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中生界地层的地质特征,着重对该区沉积体系的展布、成藏特征、油气富集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该区下步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
吴起—定边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6是该区近年来发现的重点含油层系之一,综合利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稀土元素、退汞曲线等研究方法得出,长6油层组的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相关性较好。研究表明,吴起—定边地区物性差的原因是区内的塑性碎屑颗粒含量较高,受到压实作用后,极易发生变形,或以假杂基的形式填充于孔隙之间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庄36区块沉积微相类型及沉积演化规律,在地层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地层厚度、砂岩厚度、沉积构造特征等单因素的分析,对研究区长8油层组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①庄36区块长8油层组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3种沉积微相;②研究区砂体分布稳...  相似文献   

4.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孔隙结构等分析资料,对白豹地区长6砂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表明,该套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溶孔-粒间孔组合为主,储层物性较差,排驱压力和中值压力较高,喉道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孔隙结构总体较差。储层发育程度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综合影响,认为岩石类型,云母等组分含量,粒径是决定储层发育的基础,北部物源影响的砂岩物性较好。早期环边绿泥石胶结作用和后期较弱的溶蚀作用促进储层的进一步发育。硅质次生加大和碳酸盐矿物、粘土矿物的胶结作用使储层储集性能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鄂尔多斯盆地铜川地区延长组油页岩的勘探前景,开展了野外露头观察、取样,工业指标测试分析。油页岩工业指标统计分析表明,烈桥、何家坊、霸王庄、淌泥河等地区的油页岩综合品质较好,可作为勘探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油页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和测井资料的分析,研究了研究区延长组油页岩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油页岩具有典型的识别标志,它的厚度10~40m,分布受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明显,靠近盆地中央的深湖~半深湖相沉积区是油页岩的主要发育地带,彬长地区,旬宜地区北部及富县地区西南部的油页岩相对发育,是油页岩矿勘探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7.
马静辉  王小宁 《现代矿业》2010,26(12):66-68
文中对鄂尔多斯盆地某区块长6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孔喉结构、物性特征及储层非均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作出评价。结果表明,长6储层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特低渗透率型储层。  相似文献   

8.
太原组是塔巴庙区块重要的含气层位之一,塔巴庙区块太原组为障壁海岸沉积,太一段以沼泽—泥坪沉积为主,发育小型砂坝;太二段以障壁岛—泻湖—潮坪沉积为主太原组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隙和裂缝,属于低孔低渗型储层,细喉道是太原组储层的特点,储集层以Ⅱ、Ⅲ类储层为主,Ⅰ类储层和Ⅳ类储层较少。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认为该区域有利储集层主要分布在区块中部的障壁岛沉积及其东南面的滨浅海砂坝上。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吸收,从收集到的丰富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和岩心化验分析资料出发,对盆地中油、气、煤的赋存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对盆地中浅部及深部铀的富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从盆地历经的构造运动对沉积环境变迁的影响出发,探讨盆地内的断裂带体系对铀富集分布的影响,进而依据盆地内断裂带体系存在证据和分布特征,研究盆地中油、气、煤对铀富集分布的促进作用,探讨4种矿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盐下储层,相继发现了一批高产工业气流井及一批低产、低效井,充分显示了盐下天然气分布的复杂性,给今后勘探部署决策增大了难度。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通过野外露头地质调查、钻井岩芯观察与描述、镜下鉴定、实验室相关实验测试,同时引入构造应力场及流体势场数值模拟及构造曲率计算技术,系统研究盐下主力储层马五7亚段和马五9亚段天然气的富集规律。研究认为:沉积相带影响储层的储集性,天然裂缝影响气藏的分布,平面上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工区中西部白云岩相对较厚的颗粒滩沉积微相中,其原因主要是该微相中天然裂缝系统发育,有效地改善了颗粒滩沉积微相储层的储集性能。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天然气从高压低孔隙地带向低压高孔隙带运移与富集,微幅构造对气藏富集的控制作用明显,本区高产气井均位于鼻隆及其两侧的鼻翼位置。该研究为今后盐下气藏的勘探部署决策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察鄂尔多斯煤系地层的镜下薄片,以苏里格地区山西组1段与石盒子组8段为例,对盆地南部煤系地层中致密砂岩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岩作用对储层特征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区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石英砂岩,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是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结合区域成岩演化序列,认为研究层段已经进入到中成岩阶段B期。