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以油酸、四乙烯五胺和氯化苄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咪唑啉季铵盐,采用有机酸对其进行改性制得水溶性好的咪唑啉缓蚀剂。考察了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缓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酸与咪唑啉委铵盐的物质的量比为1.1、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150℃时,得到的改性咪唑啉季铵盐溶解分散性良好。利用红外光谱对改性后的咪唑啉季铵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咪唑啉缓蚀剂在水中的溶解分散性。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介质中,90℃时咪唑啉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率可以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多元酸和多乙烯多胺为原料,合成咪唑啉树脂.研究了对苯二甲酸咪唑啉树脂合成过程中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分子量等因素对缓蚀效果的影响,并对其缓蚀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以水作为反应介质,用双氧水逐步氧化乙烯硫脲制备2-咪唑啉磺酸。研究了初始水量、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2-咪唑啉磺酸合成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产品经熔点测定以及核磁共振分析,确认为2-咪唑啉磺酸。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得到一种可用于防止石油管道腐蚀的咪唑啉型防腐剂,以月桂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烷基咪唑啉类缓蚀剂中间体,再与二硫化碳反应制备硫脲基咪唑啉衍生物防腐剂.实验探讨了中间体合成过程中酸胺的摩尔比、反应温度、携水剂用量等对中间体产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对中间体和硫脲基咪唑啉的结构进行表征,测试硫脲基咪唑啉的水溶性和乳化性能,采用静态失重法探讨硫脲基咪唑啉在腐蚀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咪唑啉中间体合成的最佳工艺为酸胺比为1∶1.3,反应温度为220℃,携水剂用量为25%.此工艺制备的硫脲基咪唑啉对酸性环境中碳钢的腐蚀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甲基咪唑与1-溴代已烷为原料采用传统方法合成溴化1-己基-3-甲基咪唑[HMIM]Br中间体,通过实验分析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N-甲基咪唑与1-溴代己烷的摩尔比(原料比)对[HMIM]Br收率的影响。中间体经过离子交换,得到化合物[HMIM]BF4。产物的结构经1HNMR确认,与谱图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性及抗静电性,以月桂酸咪唑啉中间体、氯乙酸钠为原料经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考察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其水溶性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季铵化反应条件,并探讨了季铵化反应条件对其抗静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季铵化反应条件为物料配比1∶2、反应温度80~90℃、反应时间4 h、pH=7.5~8.5、氯乙酸钠的加料方式为滴加、固含量质量分数40%;在最佳的季铵化反应条件下,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抗静电性最好,比电阻值可达到7.45 MΩ·cm.  相似文献   

7.
利用相转移催化法,以对苯二胺和咪唑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双咪唑化合物1,4-二(1-咪唑甲基甲酰胺基)苯,通过元素分析、1 H NMR及13 C NM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n(咪唑)∶n(氢氧化钠)∶n(1,4-二(氯甲基甲酰氨基)苯)=2.2∶2.2∶1.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h,三乙基苄基溴化铵为催化剂,摩尔分数为1%。在最佳反应条件下,1,4-二(1-咪唑甲基甲酰胺基)苯的收率可达97%。  相似文献   

8.
双吲哚啉螺吡喃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二溴丁烷与吲哚啉氮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N,N'-1,4-亚丁基双吲哚啉二溴盐中间体,利用该中间体和3,5-二溴水杨醛合成了一种对称结构的双吲哚啉螺吡喃.对溶剂、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和优化,获得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50 h,中间体的产率可提高到68.1%.利用红外、核磁共振氢谱、电喷雾质谱、飞行质谱等方法对相关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光致变色实验发现,该化合物在强日光照射时具有可逆光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用棉籽油和二乙撑三胺直接合成咪唑啉衍生物的工艺。并探讨了主要原料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压力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咪唑啉柔软剂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甲苯作为携水剂控制适宜条件合成咪唑啉柔软剂中间体β-氨基-乙基-2-十七烷基咪唑啉的方法,并利用红外、紫外光谱对合成过程进行了跟踪分析.研究确认,在非真空条件下,用氮气保护,控制一定回流速度,并进行阶段升温,待酸价约为3、反应温度达190~200℃时能制备出咪唑啉,且所得产物颜色较浅.  相似文献   

11.
在一定的条件下,以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油酸咪唑啉。采用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将合成的物质添加在低硫柴油中用四球机进行抗磨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油酸咪唑啉类抗磨剂在低硫柴油中的添加量为100μg/g~400μg/g,磨斑直径比空白实验能够降低27%~53%。自制抗磨剂不影响低硫柴油的各种理化性质,也不会和其他柴油添加剂反应,酸值很低。  相似文献   

