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压力恢复曲线早期段解释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Seetharam和Jones修正的Horner方程,建立了一种压力恢复曲线早期段解释的新方法。试井模拟及现场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该法处理续流段资料和计算地层参数的结果与典型曲线拟合及Horner等方法计算压力恢复中期段数据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该方法较典型曲线拟合法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3.
试井资料早期解释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ladfelter提出的校正压力恢复曲线续流段资料的基本关系式及井筒储集阶段分析理论,建立了一种利用续流段校正进行油井压力恢复曲线早期解释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井底恢复压力随关井时间的变化率计算关井初期的续流量。应用该方法,不但不需要实测关井后的续流量,而且续流量的计算也大大简化。该方法与Honer法相比,不仅半对数直线段出现时间大大提前,而且也使地层参数的计算精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5.
不关井压力恢复现代试井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单产量不关井压力恢复常规试井理论出发,推导出了多个产量的不关井压力恢复常规试井分析公式。但由于党规试井解释方法具有很大局限性,在地质模型复杂、内外边界复杂的情况下,常规试井方法显得无能为力。现引入现代试井分析的基本思想,首次系统地研究了不关井压力恢复现代试井分析中各种复杂渗流模型、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模型,推导出了变产量的不关井压力恢复现代试井公式,并建立了多囊理论储层模型,使之能应用于更加复杂的油藏。已开发出较完善的试井软件,应用于生产实际,在参数解释方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校正续流段压力落差的早期试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注水井分层测试中,由于油藏的低渗透性或者测试时间相对较短等原因,各层的压力恢复曲线难以出现径向流直线段.通过校正续流段压力数据,使用了考虑嘴损的早期试井方法进行解释,同时反求出续流量,计算出地层参数.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在缩短关井时间的同时,分析结果更接近于常规分析和图版拟合的结果,能够相对精确地获得各层的地层参数.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8.
9.
为了缩短关井时间,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的测量值,计算地层参数,本文提出用井下流量计直接测量关井后的续流量,这对提高试井的准确性和经济性都很有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续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以及解释图版的制作和续流量值的确定,说明了用续流量计进行试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在试井界,人们早已认识到试井早期资料的重要性,也认识到续流对试井解释的影响,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试井早期资料解释地层参数,消除续流对压力的影响,节约关井时间,研制出一套同时测量压力和续流量的测井仪,本文主要介绍仪器的结构,测量原理及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在试井界,人们不仅认识到试井早期资料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续流效应对试井解释的影响。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试井早期资料解释地层参数,消除续流对压力的影响,缩短关井时间,文章介绍了可以同时测量压力和续流量的续流测井仪。通过将该仪器测得的压力、流量资料用于试井分析,求取地层参数,解决了试井分析中关井时间长、解释结果多解性及在低渗油田常规方法不能获得地层参数等问题。通过现场应用实例表明,该仪器不仅具有录取资料直观、准确、可靠等特点,而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就仪器的结构、测量原理及技术指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14.
低于露点压力的凝析气藏的压力恢复曲线特征不同于高于露点压力的凝析气藏,文中根据三区域径向复合模型,将低于露点压力的凝析气藏压力恢复曲线的上翘解释为地层流体凝析饱和度的变化,内区为低凝析饱和度区,外区为原始流体凝析饱和度区,中间过渡带为高凝析饱和度区,而非传统的储层物性变化或部分渗透断层的影响,并结合矿场实例,说明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受井筒续流效应的影响,低渗透油藏的压力恢复试井需要较长的关井时间。采用环空液面恢复和井底压力恢复同步测试的试井工艺和相应的试井解释方法,可以有效缩短测试时间3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任意形状油藏考虑注采比影响的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求解,获得了井底压力.绘制分析了压力恢复试井典型曲线,给出了恢复试井典型曲线拟合分析的实例.研究表明:注采比对井位压力恢复曲线形态具有显著的影响,注采比越大,注入流体对压力恢复过程影响越大,后期压力恢复速度越快,曲线上翘时间越早;油井与边界距离越近,曲线上翘的时间也越早.研究对于正确分析密井网条件下压力恢复试井资料.获得可靠的储层动态参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