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损水体修复的生态工程研究与示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受损水体修复的生态工程技术方法是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这种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是处理效果好.大量监测与试验数据表明,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都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其次,与常规的环境技术相比,所需投入相对较低,运行成本低廉.所需的微生物具有来源广、繁殖快的特点,如能在一定条件下对其进行筛选、定向驯化、富集培养,可以对大多数有机物质实现生物降解处理.另外,这种处理技术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形成二次污染.用生态方法治污,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创造人与水融合的优美环境.所以,这种廉价、实用技术十分适用于我国江河湖库大范围受损水体的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2.
有机氯农药都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其毒性、持久存在性和生物蓄积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都构成巨大威胁.珠江流域曾大规模使用多溴联苯醚和有机氯农药,为了解珠江水质受其污染的程度,对丰水期和枯水期珠江八大出海口门水体中的有机氯农药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同采样断面水体中有机氯农药普遍存在,含量随季节变化显著,枯水期水体中有机氯农药含量明显高于丰水期.有机氯农药污染普遍,但程度轻,能满足我国水质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生物生态技术在城市景观河道水环境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生物一生态水体修复技术的原理和工艺方法,受污染水体的生物一生态修复技术是利用人工培育、筛选出来的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恢复.从本质上说,该技术是人们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并强化其水质净化能力、达到治污目的的一种尝试,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多种多样,高效去除氮、磷、COD等污染物,并处于人为的控制之下.利用生物一生态技术治理城市水环境,恢复自然水体生态系统的功能,在国内外都是一种新的探索,特别是在城市景观水域,将水质改善、水体富营养化防治与城市景观功能有机结合,更是处于技术的前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溢油事件频频发生,溢油污染物的介入给水环境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何去除溢油污染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物理化学方法仍是处理溢油的首选手段,但其并不能从根本上去除水体中的石油污染物,甚至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方法具有低毒、环境友好等特点,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其中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生物法处理溢油的核心.本文将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溢油处理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溢油的应急处理或最终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培育的生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恢复。本质上说,这种技术是对自然界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的原理和工艺方法。通过对日本、韩国的工程实例介绍,说明了这种治污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谭凌智  蒋静  张琦 《人民长江》2012,43(12):50-52
根据2010~2011年长江干流上海段4次水质调查资料,研究了该区域长江水体中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以及重金属含量在丰水期和枯水期两季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季节性径流量变化,枯水期水体中各项污染指标含量较高,丰水期时则较低;受支流污染物汇入影响,支流汇入点下游的监测点污染水平较高;同时沿江不定期和不定量的污染物排放也会对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造成影响。此外,受较小流量和海水顶托作用的影响,长江入海口水体中各污染物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或地下水等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被称为水体污染。大量的无机、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不仅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而且危及到人体健康,造成水质性缺水使人们工农业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从量到质、从单一水因子到水生生态系统,从区域到流域,人们在一次又一次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合理与不合理的行为中,在水对人类行为的“报复”中,深化了对水的认识。不仅要利用水资  相似文献   