通过对砂岩的储层物性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的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特征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及胶结作用在成岩作用早期破坏了储层孔隙结构,使储集物性变差,进入成岩作用中期之后,溶蚀作用开始产生次生孔隙,储层物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能源矿产勘查开发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内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为了促进盆地内矿产资源高效合理利用,对相关文献资料和数据展开分析,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盆地内能源矿产(油气、煤炭、煤层气、铀)勘查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盆地内能源矿产勘查开发存在着总体勘查程度不均衡、综合勘查开发效率较低、矿业权叠置问题突出、资源管理存在一定缺位等方面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展开了讨论,进而分别从观念、机构设置、管理政策与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研究了2001—2010年鄂尔多斯盆地地级市以上资源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并依据Malmquist指数的构成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十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了4.5%,其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效率的提高。而据全要素生产率阶段趋势变化,发现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另外,在原来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发现其虽属同一经济区域,但由于技术水平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侏罗系延安组低成熟页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和岩石热解实验,分析岩石热成熟度(R_o)与生烃率及热解烃率(S_2)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热解烃量与生烃量的关系。研究表明,陆相低成熟页岩气态烃产率随R_o的升高呈线性增加,液态烃产率随R_o的升高先增加后下降。产烃率随R_o的上升呈指数增加,热解烃率随R_o上升呈指数减少。热解烃率与产烃率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负相关,产烃率在热解烃率下降的过程中呈线性增加。陆相页岩生烃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游离烃释放及初期热降解的未成熟阶段、热降解-热裂解的成熟阶段和热裂解的过成熟阶段。根据生烃模拟中气态烃增长率和液态烃产率突增,以及第一个生烃高峰时所对应的R_o值,确定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侏罗系延安组陆相页岩油气有利区和目标区的关键参数R_o和TOC的下限。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露头剖面、岩心资料及测井曲线频谱分析,共识别出5个长期层序、23个中期层序旋回;通过层序地层与储层的关系研究,认为A/S比值及层序界面对储层的空间展布和物性变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最有利的储层发育位置出现在长期基准面上升早期和下降晚期,特别是中期和长期两个级次基准面相互重叠的界面两侧,酸性孔隙流体沿着界面运移,有利于形成次生孔隙。该项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通过钻井、测井、古生物、野外露头剖面、勘探线等的分析, 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中下统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并以地层叠置样式、岩性、岩相的变化细分出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在连井剖面层序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三工河组层序地层格架。通过钻井、测井、古生物、野外露头剖面等资料的分析识别出侏罗系中下统主要发育扇三角洲、三角洲、湖泊、沼泽等主要相类型,并首次系统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三工河组沉积相的构成、演化与分布规律,这对于指导研究区煤炭、油气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通过钻井、测井、古生物、野外露头剖面、勘探线等的分析,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中下统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并以地层叠置样式、岩性、岩相的变化细分出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在连井剖面层序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三工河组层序地层格架。通过钻井、测井、古生物、野外露头剖面等资料的分析识别出侏罗系中下统主要发育扇三角洲、三角洲、湖泊、沼泽等主要相类型,并首次系统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三工河组沉积相的构成、演化与分布规律,这对于指导研究区煤炭、油气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下寺湾地区延长组沉积特征及演化、油气的生成条件、储层特征、油气的运移、圈闭条件及圈闭类型的综合研究,系统地分析了下寺湾地区延长组油气的富集因素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碳酸盐岩气藏在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对栖霞组的研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裂缝和溶蚀孔洞是栖霞组的最主要的储集空间,可靠的预测裂缝和溶蚀孔洞发育带是能否有效勘探开发该类型油气藏的重要因素。文章在综合分析测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储层波形进行对比和平面分布刻画,同时利用相干属性和叠前各向异性检测对裂缝和溶蚀孔洞进行预测,提出了勘探有利区域并总结储层发育模式,为栖霞组气藏进一步的勘探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盆地性超压油藏的形成,必须受控于盆地特殊的地质背景。阿塞拜疆境内的Kura盆地,位于里海西缘,是夹持于大、小高加索山脉之间的山间裂谷盆地。在古特提斯海的封闭过程中,土耳其板块俯冲至西徐亚板块之下,在地表形成拉张裂陷的地质背景。盆地发育中表现出大套的泥岩沉积,虽然区域储层顶部出现过两次沉积间断,但间断时间均较短,未造成油藏泄压,加之再次下沉的深度未超过储层的原沉积深度,最终形成盆地性的超压油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