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百叶窗翅片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百叶窗翅片空气侧的传热和流动特性,建立了换热器的三维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得出传热与阻力特性与实验关联式吻合较好;同时对不同百叶窗倾角和百叶窗间距的模型进行了计算,比较发现倾角为27°的百叶窗翅片的传热最好;翅片间距不同,对应的传热最好的百叶窗间距不同;阻力随着百叶窗倾角和百叶窗间距的增大而增大.计算结果为换热器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导热油型太阳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动态性能,建立热泵机组各部件的动态模型,并进行实验检验,结果符合较好,通过建立了动态传热的模型,分析了热泵机组驱动温度的变化对其各部件的影响,其中模拟结果显示,导热油直接作用的高压发生器再次达到稳态的时间最短,约为400 s。而经过750 s后,整个机组也再次达到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通过冷喷实验测试和理论计算分析,研究探火管式超细粉体灭火装置的喷射特性.结果表明:装置的喷射释放过程可分为高浓度气溶胶释放阶段、低浓度气溶胶释放阶段和驱动气体释放阶段等3个阶段,高浓度气溶胶释放阶段为有效释放阶段;探火管长度对装置喷射剩余率影响较小,在不同条件下均不超过2%;探火管长度对装置有效喷射时间影响较大,探火管越长,装置有效喷射时间就越长.该研究结果可为装置工程设计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8)
为研究蒸汽发生器过冷段二次侧流场的变化及工质入口过冷度对沸腾换热和传热过程的影响,基于两流体欧拉模型,结合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RPI)过冷沸腾模型,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过冷段进行了耦合一、二次侧的换热计算,得到了入口过冷度对过冷段长度、二次侧空泡份额、一二次侧对流换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侧流场受沸腾换热影响较大;入口过冷度对一次侧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影响较小,对过冷段长度、二次侧空泡份额、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及过冷段平均传热系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重力热管式抽油杆柱传热分析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力热管式抽油杆柱传热特点的分析,给出了传热计算方法。结合辽河油田欢127-26-34井实际,选择工质A为传热介质进行传热计算,结果表明:其传热量达到13.68kW,能够满足现场应用的需要。此项研究为重力热管式抽油杆柱在采油现场的有效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1m3全淹没灭火实验,研究探火管式超细粉体灭火装置对A类木垛火和电缆火的灭火效能及机理,并与现有直接探火管式气体灭火装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探火管式超细粉体灭火装置可快速有效扑灭木垛和电缆明火及阴燃火,灭火抑制10min后不发生复燃。实际应用时,建议探火管式超细粉体灭火装置的灭火剂最低设计浓度为90g/m3。探火管式超细粉体灭火装置的灭火效能约是七氟丙烷灭火装置的6倍,约是二氧化碳灭火装置的21倍。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4,(3)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基础设施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在建筑能耗方面的模拟研究已经成为人们高度重视的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一种新型的幕墙通风传热模拟计算。阐述了呼吸式幕墙通风传热系统的模拟实验计算方法,针对呼吸式幕墙通风传热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研究,指出我国传统CFD模拟实验计算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在实践中应该如何完善计算方法,提高测试参数的完整性,进而为呼吸式幕墙通风传热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11)
以渐缩式三角形翼对纵向涡发生器与椭圆支柱的组合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椭圆支柱几何参数(长轴和短轴)、纵向涡发生器几何参数(厚度、长度、高度以及攻角等)及纵向涡发生器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对矩形通道内水的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椭圆支柱几何参数和纵向涡发生器厚度对矩形通道内水的流动换热性能影响很小;随着纵向涡发生器长度、高度、攻角和横向间距的增大,矩形通道内水的Nu与f因子均增大;随着纵向涡发生器纵向间距的增大,水的Nu和f因子均减小。  相似文献   

9.
《暖通空调》2021,51(6)
电子元器件散热困难导致变频空调机组运行异常,为解决此问题,采用Fluent对电子元器件板肋式散热器及其周围空气流场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建立了仿真计算模型,并与实验参数进行了对比,仿真计算误差不超过10.8%。对原型散热器肋片进行了结构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在低风速散热环境下,单向长肋片板肋式散热器尾端的空气流量小、温度高,散热效果较差。提出了一种新型板肋式散热器形式,采用多段肋片、错向肋片结构,散热效果得到较大提升。原型散热器经优化后,各元器件温度降低2.8~4.6℃,优化率约为3.2%~5.5%。  相似文献   

10.
白丽莹  杨昭 《煤气与热力》2006,26(12):40-43
分析了热管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中的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对影响分离式热管换热器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在烟气出口温度一定的前提下,较高的烟气进口温度可减少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传热面积,降低造价,但受到热管工作温度的限制,应控制烟气进口温度。在热管几何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烟气进口温度对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影响很小,因此为提高传热系数,应优化其结构。虽然较低的高压发生器溴化锂溶液进出口温度可减少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但会使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性能系数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天然气燃烧烟气的冷凝传热过程,综述了烟气冷凝传热的准则。综述了烟气流过管束、高流速、不同空气系数及不同的SO2体积分数等工况下的冷凝传热特性。  相似文献   

