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单个大颗粒褐煤干燥、热解机理的研究对于褐煤提质技术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可用于该过程的数值计算与优化研究.对于单个大颗粒褐煤而言,在干燥、热结过程中内部存在较大的温度、水含量及挥发分含量的梯度,所涉及到的科学问题为多孔介质传热与传质问题.文中主要针对褐煤的干燥机理、热解机理及堆积态干燥过程机理进行了详细的文献调研. 相似文献
5.
6.
在管式炉内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进行热解实验研究,考察热解温度对于热解产物(焦炭、焦油和不凝性气体)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三组分热解产生的焦炭产量不断降低,气体产量不断增加,焦油产量先升后降,存在一最佳反应温度。不凝气体组分随温度变化有不同的变化趋势,焦油的组分也不同。选取稻秸和玉米秸秆为原料,按照这两种生物质中三组分含量的不同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产物进行叠加,并与稻秸和玉米秆的热解实验结果作对比,分析三组分含量对于热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按照三组分叠加的方法来考察生物质的热解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产物产量的总体趋势一致,在产量上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大豆秆的FTIR分析及热解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效利用大豆秆,有效控制热解产物,采用FTIR分析了大豆秆的组分,利用热重法在4个不同升温速率下对大豆秆的热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秆主要组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木聚糖等。大豆秆热解可分为4个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主反应区热重曲线和微分热重曲线都向高温方向移动,热解最大速率以及相对应的温度随之提高;Ozawa法计算大豆秆主热解区间的活化能值集中在98.78~191.75kJ/mol;譒atava机理函数推断法得出大豆秆热解的最可能机理属于19号机理函数Avrami-Erofeev方程,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级数n=3。 相似文献
8.
9.
纤维素生物质热解试验及其最概然机理函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化学方法测量纤维素生物质稻秆、棉秆及松木屑的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利用Malek法逻辑选择得到较合理的最概然机理函数G(α)或f(α),并通过热重法分析纤维素含量对热解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纤维素含量越高,热解速率越大;木质素含量越高,热解速率越小;随着样品升温速率的提高,热解曲线向低温区偏移,热解速度加快;样品粒径越小,颗粒间的空隙越小,传质传递的阻力增大,失重速率降低,最大反应速率降低;利用Malek法推断最概然机理函数十分有效,通过分析得到稻秆热解过程应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建立动力学模型,前段采用D1模型,后段采用F1模型. 相似文献
10.
11.
12.
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对稻草、锯末热解及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分析仪分析了生物质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对稻草、锯末热解及燃烧特性的影响。在热解过程中,生物质中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锯末,与纤维素含量较低的稻草相比,燃料失重要大。在燃烧过程中,通过实际生物质与纤维素和木质素混合物的对比,发现稻草和锯末的燃烧分为挥发分的脱除和焦的燃烧两个阶段,且燃烧特性与焦的形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影响生物质热解的因素很多,文章只考虑影响热解产物的5个重要因素:物料性质、填实度、热解终温、物料粒径和加热速率,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得出影响热解产气率、气体热值、焦油产率、半焦产率等因素的关联度数值依次为热解终温>物料特性>加热速率>物料的填实度>物料粒径。采用3种回归方法拟合参考因素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经过回归显著性F—检验后得出逐步回归方法拟合效果“最优”,如半焦产率逐步回归方程最终检验结果F=139.23>F(5,23,0.95)=2.64,剩余标准差(RMSE)=0.02418,模型和实验吻合得很好,同时结合先进的计算软件可使工艺过程优化和简单化。 相似文献
14.
《可再生能源》2021,39(10)
生物质通过热解可以获得热解气、生物油以及生物炭,实现其资源化、清洁高效利用。文章阐述了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的反应机理,探讨了不同热解条件(如温度、升温速率和热解气氛)以及不同预处理方式(如烘焙、干燥、酸洗和水热)对生物质热解特性的影响。基于催化剂特性差异将用于生物质热解的催化剂分为固体酸和碱基催化剂并进行概述。在总结前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梳理了有热载体和无热载体的生物质热解反应器的发展进程,针对生物质热解的研究因素较为单一的现状,提出通过围绕"微观结构-宏观调控"开展多尺度、定向调控、高效制备热解产物的方法,并对热解过程中自由基的变化研究不足以及热解催化剂失活等问题提出了展望,从而为生物质热解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加快实现我国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5.
对生物质气流床气化过程进行了小型台架实验研究,建立生物质气流床气化小型实验台架,进行生物质快速热解和水蒸气气化的实验,实验表明:温度提高有利于提高产品气的产率、气化过程的碳转化率和气化效率,但温度过高会促进CH_4的重整反应、水气变化反应、降低CO、甲烷含量,从而影响产品气热值。粒径对气化结果有着一定影响,粒径对气化结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固相内部升温速率和最终温度上,粒径越小,颗粒升温越快,能达到的最终温度越高。水蒸气气化过程中,适当的水蒸气的通入能大量提高产气中的H_2、CO的占比,提高碳转化率和H_2/CO的比值,碳转化率在S/B比为1.4时达到最大值96%,此时气化效率也高达94%,水蒸气的通入过量会导致炉内温度下降,各项评价指标均开始下降,降低燃气品质。 相似文献
16.
稻壳在流化床中的快速热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稻壳在一个内径为32mm的小型热解流化床中的热解过程,探讨了几种因素对热解气体的组成、气体热值和热解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加热速率和停留时间是影响稻壳热解的最主要因素。在良好流化的情况下,停留时间约1s时,在900℃时热解所得气体热值可达13055kJ/Nm^3,热解效率可达51%。 相似文献
17.
18.
草类生物质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大面积分布的芒属、芦苇、狼尾草,研究很少,应用少.为草类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又一途径.对芒属、芦苇、狼尾草进行常压热重分析,同时与常见的稻草相比较,通过生物质热解失重率(TG)和失重速率(DTG)曲线,获得相关热解特性参数,采用生物质挥发分综合释放指数(D),并通过热分析数学方法求取生物质热解动力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草类生物质热解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在563 K附近存在一个肩峰,失重都集中在460 K~673 K.挥发分综合释放指数则芒属>稻草>狼尾草>芦苇,活化能则芒属>稻草>狼尾草>芦苇,固体剩余物则芒属>狼尾草>稻草>芦苇,所以总体上看芒属的热解稳定性相对较差,芦苇的热解稳定性较好,同时采用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由Coats-Redfern法求的相应得活化能和频率因子.也为今后更好、更合理高效的利用这些草类提供实验数. 相似文献
19.
20.
在空气氛围下对生物质木屑进行热解实验研究。通过分析TG曲线和DTG曲线可知,热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应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生物质木屑的热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采用y(α)-α主曲线法选择最概然的动力学机理函数,建立热解模型,同时计算相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