绿色催化剂,离子液体在烷基化中有较大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国内丙烯酰胺类降失水剂普遍存在抗高温、抗盐能力差的问题,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自由基共聚法合成了油井水泥抗高温、抗盐降失水剂AMPS/AM/NVP三元共聚物.该共聚物降失水剂能将水泥浆的API失水量控制在100mL以内.以该降失水剂为主剂的水泥浆体系在150℃以内都具有较低的失水量,水泥浆及水泥石的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溶剂对胜利煤的溶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胜利煤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环己酮 (CHO)等12种单一溶剂及其混合溶剂作用下的溶胀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吡啶、DMF、糠醛-CS2、丙酮-CS2、NMP-CS2、甲醇-丙酮等混合溶剂对煤的溶胀效果较好,并考察了该6种混合溶剂对煤进行溶胀后用旋转蒸发仪回收的产率.  相似文献   

8.
以甲基化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试剂,对外消旋的2-(9-蒽基)-2-羟基乙酸和2-(9-蒽基)-2-甲氧基乙酸的毛细管电泳分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分别采用部分甲基化-β-环糊精和2,6二甲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在20mmol/L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磷酸缓冲体系中,2-(9-蒽基)-2——羟基乙酸对映体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2-(9-蒽基)-2-甲氧基乙酸对映体达到了部分分离。  相似文献   

9.
针对草酸亚铁负极材料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通过控制表面活性剂种类,分别用可控的合成得到了两种不同形貌结构的草酸亚铁,并进一步考察了材料的储锂能力。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材料颗粒晶面亲水和疏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材料颗粒形貌和结构稳定性。基于颗粒完整的长杆状结构、N-甲基-2-吡咯烷酮条件下合成得到的草酸亚铁材料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倍率和循环性能,在1、3、5C电流密度下循环50次后,仍有585.18、551.39和539.07 mA·h/g的放电比容量。  相似文献   

10.
以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基本单体,与其他具有不同结构或基团的单体: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3种聚合物降滤失剂:P(AMPS-AM-AA)、P(AMPS-AM-NVP)和P(AMPSDMAM-NVP)。对比研究了不同单体对共聚物抗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MPS单体在200℃高温碱性条件下抑制AM单体水解的效果较差;NVP和AMPS单体在协同作用下对抑制酰胺基团的水解具有一定的效果;DMAM单体的耐温及抗水解能力优于AM;AMPS/DMAM/NVP共聚物的抗温性最好,200℃老化后的API失水为8.8m L,清水粘度保留率为41.38%,说明DMAM在高温碱性条件下也不易发生水解,可以提高共聚物的整体抗温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溶剂热法和高温煅烧法得到ZnO修饰的碳布,并以此作为负极支架,使用热熔融法合成了Li-ZnO/CC复合负极材料。结果表明,ZnO颗粒能够降低锂的成核过电位,选择性调控锂沉积位置,使锂的生长得到初步控制,从而达到改善电池循环性能的效果。在对称电池和NCM523全电池中,Li-ZnO/CC复合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都优于裸锂箔; 在电流密度1 mA/cm2条件下,Li-ZnO/CC对称电池能保持至少400 h以上的稳定循环,并且保持10 mV左右的过电位; NCM523|Li-ZnO/CC全电池在0.3C下经过305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有80.41%。Li-ZnO/CC复合负极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可充电锂电池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12.
废锂电池有价金属的回收,是当前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废锂电池的预处理以及回收有价金属的相关工艺的研究情况,如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火法焙烧-湿法冶金联合及生物冶金,为后续工作者从事废锂电池回收提供参考,同时展望了废锂电池回收的前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13.
掌握中国新能源汽车锂消费及其未来变化规律,不仅是新兴关键矿产——锂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而且对于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新能源汽车单位车辆储电量、单位储电量锂消费等测算结果,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测算思路,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端的锂消费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锂电池生产技术持续提升,锂电池单位储电量锂消费由2014年的0.166 2kg/(kW·h)下降到2019年的0.146 3kg/(kW·h);2019年中国生产新能源汽车消费锂约8 740t,2012—2019年生产新能源汽车累计消费锂3.15万t,其中,生产纯电动乘用车、客车和专用车累计消费锂分别占总体累计锂消费的48%、33%和13%;新能源汽车的锂消费结构变化明显,纯电动乘用车的锂消费量已经超过纯电动客车,新能源汽车领域三元材料电池锂消费量已经超过磷酸铁锂电池。  相似文献   

