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亲的心愿     
节前,父亲打来电话,说他的“防火房”已经竣工,问我是否有时间回去看看。我说时间再紧也得回去向他贺喜,因为他盼这房子已经盼了几十年了。父亲住在雪峰山下的一个村子里。山多,木材也多,过去的房子也是清一色的木板房,而且是几户十几户几十户住在一个个大小不等的院子里。因此,村民们对火是又敬又怕。在村里,父亲当了近三十年的村干部,又应聘在乡里干过几年企业办副主任。尽管他退休回村好几年了,但村民们还是喜欢亲切地叫他“王秘书”或“王主任”,说他当了几十年的干部,没有一点儿差错,真是难得。如今村干部要有什么难处,…  相似文献   

2.
北望     
《Planning》2019,(1)
<正>一到底是她家的亲侄子,你母亲还是放不下!父亲跟我说。父亲一般是不说母亲的,一辈子都是听母亲说。母亲说得对,他听;母亲说得不对,他也不敢不听。父亲不敢说母亲娘家的事。母亲娘家的事,要说,也只轮到母亲去说去管。起先是小舅妈要和小舅离婚,离家出走。母亲就风风火火跑回家去,劈头盖脸把小舅骂  相似文献   

3.
去年六月应美籍华人朋友的邀请,我陪伴母亲访问了美国。我们有幸参观了我父亲杨廷宝教授于20年代在美留学时参加设计的几项工程。20年代父亲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从师于著名的建筑大师保罗·克里特(Paul Ctet),并在他的事务所工作多年。据说,当时我父亲是克里特最得力的助手。照片反映的几座建筑物,都是克里特事务所著名的作品,也是我父亲参加设计的。参观后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几幢建筑的  相似文献   

4.
李尹婷 《家饰》2008,(6):136-136
提起“父亲节礼物”,大多数人都得绞尽脑汁去思考。父亲在孩子的心中是棵大树,也是座伟岸的高山,所以我们总会因为他的威严而忘却了他的内心。也许他的内心比母亲更柔软。木期《家饰》的编辑们将要亮出她们送给父亲的礼物单,看看这些礼物是否也正合你的心意?  相似文献   

5.
来电者男青年吴某:我今年21岁,从小就生活在父亲打母亲的氛围中,父亲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工人。在我的记忆里,很少能看到父亲对我和妈妈好好说过话,在家总是霸气冲天,张嘴就骂,动手就打,我和母亲经常是带着伤痕上学、上班。随着企业的改制,父亲下岗了,原本脾气暴躁的他又开始酗酒。更可怕的是在我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发现父亲有了外遇,为了家庭的安宁,这件事我一直瞒着  相似文献   

6.
布正伟 《建筑创作》2006,(7):i0023-i0024
每个历史时期的建筑话语,都会有一个中心词:20世纪50年代是“形式与内容”,60年代是“建筑美学与建筑风格”.70年代是“设计革命化”,80、90年代是“个性、创新”,90年代末至今是“特色、标志性”,在设计舞台上跌跌撞撞地走过了40多年后,我确实感受到了时代的巨大变迁,但同时也悟出了一个基本道理:绕来绕去,我们并没有跳出如来佛的手心,还是要回到人类建筑活动的“出发点”上来。尽管当今要考虑的因素(问题)要广泛、深远得多,也尽管当今我们的价值取向因历史和现状的千差万别而各有不同,但是终归还是需要我们在一定的“规则”下,去“玩”各种建筑因素(即影响建筑的各类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最佳组合”与“系统整合”的这类“游戏”。  相似文献   

7.
对话     
《现代装饰》2013,(11):17-17
来自杭州的读者提问:我想把越南设计师Vo Trong Nghia先生叫作“竹子大师”,因为他用竹子完成的建筑作品就像活的生物一样,我从来没有在国内看到过这种大型而且极具设计感的竹建筑。我想了解一下您对防火以及承重这两个问题的考虑;还有是否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实践才最终成就了这些建筑?  相似文献   

8.
莫涛 《建筑创作》2006,(12):150-152
父亲是位儒雅的学者,慈祥又多才多艺。记得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看父亲画画。吃过晚饭,父亲刚刚坐到写字台前,我就迅速地爬上他的膝盖,给他戴好老花镜,母亲拿来一块可以画水彩的纸和笔,父亲按照我要画的主题挑选出合适的水彩颜料……我屏住呼吸,兴奋地看着他神奇的笔尖在水、调色盘和画纸上有节奏的轻轻拂过,魔术般地在纸上浮现出各种梦幻般的风景和神奇的房子。此时,全家早已融入了那画意中……父亲很瘦,身体又差,每次我都是坐到他抱不动我才下来。在我熟睡后,父亲才在灯下伏案工作、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瞬间,行将入木的老人失去了宝贝的儿子,失去了晚年的维系:人到中年的妇女成为寡妇,永远睁着一双不甘心的盼夫归的泪眼:年幼的儿女不得不承受失去父亲或者母亲的沉重打击,一个幸福和美的家庭顷刻支离破碎!这是为什么?缘于A:中国人还没有完全认识股票时,享有能源娇子的汽油就在市场炒得一片火爆。——它按照物理学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的传播方式,迅猛地扑向大江南北、扑向各个领域、扑向你我他……“天南地北车儿稠,要想发财就炒油,稠呀稠,油呀油,哪里有车稠哪买油。”自能源市场放开后,各地引出大批无孔不入的油贩大军,…  相似文献   

10.
    
