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22,(1)
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改变了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同时为儒家伦理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李泽厚以"文化心理"的"情-理"结构解释儒家伦理与中国人的关系,但这一结构在当下却面临着超越知识分子规划的巨大解构。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说,强调中国人要对自身的文化传统有"自知之明",这可以为我们今天应对挑战、实现儒家伦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野。当代的文化与伦理建设,可以将"文化心理结构"和"文化自觉"作为分析中国实际的方法,强调其方法论意义。我们应抱着一种既不复古又不全盘西化的态度,找寻儒家思想的当代定位,实现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40)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关于孝的起源也甚早。氏族社会晚期的孝的内涵还仅停留在宗教意义上;而后西周的宗法制赋予孝重大的使命,以维护宗法统治,这一时期的孝开始主要是伦理意义层面上的;春秋时孔子把仁与孝、孝与政治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孝道政治法律化做了铺垫;随着儒家思想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孝道思想被发展推至政治高度的,对法律制度的方方面面进行渗透,在民事法、刑事法、行政法、诉讼法都有体现,成为维护家国同构封建统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6)
通过对《论语》中所谈之"孝"进行分析,让我们清晰地明白何为"孝",并进一步了解儒家学说中有关"孝道"的思想理论,从而指导我们在这个充满异化的社会中对父母尽孝,解决已出现的孝道问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8)
在近代之前的中国,家庭制度向来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宁和个人安全的主要根源。而儒家"孝"文化无疑是家庭制度的主要支持点和基本中轴线。笔者试着对儒家的"孝"文化进行解读,从而说明儒家的"孝"文化即使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5)
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关系极其复杂的社会,然而,每种伦理关系都是靠具体的、相对独立的、活生生的伦理主体——"我"——来维系的。因此,社会中的人伦关系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人我关系。中国先秦时期的伦理思想家们以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刻的道德智慧,总结出了各种不同的人我关系学说。其中儒家的"仁爱"学说博大精深,本文试图通过对儒家"仁爱"学说中的无我思想的研究,从一个不同的侧面对儒家思想做出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5)
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的重要组成,中华法制文明的浓厚意蕴和博大精深与古代儒家化的法律及思想密不可分。"引礼入法"是法律儒家化的开端,自从西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罢黔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引礼入法"又经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期间儒学与法律的联系更为紧密,达到礼、律并重的程度。盛唐《唐律》的颁布成为礼法合一的标志,儒家思想也成为封建王朝法律的主导思想。我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在后世封建法制的立法、司法领域里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文章通过介绍古代法律的儒家化进程,分析儒家化法律的特征,最后阐述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立法和司法的影响,提出相关看法供诸位学者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8)
五四时期胡适先生将原始儒学的初衷与后世的封建糟粕加以区分,对儒家"孝"观念进行了接近原始儒家本意的同情理解,同时对后世官方大肆提倡的愚孝进行了针对性地批判。胡适先生这种对儒学进行有甄别的研究的方法,非常值得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1)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儒家文化已经深深地在每个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深处打下烙印。以礼为核心的儒家法律文化对法制建设的影响重要而且深远。如何对儒家法律思想进行去粗取精的借鉴以及儒家思想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是目前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对于孔子的思想应放在孔子所在时代的背景及孔子对后世的影响上进行评价;对于孔子思想的评价不应与后世被异化了的儒家学说混淆;还提出了“对于建设中国的新文化来说,孔子思想可不可以有所发展”的问题。文章认为,将“中庸”之说解释为“折衷调和”,“妥协保守”,并没有触及到“中庸”说的本质。文章提出了“孔子与中国建筑文化”的肯定命题,认为儒家学说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最具根本性。文章引释了孔子有关建筑等级和节用爱民思想的言论。最后强调创造中国新型建筑文化的立点是在中国。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
佛经故事《弃老国缘》是一个经典的佛教孝道故事。佛教独特的孝道思想与对中华文化影响甚大的儒家孝道思想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然而两者在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以来相互斗争又相互融合,共同融进了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之中。在现代社会,仍可以看到这两种孝道文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