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保啮合性能的齿廓参数设计方法,建立了齿顶干涉判式,确定了干涉区域,基于共轭点和干涉区域齿顶点生成样本点,引导齿廓参数设计。该方法在已知一个齿廓设计另一个齿廓参数的过程中,既能避免齿顶干涉又保证共轭区间的啮合性能,省略了反复仿真分析、检验及修正过程。以一种谐波传动的齿廓设计为例,给定柔轮齿廓参数设计出刚轮齿廓参数;误差与侧隙分析表明,所设计的齿廓参数与共轭齿廓接近度好、侧隙分布理想,重合度及最大啮合深度得到保证;说明了该齿形参数设计方法是有效且能保证啮合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谐波齿轮传动采用圆弧齿廓后,可以改善柔轮齿根的应力状况和传动的啮合质量,提高承载能力和扭转刚度。本文首先计算出柔轮采用圆弧齿廓时,刚轮与之共轭的理论齿廓,通过用拟合圆弧对其进行逼近,得到拟合误差的变化规律;最后指出在开发双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传动时,应首先合理确定波发生器形式和柔轮径向变形量系数。 相似文献
4.
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对装置传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改进运动学谐波啮合理论,利用MATLAB设计了适用于谐波传动的公切线双圆弧齿廓,并对其干涉、侧隙、变形、轨迹等进行啮合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在波发生器转角大于62°时脱离啮合,啮合齿数多;在柔轮轮廓未脱离啮合前,轮齿无干涉、始终保持连续接触、啮合点不断改变、啮合状态良好,有利于提高谐波传动的承载能力、传动精度、扭转刚度等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谐波传动的传动刚度较差、传动比下限高以及轴向尺寸大等问题,离散齿谐波传动采用离散齿轮代替柔轮,是对现有谐波传动的改进。对离散齿谐波传动装置的传动原理以及结构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基于传动原理与等速共轭原理推导了刚轮齿廓曲线方程,并给出了齿形形状。建立了齿形曲线参数与传动性能的关系,在齿形曲线参数的影响下,考虑了传动重合度与刚轮齿形压力角的变化趋势,以提高传动稳定性及传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正常传动的前提下,适当调节齿形参数可改善传动性能,同时也为今后进行齿形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7.
邵未龙;李鹭扬;叶雯莉 《机械工程师》2025,(5):43-49+53
针对现有的S型齿廓修形方法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齿廓曲线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啮合矩阵实现共轭点的快速求解,并基于共轭点对齿廓曲线进行修形。计算结果表明,改进法设计下的齿廓相比于传统S型齿廓具有更小、更均匀的侧隙,啮合区间得到增大,传动误差有所降低,提高了齿廓的啮合性能,能够满足高精度场合下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9.
10.
用数字仿真法研究谐波传动的共轭齿面,寻找一种工艺可行的啮合性能最佳的齿形,解决现行平面渐工线齿形在伺服系统中存在保精度寿命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谐波传动是随着50年代空间科学和宇航尖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其原理与传统的齿轮传动不同,它是建立在薄壳弹性变形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型传动。谐波传动的出现被认为是机械传动中的重大突破。谐波传动是利用挠性元件可控的弹性变形实现运动的传递或动力传递。谐波传动包括有3个基本构件:波发生器(最常见的是由一个椭圆凸轮带有柔性轴承组成)、柔轮、刚轮。3个构件中可任意固定一个,其余2个一为主动,一为从动,既可组成为减速装置,又可作为增速装置。最常见的是作为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谐波齿轮传动啮合原理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一种利用改进的运动学研究谐波齿轮传动啮合原理的新方法,这种方法 的特别是几何意义明确,特别是针对具有弹性变形构件的谐波齿轮传动更是如此,其优点在于针对某一特定的变形形状(波发生器型式),可以生成一个只包含运动参数的矩阵,这个矩阵当柔轮或刚轮采用不同齿廓时具有不变性。在利用该方法建立的谐波齿轮传动理论啮合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啮合参数和结构参数对四齿差谐波齿轮传动共轭区间的影响规律。揭示了谐波齿轮传动中柔轮与刚轮共轭齿廓的相对运动特点。作为验证,从本方法出发,研制了成功单级传动比为50的谐波传动装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摆线凸轮机构所具有的优异传动特性,设计了一种新齿型活齿传动机构-内摆线凸轮活齿传动。基于内摆线生成法、转速变换和齿形包络法推导出激波轮和中心轮理论及工作齿形,利用仿真软件分析了二齿差和三齿差的中心轮理论齿形的曲率半径。在避免齿廓干涉条件下,选择合理的活齿半径,同时给出了齿廓平滑完整无顶切的激波轮和中心轮的理论齿形并分析了齿形参数对中心轮齿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链条谐波传动中刚轮齿廓曲线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波传动被认为是机械传动的一个重大突破,但谐波齿轮传动具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谐波传动形式——链条谐波传动,并首次根据微分几何及啮合原理建立了刚轮齿廓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15.
基于谐波齿轮传动共轭精确求解方法,提出三圆弧谐波齿轮传动齿廓设计方法,并研究了三圆弧柔轮齿廓参数对谐波传动共轭区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圆弧谐波齿轮传动较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具有更宽的共轭区间和更小的共轭间隔区间;减少凸齿廓圆弧半径有利于增加谐波传动共轭区间,但不利于减少共轭间隔区间;减少中间圆弧半径、夹角δ1和δ2既利于增加谐波传动共轭区间,也利于减少共轭间隔区间;凹齿廓圆弧半径对实际共轭区间影响很小。合理选择柔轮齿廓参数可有效减少共轭间隔区间,增加共轭区,减少尖点啮合,增加齿间共轭接触,从而提高谐波齿轮传动精度和扭转刚度。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摆动活齿传动齿形误差分析燕山大学安子军,曲继方活齿传动是传递同轴间运动的新型机械传动,其结构紧凑、传动比大、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引起重视,并开始应用。本文根据误差理论分析了摆动活齿传动的关键结构参数及其误差对齿形的影响,为该传动的设计和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