14.
锂离子电池超高容量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最近几年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 特别是首次最大充放电容量超过500 mAh/g 的负极材料进行了综述。分类详述了高容量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其中包括碳负极材料(硬碳、碳纳米管、碳的掺杂)和非碳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过渡金属氮化物、新型合金), 并对其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认为超大比容量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磷酸铁锂是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将是国内未来几年废旧电池回收的重点。目前已报导的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回收再生技术多处于研发阶段,以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居多。本文介绍了国内外LiFePO4正极材料的多种回收再生方法,包括高温直接再生和高温修复再生技术、湿法回收以及再生技术、生物回收技术等,并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指出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回收再生未来仍将以湿法回收为主,需在介质循环、高效除杂等方面继续改进,实现正极材料的低成本、绿色、高效回收,加快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张迎棋 《矿冶》2023,32(4):46-54
以大红柳滩某锂铍多金属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N甲基9十七烯酰胺基乙磺酸钠和N-甲基脂肪酰胺基乙酸盐作清洗剂时,矿物表面清洗浮选对锂铍矿物可浮性及锂铍分离效果的影响,并对矿物表面清洗浮选的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闭路试验的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含量占72%的条件下,清洗浮选可以获得锂精矿Li2O品位为6.01%、Li2O回收率为87.60%;铍精矿BeO品位6.57%、BeO回收率62.90%的良好指标。其中,锂精矿中BeO品位为0.049%、BeO回收率为31.20%,较好地实现了锂铍分离。  相似文献   

17.
LiNi1/3Co1/3Mn1/3O2很好的构成了LiNiO2/LiCoO2/LiMnO2三类材料的固溶体系,兼容了三种材料的优点且弥补了上述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的不足,是备受欢迎的锂电池正极材料。详细叙述了该正极材料的结构特征和电化学反应特征及近几年国内外对111型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固相法,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等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并阐述了掺杂和包覆改性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湿法冶金方法回收废旧NCM523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镍、钴和锂, 正极材料的硫酸浸出液经净化除杂后, 采用“水热沉淀-煅烧法”制备NiCo2O4, 再采用化学沉淀法回收锂。研究了添加剂种类、水热温度及时间、煅烧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电极材料硫酸浸出液为原料, 以草酸作沉淀剂、六次甲基四胺作表面活性剂, 在140 ℃下水热反应4 h, 得到NiCo2O4前驱体; 前驱体在300 ℃下煅烧2 h, 得到形貌均匀的棒条状NiCo2O4材料; 采用饱和Na2CO3溶液沉淀水热反应母液中的锂, 得到Li2CO3。该工艺初步实现了废旧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镍、钴和锂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储能技术领域实现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安全性目标,全固态锂电池(ASSLBs)成为广泛研究的焦点。作为全固态锂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无机固态电解质在全固态锂电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年里,无机固态电解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努力,各种具有高离子导电性的锂固体电解质相继报道,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在高电位下的不稳定性限制了他在超过4.0 V (vs.Li+/Li)的高压正极材料中的应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在固固接触上的固有刚性限制了其机械加工性能;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同硫化物一并具有严重的空气湿度不稳定性,阻碍其大规模应用。针对电池循环过程中,固态电解质与电极匹配的界面副反应问题、材料本征的吸湿性(空气湿度稳定性差)的问题,以及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界面物理接触失效问题等技术问题及其改进策略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并提出了关于无机固态电解质自身与界面稳定性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废旧动力三元锂电池的综合回收过程中,由于废旧动力电池残余电压的存在,在后续拆解、破碎过程中容易由于电池短路而大量放热,甚至可能出现爆炸等危险状况,引发事故。文中探究了废旧动力三元锂电池不同浓度下的化学溶液放电试验以及环境温度对放电效率的影响,为更高效的释放电能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持。结果表明,采用金属性弱于铝的金属硫酸盐如硫酸铜、硫酸锌等溶液能有效缩短放电时间,同时较低的环境温度会大幅增加放电时间,为工业化放电产线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