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澳门作为一个国际自由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但其持续的填海工程及城市开发模式导致了湿地资源的破碎甚至消减。本文通过对澳门人居环境现状的调研,发掘澳门人居现有模式与人居环境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以及改善的方向。在未来的人居环境发展中,基于功能湿地理论对澳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运用与指导。将澳门人居环境建设与湿地保护、恢复、重建相结合,体现湿地的生态价值。重建人居环境中水体生态的良性循环,对澳门周边生态系统与人居环境进行一体化设计。促进澳门人居环境的改善,增强澳门城市的整体弹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研究城市风环境的几种常用的方法,通过风洞试验与计算机模拟手段可以预测建筑建成之后的风环境状况,借助先进的数值仿真技术,开展建筑风环境的研究与评估;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得到较直观的模拟效果,为设计具有良好风环境品质的建筑提供科学的指导.研究风环境问题,将有助于提高城市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但是如何在实际复杂的环境中运用这些来营造风还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国外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和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60年代初,《寂静的春天》一书唤醒了美国公众对人居环境质量的关注。近20~30年来,全球人口猛增,住房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生态环境则急剧恶化,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忧虑。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以及1976年的“生态环境-人类社区会议”、1986年温哥华联合国人居环境会议、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发展大会,由此引起人居环境研究和实践的热潮。■关于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研究与实践的源起。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共同关心的课题。应该说,早在古代就有了人居环境的研究,只是没有成为一个系统的学科而已。二战后,…  相似文献   

4.
王薇  温泉 《室内设计》2016,(6):97-100
本文通过运用跨学科多角度方法 与定性方法相结合,从传统文化、建筑学、 城乡规划学、深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等角 度对中国传统聚落人居环境考察研究,深 入剖析以上各领域在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结 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宏观层面上,中国传统 文化在意识观念层面占主导作用,在审美、 选址、规划布局诸等多方面影响人们对传统 聚落人居环境的选择与营造;中观层面上, 环境心理学和深层生态学则注重中国传统 聚落人居环境中对人与其所栖身环境的交 互影响;微观层面上,建筑与村落作为人们 聚居的容器,是传统文化观念在人们面对 具体自然实践中的体现,这些学科结构作用 不同但互相注释,形成一个有机系统。通过 对这个系统进行全方面立体化认知和探讨, 以期能够对转型中的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寻 求一种更为全面的理解,为中国传统聚落人 居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做出具有地域针对性的科学评价,并给出可行的指导意见,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研究在传统评价指标选择方法的基础上,首先以安徽省城市基础数据为依据,主要通过相关性分析建立适用于安徽省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将建立的评价体系运用到安徽省的芜湖、合肥、蚌埠等城市中,通过人居环境的各项指标的比较,并结合各城市的特点给出一些可行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城市人居环境是一个综合的"自然-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复合系统环境体系,城市人居环境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组成城市内容的空间、人口、文化、经济、社会等也随之不断发生着分化和组合。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将会给城市人居环境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祥和的人居氛围。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空间的内涵、演化与演化过程等的总结与分析,希望对城市人居理论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农耕时期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伊洛河流域传统村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其人地关系的典型性,是独特的人居环境研究样本。研究以伊洛河流域2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单元,从自然系统、人类系统、居住系统、社会系统、支撑系统五个方面整理归纳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分析其人居环境综合质量及空间分异特征,为伊洛河流域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整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钱知晗  王洪波 《山西建筑》2007,33(36):44-45
阐述了百步亭社区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意义,从人类系统、居住系统、社会系统三方面对百步亭社区人居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着重探讨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中探索出创建适宜的人居环境的思路和方法,以完善人居环境科学体系,打造出一个个有地方特色的适宜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9.
开彦 《住宅科技》2004,(2):8-8,17
人居环境,从定义上讲是一个非常大的研究领域,可以说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人文学和建筑学的方方面面.人居环境委员会的研究领域重点放在哪一块?我们曾经在这一年当中陆续访问了一些专家、学者和开发商,来讨论这件事.  相似文献   

10.
