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9)
课程设置通常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课程的设立和安排。在法学教育中,我们一般将课程设置界定为一定法学专业的教学科目设置及其系统化。具体而言,它涉及法学专业教育科目的设计、科目的增加和删除、各科目之间的关系等。广义上它还包括对法学专业教育的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和研究。本文主要从广义的角度来研究法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为我国法学本科课程设置改革提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6)
法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法学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传统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指出了现行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从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指出现行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经济、政治等发展的需要,并由此提出了对我国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及我国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外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建筑行业呼吁培养土木-法学复合型人才,同济大学针对此次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探索,开设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实践。文章将同济大学开设的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与4所世界顶级名校开设的建设法规课程从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内容、教学与评估4个方面进行比较,通过发现自身不足,从而结合中国教育实际,针对同济大学的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提出教学的改革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9):232-233
法律类课程是开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法律类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意义重大。结合新疆司法警官学校的教学现状,根据法律类课程的专业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本文拟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法律类课程思政教学的模式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2)
现如今我国法律制度逐渐趋于成熟,法律和法学教育方面也是教育发展的重点,而我国现在的法学教育模式仍然比较单一,主要是将法律基本内容知识和法学理论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而对于学生的法律和法学意识以及法律相关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弱,对于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来说并不利于法学教育更好的实施和发展,所以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法学教育模式的弊端,探讨如何对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1)
研究从培养机构、入学标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比较美国M.Tesol和我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的培养过程,通过总结美国M.Tesol培养模式的经验,对我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培养过程提出几方面的建议:1.建立灵活多样的入学标准;2.优化课程设置;3.教学方法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从培养方案、学制、专业与课程设置等方面,文章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该校在本科阶段一般是"宽口径、厚基础"的大土木培养模式,并设置单学位与双学位并重的学士培养机制,课程学时和学分设置紧凑,学生选修课程自由而宽泛。研究生阶段分为课程研究生(硕士)和研究型研究生(硕士和博士)两个培养层次。课程研究生通过完成课程学习,修满指定的学分即获得学位;研究型研究生一般没有学分要求,但对论文的研究质量和创新性要求高,体现了"宽进严出"的培养模式。通过对该校一流学科工程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为国内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发展和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推进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
高师美术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美术人才的培养。针对我国高师美术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该文作者通过收集文献资料与调研,提出新的课程设置模式,对教学流程、教学内容、结构模式提出了新的设想与方案,重置的高师美术学本科教育的结构模式为探索优质的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36):32-35
我国法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根本原因是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不准。法律人才培养需综合国家法治需要、社会治理需要、知识发展需要及学生自身需要等多个维度,合理定位,以此确定分类培养的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选修制满足有着不同专业规划的学生的发展需要。课程改革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设置有机联系的实践课程体系。对应用型人才建立与实务部门协同的联合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6):283-284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人员必须确保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实现有效衔接,本文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师队伍、考试制度和人才录用制度四个方面探究如何突破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脱节现象,希望能够有效推进我国司法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