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增  宋尊师 《机械制造》2022,(12):63-67
在航空气压、液压、燃油系统中,O形橡胶密封圈被广泛使用,并且属于易损件,需求量大。45°分模面O形橡胶密封圈模具的精度直接决定了45°分模面O形橡胶密封圈的质量,使用普通车床制造45°分模面O形橡胶密封圈模具的传统方法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为实现45°分模面O形橡胶密封圈模具的批量制造,保证模具精度,针对制造的复杂性和不准确性,提出使用数控车床进行加工,并采用合理的误差控制方式。介绍了45°分模面O形橡胶密封圈模具数控车削加工具体过程,通过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操作方便,误差可控,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平面模具零件加工精确定位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大平面模具零件加工时常用的定位方法,分析在实际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汽车覆盖件尤其是外板件,其形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而覆盖件模具尤其是高级汽车的覆盖件(外板件)尺寸公差、形状精度的要求更高,如果按照一般的加工工艺,难以保证模具的装配和型面精度。长城汽车精工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的模具公司。  相似文献   

4.
正在工作中有这样一个零件凸耳圆球面滑块,其材料为1Cr18Ni9Ti,零件如图1所示。其加工方法,20多年来一直先粗铣圆球面,再依靠钳工沿圆逐点逐段修锉至尺寸公差,边修边量制作完成。由于手工修锉,表面粗糙度值高,锉刀纹路深,而且锉刀落点不易控制,在修锉时局部点位尺寸易超差。而且修锉时间长,效率低,工作量大,依靠手工修锉加工,凸耳圆球面尺寸精度难以控制,经常造成零  相似文献   

5.
正我公司加工的某一工件,如图1、图2所示。通常该类零件均用模具冲压成形,但由于该零件材质为2A12,壁厚(0.8±0.02)mm,表面粗糙度值图1工件Ra=1.6μm,尺寸精度、几何形状、壁厚均匀性、表面粗糙度及各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要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对于汽车转向节锻造模具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模具表面加工质量,提高锻压、切边、精整制件精度将成为一个企业能否承接高端商务乘用和越野SUV汽车锻造模具的重要技术能力衡量指标;为了能更好、更专业地满足锻件加工质量和周期的需求,笔者特根据锻造模具的需求定制了一整套加工模板(基于CimatronE11.0的模块)来实现自动化编程和自动化加工,助推汽车锻模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零件上孔的加工方法很多,如钻孔、扩孔、铰孔、镗孔和珩磨等。对于一些精度要求较高的孔,如发动机缸筒、连杆大头孔等,精镗后珩磨是一种常用的加工工艺,能保证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如图1所示是某产品上的零件——齿圈,采用1mm厚的T8A钢板制成,大批量生产。1.工艺分析该零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冲裁后剪切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较低,采用普通冲裁无法满足产品要求,因而选用精冲工艺。精冲一般要求在专用的精冲压力机上工作,但该设备价格昂贵,因此考虑在普通压力机上通过设计简易精冲模来完成零件的精冲。  相似文献   

9.
珩磨工艺是一种以被加工面为导向定位面,在一定进给压力下,通过工具和零件的相对运动去除加工余量,其切削轨迹为交叉网纹的高效、精密的孔加工工艺。珩磨加工是一种磨料切削加工工艺,通过正确选择设备和工具可以改善孔和外圆的几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同时加工也是一种以切除最少加工余量而达到改善孔缺陷的工艺方法。除机床外,珩磨油石、工具、冷却液、夹具等都对珩磨效果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为解决生产中的不同问题,需对机床、珩磨油石、冷却液、夹具等进行不同的合理安排,以形成最佳的珩磨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1.原制作工艺存在的问题SD8B型推土机主传动轴护罩中设有1个连接座。该连接座由中间平板和周围5个弯曲的翅板组成,二者均用厚度为5mm的Q235C型钢板制成,如图1所示。加工工艺对连接座的质量要求是表面平整、光洁,不允许有皱折、开裂等缺陷。原连接座生产工序包括下料、折弯和焊接3个步骤。下料时,将该零件分为1块平板和5块翅板,共计6块板材分别下料。下料后,将翅板折弯。焊接时,将翅板拼焊到中间的平板上。这种制作工艺工序复杂,拼焊后的零件表面粗糙度较差,后续整形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11.
用经济型机床加工高精度深孔工艺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普通麻花钻在Z4035摇臂钻床上进行细长深孔加工的工艺方法与措施,包括加工方案及其分析、几何角度的选择、麻花钻的刃磨以及具体加工过程,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