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针对现有谐波传动的传动刚度较差、传动比下限高以及轴向尺寸大等问题,离散齿谐波传动采用离散齿轮代替柔轮,是对现有谐波传动的改进。对离散齿谐波传动装置的传动原理以及结构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基于传动原理与等速共轭原理推导了刚轮齿廓曲线方程,并给出了齿形形状。建立了齿形曲线参数与传动性能的关系,在齿形曲线参数的影响下,考虑了传动重合度与刚轮齿形压力角的变化趋势,以提高传动稳定性及传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正常传动的前提下,适当调节齿形参数可改善传动性能,同时也为今后进行齿形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4.
一、关于谐波齿轮传动齿形研究的概况由于谐波齿轮传动存在能产生可控变形的柔轮,因而齿形问题的研究远较一般齿轮传动复杂,自谐波齿轮传动问世以来,谐波齿轮的齿形及其参数选择一直是从事谐谐传动的研究工作者,甚至某些数学工作者十分关注而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尽管C.W.Musser在他的专利文献及有关论文中阐明了创立这种新型传动的基本理论依据。提出了谐波齿轮传动的齿形参数,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研究齿形的基本理论,即谐波齿轮传动的啮合理论问题;加之,C.W.Musser所提出的确定齿形参数的实验模型也带有某种缺陷,因而在一个时期内,即谐波齿轮传动的啮合机理并没有一个正确而完整的认识,有些学者,如A.W.Fitzwater和A.H.Gale,从谐波齿轮传动效率较高的现象出发,错误地认为谐波齿轮传动的轮齿为纯滚动接触。 相似文献
5.
用数字仿真法研究谐波传动的共轭齿面,寻找一种工艺可行的啮合性能最佳的齿形,解决现行平面渐工线齿形在伺服系统中存在保精度寿命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在对采用渐开线齿形的谐波齿轮传动的啮合区进行了精确计算与分析后,对谐波齿轮传动中,以渐开线拟合理论齿形的合理性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谐波齿轮传动采用圆弧齿廓后,可以改善柔轮齿根的应力状况和传动的啮合质量,提高承载能力和扭转刚度。本文首先计算出柔轮采用圆弧齿廓时,刚轮与之共轭的理论齿廓,通过用拟合圆弧对其进行逼近,得到拟合误差的变化规律;最后指出在开发双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传动时,应首先合理确定波发生器形式和柔轮径向变形量系数。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首先从弹性理论出发得出柔轮中线的变形曲线,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引导出柔轮、刚轮及波发生器的几何参数计算;以及从保证不发生啮合干涉和获得最佳侧隙的条件出发,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利用最优化方法进行最佳啮合参数选择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端面谐波齿轮传动较径向谐波齿轮传动有不同的特点,它是在轴向变形力的作用下迫使端面齿柔轮变形使其与端面齿刚轮啮合并产生相对运动。对端面谐波齿轮传动来说,啮入深度、齿侧间隙等是分析和评价其啮合性能的质量指标,而齿形角、柔轮的变形规律和变形量的大小,又是影响啮入深度和齿侧间隙的主要因素。为此本文利用已建立的啮合分析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机绘出的图形,着重分析齿形角、最大变形量等对啮入深度和齿侧间隙的影响,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论,从而为端面谐波齿轮传动选取合理的啮合参数和结构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一、概述谐波传动是随着50年代空间科学和宇航尖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其原理与传统的齿轮传动不同,它是建立在薄壳弹性变形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型传动。谐波传动的出现被认为是机械传动中的重大突破。谐波传动是利用挠性元件可控的弹性变形实现运动的传递或动力传递。谐波传动包括有3个基本构件:波发生器(最常见的是由一个椭圆凸轮带有柔性轴承组成)、柔轮、刚轮。3个构件中可任意固定一个,其余2个一为主动,一为从动,既可组成为减速装置,又可作为增速装置。最常见的是作为减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