兵的母亲拗不过他,就跟兵的父亲说,你去管管吧。兵的父亲反而安慰兵的母亲说,孩子长这么大,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脾气,我说了他就听?孩子大了,还是让他自己做主吧。兵的母亲急了,他才上了二年呀……兵的父亲说,现在不是可以保留学籍嘛……  相似文献   

11.
我们这里要讲的给妈妈当“红娘”的儿子是战士郑晓华。小郑自一九九三年入伍到驻焦作某消防中队后,父亲因病去世,家里只有年仅三十九岁的妈妈和一个不满十一岁的弟弟。妈妈常常为父亲的病世伤心落泪,沉重的家庭负担把她结实的身体压得一天天跨了下来。去年九月,郑晓华写信要妈妈来部队,说有“要事”商量,郑母接到信后立即赶往中队,小郑把母亲安置好以后,以试探的口气拉开了话题:“妈,自从俺爹去世后,您的心情一直不好,俺再三思量,想给您找个伴儿……”郑母截住儿子的话茬说:“亏你说得出口!你和弟弟都这么大了。俺那样做,对…  相似文献   

12.
金磊 《建筑》2005,(9):90-93
2005年7月,我在北京三联书店买到《建筑师不是描图机器》一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我被这凝重的书名吸引住了。我看清了作者,竟是曾为我所执业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总建筑师陈占祥。说起陈占祥的名字我心中充满愧疚。记得2001年3月22日(陈占祥逝世日)下午5时多,我正参加一个小型研讨会,原《世界建筑》杂志社主编陈衍庆打来电话,第一句话即说“金所长,我的父亲去世了”,接着是电话那边传来的轻轻的抽泣声,我当时愣住了。因为我所熟悉的陈主编已经60多岁了,我几乎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他父亲去世要告诉我呢?我在电话中除请他要节…  相似文献   

13.
幽默二则:     
火烧圆明园 教师考问学生:“圆明园是谁烧的?”学生:“老师,不是我烧的,真的不是我烧的。” 学生母亲:“我这孩子从来不说谎,老师。他说不是他烧的,那肯定就不是他烧的。” 学生父亲:“烧就烧了吧,我们赔,还不行吗?”  相似文献   

14.
我是山东省招远市建筑工程公司工人迟捌玖,我之所以与《建筑工人》杂志结下不解之缘,与在家跟父母从小对我的引导和灌输是分不开的。父亲是个老瓦匠,我幼年时跟父亲上坡种地,经常跟父亲用乱石砌地沿。我父亲尽管识字不多,但他平日很喜欢看书,他也会很多的瓦匠技巧,比如砌石、拉线和怎样认石槎,盖房下地基、找平、抹泥灰等。有时下地干活休息时,经常搬几块石头用手指着说:“这块石头砌墙、  相似文献   

15.
我与火有缘     
我喜欢火 ,觉得它虽可怕 ,但很好“玩”。记得小时候 ,我抓住了一只老鼠 ,有人说在老鼠身上浇些煤油点燃后最好看 ,我照做不误。谁知带火的老鼠挣脱后 ,窜入一堆柴草之中 ,幸亏父亲及时赶到将火扑灭 ,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当时免不了受到大人们的严厉训斥 ,而我觉得自己很委屈 ,就含着泪向母亲诉说 :“是该死的老鼠窜进草堆里去的 ,要怪也得怪老鼠嘛!”事后 ,我心里还是想着去玩火。8岁那年 ,父亲带我到黄官泥岙生产大队里去看戏 ,戏都是社员们自编自演的。当时没有电 ,只用汽油灯照明。最令人难忘的节目是那位邻居阿忠伯 ,他身上披着一块大…  相似文献   

16.
父亲有个老习惯——坐在床上抽烟.每次临睡之前总要美美地抽上两支才闭灯休息。白天他生龙活虎、马不停蹄地忙着,唯有此时才能静下来,享受一下属于他自己的那份温馨。母亲心疼他.虽每次总是说几句.但并没有阻止他这“坏习惯”,只是每次都淡淡地提醒一句:“注意了,别把烟灰撒在床上了。”  相似文献   

17.
风水学即“藏风得水说”古代经典著作《葬书》解释说“藏气聚气.得水为上,……故谓之风水”。古人又叫“堪舆”。堪指高处.即天道:舆指低处.即地道。风水学伴随我国传统建筑两千余载。讲求风水.即建筑环境要符合风水要求.如风向水流的地势等.这主要反映在古代皇帝陵墓的建筑上。这种把人工改造和地形选择利用相结合.以综合地构成一种特定的环境.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风水热”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在欧美各国及港澳地区兴起.有许多人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在中国风水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建筑环境学。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3)
<正>我的童年是孤独的。在刚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做临时工的母亲带着妹妹回到原籍(jí)农村,我和父亲留在省城。父亲整天忙于上班。星期天和节假日,他还得骑着自行车赶往15公里外的老家看望母亲和妹妹,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只有书籍陪伴我度过寂寞(jìmò)的童年时光。  相似文献   

19.
在查尔斯·詹克斯的著作中,他明确提出:“后现代”是一半现代.我个人把这个概念又扩大化,即自从功能主义建筑产生直至现在,所有的建筑流派都可以称之为现代主义建筑.现代建筑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和自然和谐相处,非对称性,功能为主,自由平面,自由剖面,灵活空间,自由立面,材料、技术的运用,建筑寓意.  相似文献   

20.
1980~1981年.我在当时的西德讲学之时.曾赴西欧诸国巡礼.从名都大邑到各地乡镇,对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心往不已。我还记得我曾将这跨越了30多年的建筑之旅和瑞士建筑理论家路易·博卡(L.Burokhardt)教授(当时任德国卡塞尔大学系主任,德意志创造联盟主席)长谈。当他发现我对“地域主义”理念兴趣极浓时.惊讶不已,视我为知己,不时晤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