12.
试验测试了一种可用于满液式壳管换热器的管外侧强化沸腾和强化冷凝的双效强化传热管.用热阻分离法计算了使用R134a制冷剂时制冷剂侧和水侧的表面传热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大的热流密度(大于20 kW/m2)下该管较传统的强化沸腾传热管具有较大的池沸腾表面传热系数;在较大的热流密度(大于15 kW/m2)下较传统的强化冷凝管具有较大的管外冷凝表面传热系数.  相似文献   

13.
向阳  杨露露  吕怿非  卢军  袁琳琳 《煤气与热力》2021,41(3):29-34,10043
针对制热工况,建立横流热源塔传质传热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的计算准确性进行实验验证。选取重庆、长沙、杭州、西安、南京、青岛6座城市作为计算对象,分析计算热源塔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的影响因素以及一定计算条件下的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偏差很小,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信。进口防冻液温度的影响:当防冻液、空气质量流量一定时,6座城市的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均随进口防冻液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口防冻液温度相同时,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由大到小的城市均为重庆、长沙、杭州、南京、西安、青岛。防冻液质量流量的影响:重庆、长沙、杭州、南京、西安、青岛的进口防冻液温度分别选取-4、-8、-9、-11、-12、-14 ℃,空气质量流量一定时,6座城市热源塔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均随防冻液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潜热换热量增大幅度非常小。空气质量流量的影响:重庆、长沙杭州、南京、西安、青岛的进口防冻液温度分别为-4、-8.-9、-11、-12、-14℃,防冻液质量流量一定时,6座城市热源塔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均随空气质量流量增大而增大。空气质量流量对重庆热源塔潜热换热量的影响最明显,其次分别为长沙、杭州、南京、西安,对青岛热源塔潜热换热量的影响微弱。一定计算条件下,6座城市热源塔显热换热量差别比较小,而潜热换热量差别明显,室外空气含湿量越大的城市热源塔潜热换热量越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三种窝形翅片管——单面球形窝、单面柱形窝、双面球形窝与普通光滑平板式翅片管在吸风式直流风洞上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研究.采用微机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了各种翅片的性能曲线和计算公式,并与平翅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迎面风速为1.7m/s~5.5m/s,雷诺数为840相似文献   

15.
分户热计量分室调节户间传热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应用非稳态传热的数值分析法,分析了现有钢筋混凝土住宅标准层的两类最普遍的典型房间,在采用分室调节最低值时(停止供暖时),典型房间室温和与邻室的户间传热温差及围护结构温度分面的变化规律,得出两类房间户间传热温差值。  相似文献   

16.
在电流体力学(EHD)强化传热试验台上进行了水平管内凝结传热的强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HD技术对水平管内的凝结传热有明显的强化效果;低热流密度时,强化效果较好,增大热流密度时,强化效果减弱;热流密度维持不变时,强化系数随强化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在本试验条件下,对凝结传热的最大强化系数为156%。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专用砂浆加气混凝土墙体、普通砂浆加气混凝土墙体及加气混凝土清水墙进行稳态热传递试验,测定出三种墙体的传热系数。结果表明在清水墙上采用专用砂浆界面抹3~5 mm厚,再铺设纤维网格布,最后用10 mm厚专用砂浆抹面的专用砂浆加气混凝土墙的传热系数值小于1.0 W/(m~2·K),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散热器装饰罩对散热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素清  高健 《煤气与热力》2001,21(4):345-346
分析了散热器在加装饰罩后散热量的变化,提出了减少装饰罩对散热量不良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浅埋工程围护结构全年动态传热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埋地下工程围护结构三维非稳态传热由于受到工程埋深、几何型式、室外气象参数、室内周期性变化空气以及围护结构热特性参数等的影响而显得尤为复杂。将室内空气对围护结构传热的影响综合考虑,基于FLUENT商业软件采用耦合传热计算方法对三维非稳态传热进行数值求解。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得到围护结构全年动态传热量,并可反求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的对流换热系数。  相似文献   

20.
地埋管地源热泵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受到不同地质结构的影响。以武汉和重庆地区的典型地质构成为边界条件,建立了三维地埋管的单孔双U管换热模型,通过模型计算,获得了两种地质条件下的地埋管换热性能,以重庆地区的地源热泵热响应测试结果以及工程运行数据出发,对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吻合度较好,可以应用于工程分析。以模型为条件,进行地质结构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度分析,预测了两地地埋管地源热泵的换热性能并计算得到换热器的平均换热系数分别为武汉地区K1=1.65(W/m·K),重庆地区K2=1.51(W/m·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