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历史文化名村是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乡村聚落,在目前传统村落研究趋向数字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下,本文选取黄山市1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构建历史文化名村的形态数据库,根据文献资料整理历史文化名村社会经济文化属性数据库,综合分析14个历史文化名村空间形态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影响黄山市历史文化名村空间形态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因素综合作用于村落形态。本文通过运用GIS对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使规划者通过掌握历史村落形态变化规律来提出合理的保护方案,对这类型的古村落保护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区(县)为基本研究单元,分析了江苏省流入人口的空间分布和统计特征,通过构建全局OLS模型和GWR模型,定量研究了人口流动的驱动机制,并分析了不同区(县)的最值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江苏省流入人口呈“南多北少”的格局,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流入人口以汉族、有配偶的青壮年为主,且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流动原因以务工、经商为主。(2)第三产业占比、固定资产投资、夜间灯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江苏省人口流入是正向影响,从业人数对人口流入是负向影响,医疗条件和生活保障对人口流入的影响有正有负。  相似文献   

3.
运用核密度分析法、地理集中指数、最近邻指数等方法,以湖北省86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为载体研究湖北省历史文化景观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湖北省历史文化景观区在各地市的数量分布不均,整体表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其中黄石市的数量最多;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景观区均呈现出“大聚集,小分散”的特点;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在鄂东南、鄂中、鄂西南区域呈团状聚集,鄂北走廊和鄂南走廊区域呈带状聚集,总体表现为“三簇两廊”的空间集聚特征;历史文化景观区的分布与高程、坡度、河流、历史古道和时空变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国家级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采用核密度、空间错位指数、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我国文化遗产分布的空间错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局部呈现集聚分布态势,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聚在浙闽皖、黔湘桂渝、晋冀豫的省域边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聚集在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2)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分布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错位特征,胡焕庸线以东区域“非遗”密度相对高于物质遗产密度,其中,以北京、上海的情况最为显著。3)文化遗产分布空间错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因素在宏观尺度上发挥作用,社会环境因素在局部发挥异质性作用。整体来看,社会环境因素作用强度显著大于自然环境因素,其中,人口密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研究结果有助于促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合,为推动我国文化遗产的协同性、整体性与原真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综合评估县域乡村地域系统韧性水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厘清现实、探析未来发展过程中潜藏的风险与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综合乡村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系统韧性,评估2020年安徽省61个县级单元的乡村韧性水平,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定量探析。结果表明:(1)安徽省乡村韧性水平整体不高,高值区分布在安徽省中部和皖南地区,低值区集聚在西南部。(2)安徽省县域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韧性水平空间分异明显,且高值区与低值区具有空间集聚的特征。(3)医疗卫生机构数、农林水事物支出占比、人均农用机械总动力和人均金融贷款余额对安徽省县域乡村韧性水平影响显著。科学认知乡村韧性及其影响因素,可为乡村振兴精准施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发挥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对于改善民生,实现文化富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沿线7省2013-2018年面板数据,利用Global Moran's I、赫芬达尔指数、地理加权回归等模型,系统分析了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的空间关联度、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整体呈现较低的空间关联程度,集聚水平表现出逐...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浙江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其空间演变规律。运用ArcGIS与SPSS软件分析浙江省636个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得出浙江省传统村落的分布类型`为凝聚型。表现形式为:在空间上,传统村落分布不均衡;在各种影响因素中,道路、人口密度、年平均气温对传统村落的分布影响最大;总体来看,浙江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受自然、社会、生态等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呈双核集聚式;在经济欠发达区域,传统村落数量偏多。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分布差异明显,呈负相关性分布。  相似文献   

8.
以滁州市主城区2018年在售普通商品住宅价格为研究对象,运用趋势面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克里金插值进行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进而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房价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滁州市主城区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呈现东西方向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南北方向由北向南逐渐递增的趋势,且变化速度不均;2)Moran’s I统计量为0.425 981,住宅价格空间正相关性明显,具有显著空间集聚性,其中,龙蟠街道、清流街道、凤凰街道的商品住宅价格以高高集聚为主,西门街道、北门街道、扬子街道的商品住宅价格以低低集聚为主,且部分区域空间异质性明显;3)对11个指标因子进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得到调整后R~2值为0.671,说明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影响因子对于滁州市房价空间分异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4)滁州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异影响较大的因子依次为学校、商业中心、物业管理,影响较小的因子依次为政务中心、超市、银行。  相似文献   

