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熊健  郭平  张磊  杜鹏 《断块油气田》2012,(1):106-109
针对低渗透气藏的特征,推导建立了低渗透气藏气井产能预测模型,包括远井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滑脱效应的气井产能方程,以及近井区考虑高速非达西效应的气井产能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和高速非达西效应使气井产能下降,启动压力梯度对气井产量的影响呈近似下降的趋势;增产措施和滑脱效应都使气井产能增加,滑脱效应对气井产量的影响呈近似上升的趋势,而增产措施中,某种意义上说明,相比增加缝宽,增加缝长更重要;在高流压阶段,启动压力梯度对气井产能的影响显著,而在低流压阶段,高速非达西效应和滑脱效应对气井产能的影响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非达西效应对低渗气藏气井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龙  王宪文  闫娟  黄凯  周大林 《特种油气藏》2012,19(5):97-99,155,156
针对低渗气藏的渗流特征,以高速非达西渗流理论为依据,考虑应力敏感、启动压力梯度及滑脱效应等因素,推导出相应气井产能方程,以此为基础对低渗气藏气井的产能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渗气藏地层压力、渗透率分布曲线的形状均呈"漏斗"状;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变形系数越大,地层压力下降越快,滑脱因子越大,地层压力升高越快;气藏渗透率主要受滑脱效应和应力敏感交互影响,滑脱效应使气井产能增大,且随着滑脱因子增大,气井产能不断增加,井底附近的压力敏感导致的"应力污染"现象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低渗透气藏由于应力敏感与启动压力梯度影响,采用常规二项式产能方程已难以描述其真实的渗流特征。从渗流力学理论出发,基于保角变换和等值渗流阻力原理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启动压力梯度和高速非达西效应的水平气井三项式产能方程,并对考虑应力敏感的拟压力进行了新设定,给出了低压、较高压力以及中间压力状态下的拟压力计算方法,导出了无阻流量计算公式。分析了应力敏感与启动压力校正系数C和不同应力敏感系数对无阻流量的影响。水平气井三项式产能方程解决了使用常规二项式产能方程分析气井产能中当斜率为负时不能分析此气井产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致密砂岩气藏应力敏感对拟稳态流动阶段气井产量及无阻流量的影响,基于气体非达西渗流特性,考虑渗透率幂函数式应力敏感,推导了致密砂岩气藏在拟稳态流动阶段的气井产能方程,并得到了气井无阻流量计算公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渗透率幂函数式应力敏感使拟稳态流动阶段气井产量及无阻流量减少;受到渗透率幂函数式应力敏感影响,生产井产能曲线向压力轴弯曲,在相同的生产压差下,气井产量比不考虑渗透率幂函数式应力敏感的产量低;渗透率幂函数式应力敏感系数越大,产能方程曲线弯曲越早、弯曲度越大,气井产量越低,产量下降率越大;地层压力下降后,生产井受渗透率幂函数式应力敏感影响减弱,在平均地层压力较低时,可适当放大生产压差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5.
应力敏感和启动压力梯度是低渗储层呈现非线性渗流的重要因素.为明确两种低渗特殊效应对开发的影响,以南海东部低渗储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心应力敏感性和启动压力的测试,通过数据分析建立了启动压力梯度及应力敏感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应力敏感性、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储层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力敏感性与储层渗透率之间...  相似文献   

6.
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和高速非达西的存在是低渗气藏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对低渗气井的产能有很大影响,国内外对低渗气井产能已经有了大量研究,但是同时考虑这个3因素的还非常少。针对这一情况,在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和高速非达西的基础上,提出了低渗气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和数值模型,并用VC+十编程求解出绝对无阻流量。结合现场实例,对比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对产能的影响大小,并确定了低渗气藏的合理生产压差。结果表明:应力敏感对产能的影响大于启动压力梯度,必须予以重视;应力敏感系数越大,合理生产压差越小,对应力敏感效应严重的低渗储层.应该用小压差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前矿场常用三项式平方法进行高压气藏单井产能预测。这种方法虽然考虑了高压气藏高速非达西流的特点,却忽略了气藏储层介质应力敏感变形对产能的影响。因此从研究应力敏感入手,对该类气藏气井的产能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推导出了同时考虑孔隙度、渗透率应力敏感和高速非达西流的产能计算方程,并进行了实例应用和检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应力敏感气藏压裂井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强  王永清  张楠  杨玲智  蒋睿 《特种油气藏》2012,19(3):74-76,154
应用保角变换原理,将平面垂直裂缝气井的渗流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一维带状渗流问题。基于Forchheimer二项式渗流方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的影响,推导得到低渗透应力敏感气藏中垂直裂缝井的产能公式,并简化得到低压、高压条件下的产量公式。用现场数据对公式进行验证,并绘制分析了理论产能曲线。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性会影响压裂井的产能,压裂气井的产量随着启动压力梯度或者应力敏感性的增加而降低;当气井高产时,必须考虑非达西渗流效应。  相似文献   

