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3,(8)
未成年人由于其意思能力尚未健全,其主观方面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侵权案件屡见不鲜。本文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未成年人侵权行为的主体数目、行为发生地、行为方式等因素,对未成年人侵权责任的承担,作出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1,(1)
环境侵权行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环境侵权章和相关环境特别法共同加以规定,其中加害行为的构成,有过错要件和违法性要件两种不同理解路径。选择违法性路径解释能促进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精细化、协调《民法典》和环境特别法体系。违法性具有过错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并可为侵权责任的承担提供理论依据,应区分受侵害的权利和法益,结合污染行为和生态破坏行为分类及其权益保护来具体确定环境侵权行为违法性。运用结果违法判断违法性,适用于实质性污染行为和生态破坏行为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其他民事权益受侵害的情形则运用行为违法方法判断。行为违法的判断需要根据强制性标准、加害行为严重程度、作为义务的履行等因素综合衡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1)
意思联络是共同犯罪行为人在犯意联系上的相互联络和沟通。意思联络是一种认识因素,是产生共同故意的基础,在共同犯罪中处于核心角色。我国共同犯罪理论中单向意思联络的片面共犯和共同过失犯罪被排除在共同犯罪之列,但实践中大量司法案例表明片面共犯和共同过失犯罪存在意思联络的合理性,也应该被纳入共同犯罪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2):16-18
快照服务是搜索引擎服务的一种,提供快照服务的行为属于直接行使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著作权直接侵权行为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不需要考虑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的过错。由于快照服务在网络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多人认为快照服务有抗辩事由,即使属于复制行为和信息网络传播行为,也不能构成著作权直接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4)
在新时代科技和交通高速发展的今天,侵权行为地法原则作为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传统,受到了冲击。为了解决种类繁多,错综复杂的侵权案件,最密切联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双重可诉原则以及当事人共同属人法等原则被引入了侵权领域,以更好地解决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本文对以上各个原则做了简单的介绍,并结合我国的立法实践,指出了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重大工程项目的环境责任问题显得愈加重要,有效遏制重大工程环境责任行为异化现象是提升重大工程环境绩效的关键。本研究基于改进舞弊三角理论,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样本数据,运用PLS-SEM方法研究重大工程环境责任行为异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性、经济压力和学习效应是诱发重大工程环境责任行为异化的重要因素,而制度性缺陷、期待压力、曝光可能性、惩戒力度、道德推脱对重大工程环境责任行为异化的影响效应不显著。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重大工程环境责任行为异化治理对策,为重大工程环境责任行为管理提供启示,对推动重大工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6)
自互联网出现以后,发生在网络中的各种侵权问题也层见叠出。相较其他普通的民事侵权而言,网络侵权这一侵权形态似乎更能够引起我们的关注。因网络具有传输速度快、无边界等特点,故由网络侵权引发的损害往往比其他侵权行为更严重。本文以网络侵权的概念着手,进而阐释对网络行为的认定,分析网络侵权责任类型,最后思考解决此类侵权问题的途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6)
根据我国最新修订的《民法总则》第144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独立进行有效民事法律行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理之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而根据意思自治理论,自然人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其意思表示为要素,若无意思表示,则无民事法律行为。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事生活中一般不会只进行相应的民事事实行为,其所做出的相应意思表示理应得到民法的认可。由此笔者将于本文中浅论个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从环境侵害看环境法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侵害与"人的利益损害"两者关系的发现对正确认识环境侵权是很有助益的.侵权行为法所要解决也是所能解决的是包含在环境侵害中的"人的利益损害".环境法学者在界定环境侵权的概念时之所以不愿意接受侵权行为法限定的侵权的范围,总想有所突破,是因为他们不只关心由人类环境行为所造成的"人的利益损害",而是还关心这种行为所引起的环境破坏以及其它不良后果;是因为他们心里装的是整个环境,而不只是由人类行为引起的环境变化带给具体的个人或群体的利益损害.他们希望环境侵权法既可以保护人的利益,使公民、法人的利益损害得到补偿,又可以防止环境破坏,使不直接归属于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的环境利益也得到保护.然而,侵权行为法的功能是有限的,环境侵权法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万应灵药,我们也不应该给环境侵权更多的拖累.根据上文对环境侵害与"人的利益损害"两者之间的不一致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以往环境侵权定义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首先,环境侵权是否包括环境破坏或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5)
近年来,深层链接侵权行为频繁发生。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深层链接行为的特征进行分析;并从侵权认定标准方面以及侵权行为处理方面,细化阐述当前深层链接行为法律规制的不足;最后提出运用统一侵权认定标准、扩展设链者责任承担形式以及提供指导性案例等措施,提升深层链接行为的法律规范化水平,以期为深层链接行为的管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