罗志刚 《规划师》2004,20(10):95-99
考察人居环境微观形态(基本单元)演化历程,可以形成以下规律性认识:人居环境系统的结构呈现出多尺度、多层级发展的复杂性;在微观方向,人居环境系统基本单元不断地分化成为更精细的组分;在中观和宏观方向,人居环境系统有单元群体、矩阵形态、复合矩阵形态,以及由区域系统、全球系统、多球系统等共同构成的多尺度、多层级的进化谱系; 在基本单元的组织化进程中,人居环境系统的有序程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人居是指包括乡村、集镇、城市、区域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落及其环境,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载体。城镇化是人居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我国城镇化速度快、规模大,城乡人居建设面临复杂的资源环境局面。针对人居建设综合协同的特点,人居科学提出融贯综合的技术路线,发展了组织科学共同体、形成整体合力的人居研究科学方法,以协调空间开发秩序,统筹解决有限资源和人居建设之间的矛盾。北京2049是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北京城市发展前景的多学科研究。北京2049运用了人居科学方法,探讨了2049年北京区域空间秩序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适宜的人居环境对促进社会经济 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 社会、经济、生态和自然环境四个方面构建 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评价系统,以大连市内 四区为例,运用熵值法,SPSS,ArcGIS软件 等工具,对研究区的人居环境适宜度进行评 价。结果表明:大连市内四区的人居环境适宜 度差异明显。中山区综合、社会、经济以及生 态环境适宜度评价值均最高;西岗区自然环 境适宜度评价值最高;沙河口区各项评价值 排名均靠前,相反甘井子区的各项评价值均 靠后,不具有比较优势。概括分析了各行政 区存在的问题与优势,在今后的发展规划中 需对这些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美好的人居环境是新型城镇化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最直接地表现为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水平。人居规划就是在传统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多学科综合的指导思想,基于对城镇发展的系统研究和城镇居民的现实需求提出的新规划方法。本文从城市为什么需要人居规划、人居规划的核心和内涵以及人居规划的独特模式与亮点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入居规划是中小城市宜居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邹永华 《规划师》2002,18(10):50-52
吴良镛先生所倡导的“人居环境科学”尝试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对象的新的学科群,其目的是使传统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地景学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大系统,“建筑设计学科”和“城市规划学科”都是“人居环境学科”下一个层级的子系统,所以人居环境科学不仅仅指明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而且对建筑设计学科的影响也是勿庸置疑的,它将有助于建筑设计学科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范式Paradigm)。建筑设计是复杂性问题人居环境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1],作为人居环境的下…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与信息化时代给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立足国家与地方发展的战略需求,本文对“人居环境”到“智慧人居环境”的内涵拓展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国内外智慧人居环境实践的进展与面临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基于“系统认知—实践需求—理论构建—研究方向”的思路,搭建了智慧人居环境规划治理的研究框架,对其中的难点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了从智慧人居1.0到3.0阶段发展的建议,对未来的应用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王文洪  张焕 《建筑与文化》2016,(12):197-199
实现文化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系统的融合涉及到大量的工作。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从文化生态角度着手,解决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给人居环境带来的破坏,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笔者在结合新区所处区位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文化生态以及人居环境方面的理论成果,从实用性科学角度出发,对舟山群岛城市建设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全面且细致的分析,以提高该地域人居环境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任君 《城市住宅》2015,(9):63-65
<正>城市化改变了城市原有的生存环境,使当前我国传统聚居形态及城市文化的发展面临着现代性的断裂。文化的传承、培育、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息息相关,必须重视对人居环境的文化关注。0引言早在1958年,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Doxiadis)就提出了"人居环境"的概念,并认为人居环境的本质就是人类的聚居。作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创始人,吴良镛先生认为当今科学的发展需要"大科学",人居环境包括建筑、城镇、区域等,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在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人居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模型,研究西安人居环境与城市化的协调度和协调类型,结果显示:西安人居环境与城市化系统现已进入良好发展阶段,但连续五年人居环境滞后于城市化,最后提出促进西安人居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居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聚居及其环境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的科学。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实践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文章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篇章,首先叙述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发端与成长历程以及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内容。吴良镛作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采用发展整合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核心学科的方法,为实现人居环境有序空间和城乡宜居环境的目标提供了理论框架。在实践层面,从联合国的"人居一"到"人居三"大会,从《人居议程》到《新城市议程》,国内外人居运动密切交流,互动促进。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在吴良镛指导下,以问题为导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寻找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新范式",不断推进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居环境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革开放以后,人居环境系统研究得以起步并迅速发展,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探索理想人居环境模式、城市人居环境、社区人居环境、小城镇人居环境、古城镇人居环境和人居环境评价共6个领域,并且呈现出六大明显的趋势,即规划-建筑-园林"三位一体"、人与自然协调、人本主义趋向、重视传统思想体系、应用高新技术、科学与艺术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