9.
非线性渗流下低渗气藏压裂井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体渗流受启动压力梯度、滑脱效应和应力敏感等多个因素影响,以前的研究没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针对低渗气藏渗流特征,根据气井压裂后气体渗流规律的变化,基于稳定渗流理论,建立了综合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滑脱效应和应力敏感等因素的低渗气藏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产能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滑脱效应、渗透率变形系数、地层污染等对低渗气藏压裂井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的增大,气井产能呈近线性下降趋势,其中应力敏感的影响程度更大;随滑脱效应的增大,气井产能呈近线性上升趋势;在低渗气藏压裂参数设计中,增加裂缝长度比增加裂缝导流能力更重要,一定裂缝长度下存在一个最佳的裂缝导流能力;污染带半径增大和污染带渗透率降低都可使气井产能下降,下降幅度随着污染带半径增大和污染带渗透率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应力敏感低渗气藏非线性渗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透气藏开发过程中,因储层压力的下降所引发的渗透率应力敏感性不可避免。为了研究应力敏感条件下低渗气藏非线性渗流特征,基于Forchheimier二项式运动方程,建立了低渗气藏产能和地层压力分布非线性渗流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气井产能、地层压力和渗透率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敏感系数越高,气井产量降低幅度越大,地层压力损失主要集中在井底附近较小的范围内;压敏效应使渗透率在井底附近损失严重,应力敏感系数越大,渗透率降低幅度越严重。研究成果对应力敏感气藏的产能预测和现场生产指导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携液气井产能方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能方程能够直接描述产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在油田生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气井的产能方程(包括压力、压力平方以及气体拟压力形式等)大多是针对单相气体而言,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已不再适用于油水同产气井。文章提出了一种计算携液生产气井的数学模型,分别得到达西渗流、非达西渗流以及考虑表皮效应时的携液生产气井产能方程,并针对纯气井、油气同产井、气水同产井等几种特殊情况进一步讨论了产能方程的表达形式。推导显示,在引入油气水三相拟压力函数以后,携液气井的产能方程与单相气体产能方程相同;将单相气体体积流量和压力用多相总质量流量和油气水三相拟压力替换后,单相气井产能方程可以应用于该条件下的携液气井产能的计算。该方法拓展了单相气体渗流产能方程的适用范围,实例计算证明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个新的低渗透气藏气井产能预测公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低渗透气藏普遍具有低孔、低渗、高含水饱和度的特点,因而往往具有较高的启动压力梯度。目前,在进行低渗透气井产能预测时,多采用常规气藏的产能预测公式,启动压力梯度被忽略,导致预测结果与生产实际存在较大误差。通过大量文献的调研,确认低渗透气藏中启动压力梯度确实存在,并且已逐渐成为产能预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文章基于对低渗透气藏渗流机理的分析和研究,利用Forchheimer由实验提出的描述气体渗流的压降二次方程,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推导出了适合低渗透气藏的气井产能预测公式,并对其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认为低渗透气藏产能预测中必须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得到了进行产能预测时一些必要参数的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存在边水、底水及层间水的低渗透气藏开发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气水两相流的情况,由于气水两相流气藏的渗流规律不同于普通低渗透气藏,对此类气藏产能的准确评价成为合理、高效开发的关键。从矿场实际生产情况可知,产水气井在生产时水气质量比难以稳定,如果仍将水气质量比当作定值来分析气井产能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考虑不同工作制度下水气质量比不同,考虑储层应力敏感、启动压力梯度、气体滑脱效应以及表皮污染,基于稳定渗流理论推导出产水气井的产能公式。通过实例计算,新公式计算的无阻流量结果与实际产能测试结果相对误差为3.7%,说明新公式是可靠的。且水气质量比随井底压力减小而增加,说明计算产水气井产量时将水气质量比设为定值并不合理。对敏感性因素分析发现,气井产气量随着滑脱因子增大而增大,而随着启动压力梯度以及应力敏感指数的增大而减小,启动压力梯度对气井产量影响很小,基本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4.
利用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气井的系统试井资料,在建立气井二项式产能方程系数(B)与其绝对无阻流易量之间关系的前提下,提出了利用单点测试资料建立气井产能方程,确定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新方法,该方法较以往文献介绍的方法有较大的优越性,它不依赖于一个气田气井的a统计值,对单点测试条件亦没有限制,利用单点测试资料能同时能建立气井的产能方程,确定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  相似文献   