9.
风景区是中国最具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之一,也是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基于全国风景区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和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 SPSS多元回归统计分析等方法,深度挖掘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将来国家公园体系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1)中国风景名胜区呈现出东南强、西北弱的宏观格局,表现出了以主要城市群为核心集中连片分布、A级以上景区带状分布、国家级景区点状分布的空间结构;2)风景名胜区形成了“山西—湖北—广东”、“内蒙古—青海—西藏”和东南沿海三条低质率分布带,而“内蒙古—青海—西藏”和东南沿海两条低质率聚集带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建设优势地位,从侧面反映出这两条带状集聚区具有较大的风景质量提升潜力;3)城市建设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三产发展状况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都是城市风景名胜区空间差异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安徽省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现有研究和相关政策,界定安徽省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内涵,从特色产业、环境资源、政府支持和基础设施四个维度构建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研究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16~2019年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指标数据进行客观权重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环境资源、政府支持和基础设施指标进行主观权重分析,进而结合主客观得出各指标综合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特色产业、环境资源、基础设施、政府支持。从而为安徽省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路径提出建议,并为各地市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重点村是地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体现,对乡村旅游发展起到典型示范和带动引领作用,是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以湖南省141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均衡指数与核密度分析、最邻近指数等地理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重点村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均衡和集聚程度,使用灰色关联、相关性分析和叠置与缓冲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整体空间分布特征为显著集聚型,大致呈现出“主核心-次核心-边缘型”的集聚态势;重点村数量在各个市中分布比较均匀,但各市的空间分布类型存在差异,14个地级市共有4种分布类型;3类乡村旅游重点村类型呈“两高一低”的类型特征,且分布范围不尽相同;湖南省乡村重点村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是地形水系、交通通达度、客源市场、地区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Arcgis软件以及最临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等数学方法,对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特征上来看,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市域上的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湘西州与永州市,在区域上主要集中在湘西、湘南;从空间结构类型上来看,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分布呈凝聚型且出现区域集中现象,主要集中在湘西地区的湘西州、怀化,湘南地区的永州、郴州,湘中地区的邵阳、娄底等地,并且形成湘西州凤凰县—永顺县—龙山县与郴州汝城县两个高度聚集中心区以及邵阳、永州等地区的次级聚集中心区。基于此,建议政府扶持与媒体宣传相结合,形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系统,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各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村镇。  相似文献   

14.
从旅游地研究角度看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遗产保护工作,在面对来自旅游开发的影响时,往往处于一种被动应对的状态,这种局面导致保护措施的滞后。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尝试运用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对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地生命周期演替和空间结构特征对遗产保护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性特征会对遗产保护产生不同的影响;特殊的旅游地空间结构特征使得历史文化村镇旅游地往往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和更为沉重的环境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保护应采取主动保护、动态保护、多种规划和学科联合构筑保护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旅游活动形式和内容的进一步扩展,以农业为依托、农旅效益并重的休闲农业旅游的载体作用变得愈发明显,深化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对于实现乡村脱贫致富、促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江苏省休闲农业旅游点作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 10.2软件,采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和标准差椭圆分析等方法反映江苏省休闲农业旅游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缓冲区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影响其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江苏省休闲农业旅游空间分布不均衡,表现为集聚型,并且区域间差距显著,苏南地区的分布密度明显高于苏中和苏北地  相似文献   

16.
通过ArcGIS10.0软件,运用空间分析法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了湖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传统村落分布整体为离散型,部分区域为凝聚型;地区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于湘西州、郴州、永州、怀化4个市州,其他地区分布较少;且多沿河流、道路分布;从地形、海拔、坡向、河流、村落可达性等自然要素以及人口、社会经济等人文要素,分别探索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发现海拔对传统村落的分布格局影响最大,位于海拔500 m以下的传统村落为188个,约占湖南省传统村落总量的73%。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0年至2017年桂林市相关统计数据,以桂林市旅游经济发展状况为因变量,选取居民生活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旅游产业聚集程度四个参照指标为自变量,利用Eviews8.0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与相关经济学检验,得出结论为:固定资产投资与旅游产业聚集度是影响桂林市旅游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并根据结论提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助力旅游产业聚集带形成、重视旅游教育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旅游特色村镇既要有丰富的旅游景观资源又要有一定的特色价值,分析了旅游景观资源是其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特色价值是其发展的内涵,也是村镇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为例对旅游特色村镇的发展现状展开深入研究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