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4,(13):95-9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中心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中应用的效果及分析。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PDCA的品管手法及各种品管工具,对ICU危重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拔管进行现状调查,通过头脑风暴,对中心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拔管进行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中心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从6.13%降至2.46%。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ICU危重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在可留置时间内非计划性拔管效果显著,降低了中心静脉置管的意外管率,规范了操作流程,确保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熊菲峰  李崎 《矿产勘查》2014,(11):77-8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 PICC 置管非计划性拔管(UEX)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2012年1—8月行 PICC 置管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行 PICC 置管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穿刺点红肿、静脉炎、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均降低(均 P <0.05);UEX 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新生儿 PICC 导管穿刺点红肿、静脉炎、导管堵塞和 UEX 的发生率,避免了患儿再次穿刺的痛苦,保证了治疗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记录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血肿及家长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家长满意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在超声引导下采用留置针行外周小静脉输液的效果确切,定位准确,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5)
目的:探究在外科手术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选取136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9例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对照组67例患者,采用常规静脉输液针的静脉输液,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外渗发生率为1.4%,对照组患者的外渗发生率为13.4%,两组患者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中使用静脉留置针,有利于手术的成功进行,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
本文通过对80例新生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认为血管选择、穿刺方法、送管方法、封管方法、取血、置管期护理是保证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有减少新生儿静脉穿刺次数,延长静脉穿刺的间隔时间的作用,从而使静脉输液方便,患儿减少痛苦,为临床随时用药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9)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而手术病人更需要迅速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而不易穿破血管壁特点,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已逐渐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特别对于大出血、休克等急需补充血容量及俯卧、侧卧位等需要特殊手术体位的病人,选择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可以为顺利手术和抢救病人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8):125-126
目的:探讨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对需要接受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技术进行颈外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法。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率、留置针采血成功率、穿刺时间、采血时间、完成静脉输液时间与静脉采血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8%,穿刺回血率95.6%,留置针采血成功率97.8%;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6.7%,穿刺回血率51.1%,留置针采血成功率55.6%。观察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成功率、留置针采血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穿刺时间、采血时间以及静脉输液与静脉采血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成功率较高,穿刺时间短,留置针采血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8)
目的:探究对于儿科门诊输液室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选取近一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科患者200名,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平均每组10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对照组患者给予头皮针进行输液。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穿刺技术输液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0%。两组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科门诊输液室来说,对小儿应用静脉留置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0):79-81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小儿静脉穿刺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需静脉注射治疗的患儿1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在穿刺前在穿刺点给予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碘伏消毒后按照常规穿刺。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穿刺疼痛评分、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长对穿刺操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的满意度为86.2%,对照组家长的满意度为4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穿刺留置针术中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减轻患儿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家长对护士穿刺操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6):61-6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精神科患者非计划性输液终止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明确活动主题,回顾性分析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2015年5月至7月期间封闭病区310例住院患者的非计划性终止输液发生率及原因,设定目标以及可行性分析,制定整改措施,与2015年9月至11月开展QCC活动后行输液治疗的370例患者发生的非计划性终止输液情况进行比较,按品管圈程序实施和效果确认。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输液意外终止发生率由实施前的5%降低至活动后的1.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团队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积极性及幸福感等方面得到提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患者非计划性输液终止的发生率,还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2):134-136
"左联"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加强了对革命文艺的引导、组织和领导,在"左联"的运作下,左翼作家们没有被国民党的文艺统制和文化围剿所压垮,他们在一个很难容纳叛逆青春的时代里,以激昂高歌的姿态、文化斗争的意识和集体活动的方式,彰显了他们的生命风度和文学才情,坚守了革命理想,抵抗了精神虚无,并通过大量的文学创作建构了新文学的刚硬风骨,进而撑起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的脊梁。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33):90-9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体温单书写缺陷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降低体温单书写缺陷率"为活动主题,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体温单书写缺陷率由活动前的36.66%下降到10.00%,目标达标率96.59%,改善幅度72.6%,圈员自评6项素质能力均正向成长。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进一步规范护理体温单的规范书写,提高护理文件书写水平,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因护理记录不当引发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10):81-84
目的:分析研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产科产妇80例纳入讨论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区分两组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对照组接受常规风险管理,研究组接受品管圈活动管理,观察两组产科护理状况,如新生儿手圈丢失率,产妇护理满意度、知识掌握率,并比较结果。结果:研究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2 2,P=0.005 2)。研究组新生儿手圈丢失率、病历书写合格率(0,2.50%)均低于对照组(10.00%,17.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掌握新生儿喂养、自我照顾、基本症状处理方式状况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分析后建议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其效果较为理想,可将护理风险降低、护理满意度提升,确保产科护理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29):97-100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重症患者转运物品遗漏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活动主题,分析影响护士重症患者转运物品遗漏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结果:品管圈活动后,重症患者转运物品遗漏率由53.19%降低至21.59%,无形效果评分呈正向增长。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重症患者转运物品遗漏率,保障了重症患者转运途中的安全,提高了医护人员满意度和团体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7):113-1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循环程序中断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对关键环节实施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灭菌循环程序中断率由3.8%下降为0.87%,显著提高了灭菌循环成功率。结论:应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可做好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质量的环节控制。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30):93-9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器械运转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效果。方法: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5年1月引进品管圈管理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进行品管圈知识培训,针对手术室器械运转不良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确定活动主题,分析手术室器械运转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对策进行改进和优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室器械运转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室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品管圈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92,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可积极发挥护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手术室器械运转效率,降低手术室器械运转风险,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科室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工作质量,保证手术顺利、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14):114-1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轻闭合性骨折初期局部肿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拟于本院行闭合性骨折治疗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由专人组建品管圈小组对骨折患者初期局部肿痛的原因和护理方法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前后VA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6%,患者满意度为91.48%,均高于对照组的78.71%和53.18%;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V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减轻闭合性骨折患者的初期肿痛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缓解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