15.
通常人们普遍认为气井开采过程中稳定产能方程系数是基本不变的,并由此来确定不同地层压力下的无阻流量,甚至采用原始地层压力下的稳定产能方程预测废弃条件等。事实上,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与产能方程系数密切相关的多项参数如天然气偏差系数,粘度,气层渗透率,有效厚度等都是变化的,只不过渗透率,有效厚度的变化甚微,相比之下可以忽略不计;但天然气偏差系数和粘度的变化却不容忽视,两者之乘积不断变小,由此引起气井二项  相似文献   

16.
裂缝性有水气藏水平气井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缝性有水气藏在川渝地区分布广泛,该类气藏开发存在复杂性。裂缝的存在有助于增加气体流动能力,当气体高速流动时表现为非达西流动。另一方面,裂缝也为钻井、完井液以及边底水侵入气藏提供了便利的通道。侵入水或者钻井、完井液能引起气藏水锁,导致气井产能降低,甚至气井水淹遭到破坏。文章提供了一个简单的预测有水裂缝性气藏水平气井产量公式,模型能考虑非达西流动以及水锁效应对水平气井产量的影响。应用该公式预测了宝元气藏BP1水平气井的产能,分析了水锁效应、非达西流动效应以及含水饱和度变化对该气井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三个因素引起大量气体圈闭在该气藏中,导致水平气井产量低和气体采出程度低。建议裂缝性有水气藏进行水平气井设计和产能预测时,应综合考虑非达西流动、水锁效应以及含水饱和度变化对水平气井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浅析油气井产能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评价和分析钻井、完井、防砂和增产措施等作业环节对油气井产能的影响,对试井解释计算出的总表皮进行了有效分解,并给出了分解后各作业环节引起的表皮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计算,定量分析了影响油气井产能的因素,其中射孔、钻井污染和防砂三个作业环节是影响油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为钻井、完井、防砂和增产过程的评价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含硫气藏气井产能试井解释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井产能是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气井配产、地面建设以及开发方案调整的依据和基础,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准确地预测气井的动态,了解气层的特性,为合理、科学地开发气田提供充分依据。川东北罗家寨、普光等高含硫气田由于单井产量高、部分井存在硫堵塞等现象,导致产能试井曲线异常,部分井资料出现负斜率现象。从渗流力学出发,分析了高含硫气藏存在的渗流模式,建立了附加表皮、复合渗流模型等产能试井解释数学模型。对川东北罗家寨气田某井实测产能资料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对高含硫气藏进行合理配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凝析气井气窜后的产能特征变化及调整措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凝析气藏循环注气驱替过程中,受储集层非均质性影响,注入干气易于流过高渗透带或天然裂缝而发生过早气窜。文章分析牙哈凝析气田循环注气开发的现场资料,结合数值模拟方法,阐述了注入气突破至采气井井底后,采气井井流物组分及相态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气窜发生后气井产能的变化特征,总结了凝析气井气窜后的治理措施及措施效果评价[1]。  相似文献   

20.
常规凝析气井产能分析常沿用单相气井的产能分析进行经验性修正或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规烃类流体相态研究方法建立的考虑地层油气两相相态变化的产能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地层凝析水对产能的影响。随着天然气勘探开发向地层深部的发展,一些特殊的如异常高温、高压富含气态凝析水的凝析气藏不断涌现,并且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当温度较高时,地层束缚水、边底水和可动间隙水与烃类流体的互溶能力就较强,烃类流体中含水量就会增加,再用常规的烃类流体相态研究方法去指导开发这些特殊的凝析气藏,就致使凝析气藏在开发方式、油气藏工程设计和动态分析方面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有必要建立考虑多相流体复杂相态变化的凝析气井产能分析新方法,以便得到更为精确的凝析气井生产动态。文中结合气-液-液三相流体相平衡热力学闪蒸计算,建立了考虑近井地带反凝析液饱和度分布以及动态污染影响的凝析气井产能分析新方法。根据文中给出的凝析气井产能预测模型在数值求解的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可准确预测不同时期凝析气井的地层流入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