12.
通过优化分子结构设计,以甲醇反应法合成羟基月桂酸咪唑啉,采用氯乙酸钠法将羟基月桂酸咪唑啉缓(简称缓蚀剂LAH)与氯乙酸反应生成季铵盐以提高化合物的稳定性和水溶性。通过失重法实验研究缓蚀剂LAH在5%氯化钠饱和CO2水溶液中的缓蚀性能与缓蚀剂浓度、介质温度和腐蚀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缓蚀剂LAH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LAH是以抑制腐蚀阳极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3.
稀土多金属氧酸盐以其优越的应用前景和特殊的拓扑结构类型而广受关注,它正日益受到化学家和材料科学家的重视.受此启发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本文综述了基于Keggin和Well-Dawson稀土多金属氧酸盐近十年的发展状况,主要着重于其结构特征、合成方法,以及其在磁性和荧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有机酸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纤维素有机酸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其中包括纤维素的均相反应和纤维素有机酸酯的合成及应用;探讨了未来主要的研究课题:新型纤维素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纤维素制品的高值高质化和纤维素衍生物与其它体系的共混。  相似文献   

15.
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反应物、二甲苯为带水剂,制备了烷基咪唑啉类缓蚀剂,研究了该缓蚀剂的合成条件、分子结构与在锅炉水系统的缓蚀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最佳的合成条件为酸/胺为1∶1.4,带水剂体积占反应物总体积的20%,在145℃左右回流,逐步升温至210℃,回流8h,产物的收率为96.5%,烷基咪唑啉衍生物的用量为20mg/L时在锅炉水中对碳钢的缓蚀速率可达90%以上,缓蚀剂强烈地抑制了腐蚀的阳极溶解过程,对阴极去极化过程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认为该缓蚀剂是碳钢的以阳极为主的混合性缓蚀剂。该缓蚀剂抑制腐蚀的原因是在碳钢表面缓蚀剂吸附成膜,有效阻挡了钢表面与水的接触。  相似文献   

16.
在减缓金属腐蚀的研究中,为了缓解在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以及大气、土壤等介质中金属腐蚀较为严重的问题,对咪唑啉类缓蚀剂进行了工艺条件优化.采用静态失重法研究了碳钢在加入了缓蚀剂的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在最佳合成条件下苯甲酸与二乙烯三胺最佳摩尔比为1∶1.3,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2%,环化时间为1 h,咪唑啉中间体与氯化苄的最佳摩尔比为1∶1.1,季铵化反应时间为1 h,季铵化反应温度为70 ℃,缓蚀剂的最佳质量分数为1%,最终缓蚀率可以达到99.37%.  相似文献   

17.
张纸柔软剂是一种新型的造纸助剂,已逐渐的在造纸工业上得到应用。本文报道了一种对纸既具有酰胺类柔软剂性能,又具有季胺盐类柔软剂特点的纸张柔软剂-双烷基酰胺咪唑啉季胺盐的合成研究。首先由硬脂酸与二乙烯三胺反应生成双烷基酰胺咪唑啉,然后用硫酸二甲酯进行季胺化处理得到了双烷基酰胺咪唑啉季胺盐产物。用自己合成的产物作为柔软剂进行了抄纸试验,结果表明:用量0.5%提高纸的柔软度16.5%。  相似文献   

18.
介孔材料因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孔分布有序且孔径均匀等结构优点,在催化、分离等领域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用模板剂制备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合成机理以及有机模板剂的脱除途径等,并就其研究方向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针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聚合及硫酸中纺丝的不足,提出以增加酰胺类有机溶剂的溶解度,从合成改性基团―CH3在聚合物的分子链中均匀且完全有序排列的改性PPTA(M-PPTA)出发,创新研究了AB型M-PPTA新单体4-(4-氨基-2-甲基苯胺羰基)苯甲酸甲酯(MACB)的合成,考察了溶剂、反应时间、还原剂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以4-氨基-2′,3-二甲基偶氮苯(C.I.11160)和对甲氧羰基苯甲酰氯(MBC)为原料,先缩合合成中间体MDCB,后经铁粉还原工艺合成出的黄色结晶MACB,精制后的纯度和总收率分别达99%和70%以上,并经FT-IR、13 CNMR和MS等定性分析确认.合成过程已呈现工艺简练、操作安全以及原料价廉易得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