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巍 《有线电视技术》2007,14(8):117-119,122
首先介绍了综合资源规划(IRP)和需求侧管理(DSM)的概念、作用及理论基础,提出需求侧管理可以运用于其它城市公用事业领域,最后探讨了需求侧管理在有线网络行业的应用:对于个人用户,有线网络运营商在用户家庭装修、数字电视机顶盒/智能卡维护保养、数字电视第二端、Cable Modem宽带接入、Call Center系统建设等方面都可运用需求侧管理技术;对于集团用户,运营商也可以在诸多方面运用需求侧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构建可运营的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SMS)是有线数字电视运营的核心。该系统从技术层面来保障与实施有线数字电视市场运营的各项政策,通过对用户信息管理、业务(产品)管理、计费管理、客服管理、资源管理等多方面,为数字电视运营提供强大的业务支撑。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SMS)核心内涵体现了数字电视运营商全套的管理思路、管理理念及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3.
刚刚过去的2009年.对于我国有线数字电视而言.可以称得上是平稳发展的一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突破了6000万大关,有线网络数字化程度已达到近40%。2010年初.国务院又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这意味着广电运营商不仅要努力满足观众基本收视需求,  相似文献   

4.
有线数字电视的普及,无论是对于有线电视运营商还是对于广大用户来说都是一个新鲜事物。在模数整体转换中,看惯、用惯了模拟电视的广大用户会有一个适应过程,这使得转换初期用户故障的投诉率较高,网络运营商及时的投诉受理、故障维修和良好的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线网络维护人员必须在知识、技能方面适应转换,迅速熟悉数字电视的特点,不断总结经验,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电视网络的发展,运营商也相应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双向增值业务那么用户去运营商柜台或通过银行代收的传统缴费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所有业务的缴费需求。数字电视在线支付给用户提供了一条自助便捷的缴费通道,并将推动增值业务在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运营体制随着国家广电体制改革而向产业化的方向转变,有线网络将逐步地成为国内IT业的大型网络运营商。广电有线网络产业化改革后,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多方面的挑战。来自通信运营商的挑战;随着国家在研标准AVS的研发和H.264技术的应用,尤其是H.264技术的巨大优势,通信运营商可以利用现有的数据网络进行视频增值业务服务—IPTV(即网络电视),IPTV的功能实际已经超过了广电宣传多年的VOD。来自广电内部的挑战;卫星直播数字电视和无线数字电视以网络成本低的优势,势必打破有线网络对接入用户的简单垄断。产业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杜俊青 《中国有线电视》2007,(19):1877-1880
讨论基于有线电视网的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的基本架构、主要功能,为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在网络运营方面提供周到和满意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讨论基于有线电视网的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的基本架构、主要功能,为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在网络运营方面提供周到和满意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二○○六年一月)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工作,规范和完善试点工作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广电总局批准的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单位的验收。第三条符合以下条件的试点单位可以申报有线数字电视试点验收。1、已建立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并按照规定与总局监管平台连通。2、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系统运行正常,满足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所使用设备均为通过总局入网认定的产品。3、所属网络的模拟用户基本转换为数字用户,转换率在95%以上。4、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系统满足安全播出的要求,具备一定的系统冗余能力、必要…  相似文献   

10.
基于IP网络传输区域性数字电视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东方有线网络有线公司(OCN)正在上海市推行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目标是在全网完成模拟电视信号转化为数字电视信号的同时,建设一个实现内容融合、平台融合、网络融合、业务融合、服务融合、终端融合六大方面的平台。其中.基于有线HFC网络的数字电视(DTV)平台,满足了用户广播电视的共性化需求:基于有线双向网络的交互数字电视(ITV)平台满足了用户按需点播(Video on Demand)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中,拥有1067万的有线电视用户508万数字电视用户的某省有线网络运营商,也开始了基于NGB发展的跨地域整合之路。其中作为NGB运营与管理的核心系统的BOSS可以帮助网络运营商降低运营成本,快速部署新业务,运营商非常重视。但由于BOSS系统业务复杂,外联单位含有众多敏感数据,所以安全性要求甚高。  相似文献   