8.
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体污染是当今中国水利的三大问题.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体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被称作为水体污染.随着社会发展,生态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作为中国水利三大问题之一的水体污染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本从水体污染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水体污染源及水体污染的危害,从资源水利的角度提出了水体污染防治对策,并从行业分工角度阐述了防治水体污染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9.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总被引:79,自引:2,他引:79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培育的生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恢复,本质上说,这种技术是对自然界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乎逻辑的治污思路,也是一条创新的技术路线。为此,简要介绍了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和工艺方法。通过对日本、韩国工程实例的介绍,说明了这种污染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泥沙不仅是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同时众多的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等物理化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泥沙的影响,有时甚至是控制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黄河兰州段1998—2002年CODMn监测资料分析,结合该河泥沙情况,认为CODMn浓度的变化与泥沙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底泥污染物释放水动力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环境水动力学中,河口地区的河流底泥污染物释放扩散特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际上,污染物在底泥和上覆水体之间的释放扩散,对上覆水体水质有很大影响.底泥污染物释放扩散受到底泥本身物理性质和上覆水体水动力特性的共同作用.本文对底泥污染物向上覆水体释放扩散规律进行了水槽实验,通过对水体中底泥释放污染物COD浓度的测量分析,初步得到了底泥污染物在动水条件下的释放机理.底泥污染物释放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底泥污染物泥水界面释放,二是底泥污染物起动悬浮释放.随后结合底泥污染物释放的水槽模拟实验,天然河道(苏州河)现场实测资料,对三者进行了分析比较.它们相互符合得较好,所反映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表明了本文实验研究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药品是近几年在水体中普遍发现的痕量有机污染物,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的威胁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高压膜技术如纳滤和反渗透被认为是理想的药品去除方法.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纳滤和反渗透膜对药品去除效果的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广西水库下游预警系统建设的目标、系统的组成、系统建设涉及的预警设备布设的原则、设备数量、设备选型和技术要求以及与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的预警联动等。论述了如何充分利用已建成或计划建设的水、雨情监测站点数据,同步共享实时降雨、水位等监测信息,科学配备预警设备。当水库泄洪、出险等让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受威胁时,预警能及时发出并覆盖受威胁区域,提高针对水库下游的预警能力,最大限度减轻水库泄洪对下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赵旭辉  徐冬梅 《治淮》2013,(12):54-55
针对目前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在水体有机污染物检测中缺乏推荐条件,本文从固相微萃取条件、气质条件等5个方面综合介绍了亟待优化和规范的实验条件,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新的水体有机污染物检测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水体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体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文章介绍水体中的污染物按其对水体使用价值的影响不同可分为7大类。  相似文献   

16.
污染物衰减系数是入河污染物在水体中变化的综合概化,反映了污染物在输移过程中受水力、水文、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地理、地质及气象、气候等因素综合作用结果,是研究水体水质污染变化、计算水环境容量、确定水体纳污能力、制定区域排污总量控制及水资源配置规划的重要参数。近年来针对某种污染物衰减系数率定方法开展的研究发展很快,特别是针对南方污染较重的江河湖库开展的研究,根据水利部最新指导思想,将COD和氨氮作为水质污染的控制指标,明确污染物衰减系数研究目标,对贵州省境内剑江水质进行采样分析,以其对应的水文与水质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COD和氨氮衰减系数的变化,对贵州省山区河流入河污染物衰减系数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悬移质泥沙对TP、TN等的吸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系统地研究三峡库区悬浮泥沙与营养盐、有机污染物浓度关系,更有效地控制水污染,在2002年9月至2003年6月和2004年7~9月,长江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对三峡库区水质与悬移质泥沙进行同步监测.介绍了水质采样点的分布情况和水样分析方法.对水样中的N、P污染成份及COD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水体中CODMm的浓度受水土流失与点污染源的影响较大,TP浓度受水土流失的影响较大;悬移质泥沙对CODMm和TP的影响大,对TN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水质变化驱动机制及经济体排污量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循环过程中,水质受自然和人为两类胁迫,主要受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胁迫,经济体排放废污水对水体水质产生的压力表征量主要是污染物排放量和入河量.基于水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提出了各类经济体排放水污染物量的估算方法,对我国2005年工业和城镇居民生活造成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染物对水环境影响最大;各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差异显著,化学需氧量总排放量位于前3位的是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饮料制造业和化学工业,氨氮排放量位于前2位的是化学工业、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饮料制造业.  相似文献   

19.
泥沙对营养物质吸附与释放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中的泥沙分布非常广泛,它对进入水环境系统的营养性污染物具有强烈的表面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是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主要载体。污染物与泥沙的作用对水体生态环境会产生影响。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动态,对泥沙及营养性污染物的形态、泥沙与水体水质的关系作了概述,重点对影响营养性污染物释放与吸附的因子作了分析,并对泥沙对营养性污染物吸附与释放存在的问题发表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0.
药物活性化合物(pharmaceuticals,Ph ACs)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其大量使用导致的环境残留和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然而Ph ACs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不仅与自身特性有关,还受水体纳米颗粒物、胶体、悬浮颗粒物等界面的影响。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分析,介绍了国内外Ph ACs的污染水平及检测方法,综述了Ph ACs微界面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环境风险,并对后续Ph ACs微界面作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