12.
家庭基站通过宽带接入技术(如xDSL,有线电缆等)把家庭室内或小的商业机构与运营商网络连接起来,不仅可以帮助运营商实现室内覆盖,也可以为特定用户提供更高速率的移动业务,实现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有机结合.本文研究在3G网络中家庭基站用户的移动性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上海全景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为有线网络运营商提供端到端的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它不仅是为有线运营商建立综合业务平台的厂商,更是当今各项有线新兴业务如数字电视、中间件等核心技术的主要研发和推动。公司产品涉及宽带网络接入、有线运营支撑系统、数字电视中间件产品等诸多领域。经过几年的运营形成了OSS、MIDWARE、CPE三大系列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有线网络的数据网、交互电视网、电话网,有效的支持广电运营商未来三网合一的需要,同时积极推动中国数字电视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1 数字电视蓬勃发展 近年来,有线数字电视可谓是蓬勃发展,截止到2008年11月底,“络达资询”通过对全国开展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的4个直辖市和28个省份统计表明,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经达到4765.2814万户,占有线电视总用户的44%,这个数字仍然在不断的增长过程中。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数字化了,舞台有了,如何在这个宠大的市场舞台中开展业务,  相似文献   

15.
从2000年开始,我国数字有线电视就开始尝试有线数字电视经营的各种模式。经过五年多的发展,目前正在运营的或者还在试播过程中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个,这就是著名的青岛模式、佛山模式和杭州模式。据行业专家估计,2003年全国数字电视用户数量为16.8万,2004年约120万,有研究人士预计2005年可以达到500到600万用户的量级。在投资主体方面,青岛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一方面充分利用自有资金投资,另一方面直接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优惠利息的长期贷款。有线数字电视的用户每月增加一定数量(10元加12元)的收视费,用来逐年偿还有关贷款的本金。运营商还在…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化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实现了数字化与智能化,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出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数字化、智能化电视的使用需求。为了提高有线数字电视的智能化功能、网络效率与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系统的应用需要逐步实现与优化。在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系统的设计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利于实现对电视信息的数字化传输与智能化管理,拓展了有线数字电视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技术在我国也取得一定进步,网络中的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与推广。当前,信息化技术在各个行业不断深入发展,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也随之走向了更高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的满足人民日常生活需求,相关部门对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技术维护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因此,本文试通过简要分析当前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技术维护现状,探索出更为有效的方式解决当前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出现的技术问题,提高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1问题提出 随着有线数字电视的技术发展与应用普及,各地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开始为用户提供数字电视收视服务,用户所能收看的数字电视节目也越来越多。但由于节目的制作、传输方式不同,各节目的音频电平有很大差别,用户在不同节目间进行切换时会感觉到节目音量变化剧烈,严重影响用户收看数字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9.
一有线运营商面临的发展机遇 近几年,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以下简称“有线运营商”)建设的有线网络呈现下列特征 1.模拟向数字转移 自国家广电总局于2003年初发布《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以来,各地有线运营商纷纷开展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据格兰研究统计:截至2009年9月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5948.5万户,有线数字化程度达到36.40%。  相似文献   

20.
起步推广上海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全国首批开展有线数字电视试验的13个省市之一。经过1999-2001年的试播,上海有线数字电视于2002年9月28日开始运营性试播。试播范围是当时全市350万有线电视用户中有线网络已完成双向改造的160万用户。网络运营商--上海市有线网络有限公司承担数字电视网络平台的运营管理和数字电视业务的销售,内容提供商--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提供数字电视项目的视频、音频及部分数据内容。试播初期该项服务仅提供43个频道的节目:15个数字付费电视频道、18个经"模转数"的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