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邱珂  曹菲菲  林志兵 《包装工程》2017,38(10):155-159
目的 探索壮族干栏建筑的形式美、结构美、功能美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方法 基于壮族干栏民居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内涵,从壮族干栏民居的由来及发展入手,通过理论讲解以及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探究壮族干栏民居的形式、结构、功能等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结论 干栏住宅形式是广泛分布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古老的居住形式,彰显着这些地区地域文化传统和历史风貌,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和美学特点,是具有传承价值的建筑形式。将壮族干栏建筑的精髓应用到现代产品设计当中,探索产品设计发展的新方向,有利于增强设计作品的民族性,提升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同时对干栏住宅的传承和发展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瑞 《包装工程》2024,45(4):345-354
目的 河南古建筑彩画艺术是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古建筑彩画艺术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转译应用研究,是对古建彩画艺术在日常生活语境下活化传承的路径探索,也是对家居产品设计手法的拓展,有助于营造中国式家居风格氛围,引领人们认识与弘扬中国传统住宅家居文化。方法 搜集河南古建筑彩画相关资料并整理分类,总结和提炼其代表性符号元素,解析符号元素中的文化因子,并对文化因子在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进行讨论,即廓清古建筑彩画艺术中的“结构”因子、“形”因子、“色彩”因子和“语义”因子,运用碱基运算法,对各类因子进行再结合,构建完整的家居产品设计新模式。结论 通过对河南古建筑彩画艺术元素与符号特征的再设计,将河南古建筑彩画艺术与家居产品设计结合,使其符合当代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属性,提升其文化附加值,为家居产品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3.
家居产品设计的哲学美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霍康 《包装工程》2015,36(4):10-13
目的对家居产品设计的现象进行哲学美学解读,从理论层面对其产生、发展和趋势进行深度分析。方法结合家居产品设计在中西方历史的发展与现状,详细考察其在质料选择、配套设计、消费类型及需求分析等方面的艺术表现,从人与物、一与多、善与美3个维度,进行哲学美学分析。结论家居产品设计的发展流行,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消费不断高涨的必然结果,契合了现代居民实用主义功能诉求和审美日常化的双重需要,更有助于人类"诗意的栖息"和"哲学上的省思"。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符号学理论梳理和分析将传统器物文化符号转译设计为现代产品的方法,探索并整理基于传统器物文化符号的转译应用模型,弘扬传统器物背后所蕴含的特色文化。方法:依据语义学筛选产品外观造型、依据语构学细分功能结构、依据语用学梳理使用方式,对传统器物代表之一“尊”进行文化符号提取,并将之转译设计为现代生活产品。结果:得到传统器物文化符号转译方法。结论:从语义学、语构学、语用学三个维度结合产品设计流程进行转译设计是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春媛  王春鹏  徐丽平 《包装工程》2019,40(16):205-208
目的 通过对意境的定义分析,分别选取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4个国家的产品案例,剖析工业化意境、人情味意境、禅意意境和东方文化意境在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的魅力体现,进一步在家居产品意境的营造方面提出设计应该注意的事项,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时代性转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现代家居产品的创造性开发设计提供新的发展路径。方法 运用概念分析、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分层提取的研究方法对现代家居产品设计进行研究。结果 为中国家居产品意境设计的表达方式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和新的发展方向。结论 意境营造是现代家居产品设计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也是产品艺术魅力表现的重要途径,设计具有中国意境魅力的现代家居产品,是开拓世界设计市场的独特路径,也是设计发展的趋势和必然。  相似文献   

6.
卷草纹在当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淼淼 《包装工程》2016,37(10):163-166
目的探索卷草纹在当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规则。方法论述卷草纹的发展历程,从审美学观点和设计学原理入手,研究传统卷草纹在当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细节,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卷草纹在家居产品的图案装饰、造型表达、功能构件和解构重塑过程中的表现形态。结论卷草纹在当代家居产品设计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传达出浓浓的人文情怀和"儒释道"精神,有利于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审美意识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陈硕 《包装工程》2022,43(8):405-412
目的 深入挖掘桂东南地区传统手工编织技艺文化内涵,探索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手工编织技艺。方法 通过对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与分析,探索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策略与研究着力点。分析桂东南地区传统手工编织技艺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困境,采用比较分析法对传统手工编织技艺与现代工艺进行比较,得出传统手工编织技艺在文化、美学、工艺等方面的优势。以家居设计为突破口,将传统手工编织技艺的优势融入现代家居设计中,探索传统基因与时尚潮流的结合原则。结论 将桂东南传统手工编织技艺的内涵价值融入现代家居设计中,能够让消费者在现代家居产品体验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与工艺价值,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玥  陈香 《包装工程》2023,44(8):331-338
目的 以中国传统食器中的泡菜坛为例,研究莫里斯符号学在传统食器设计中的流程和方法,旨在探索传统食器设计的新思路,挖掘传统食器更新的创新路径,以实现弘扬传统食器文化的目的。方法 以莫里斯符号学为主要理论基础,构建传统食器的文化符号转译再生模型。从语义学、语构学、语用学3个维度解读传统食器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将语义、语构、语用引入产品设计流程,结合用户研究、产品设计等相关研究方法,在对符号内容解读的基础之上得到产品设计的造型要素、结构要素、功能要素。结论 通过“语义提取造型要素、语构解剖结构要素、语用定义功能要素”对传统泡菜坛进行文化解读和创新设计,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传统食器产品的更新与开发提供了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俞凯 《包装工程》2020,40(24):150-161
目的 通过对传统明式家具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其现代转译的路径通道,挖掘其在当下生活环境中做何种现代化演变,开拓传统明式家具现代转译背景下的现代明式家具设计的新思路。方法 对明式家具的现代转译进行剖析,分别从式样造型与功能、结构与使用方式、材料与工艺、色彩与应用场景、装饰图案与审美、哲学思想与设计理念等多维度,进行对比论证、归纳与总结,并通过现代明式家具设计实践进行设计路径的方法总结。结论 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后期新中式家具的设计路径与设计方法研究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为今后的家具设计课程提供实践方向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朱琳  张仲凤  张继娟 《包装工程》2021,42(18):247-252
目的 通过麦秸秆编织艺术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索其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方法 通过对不同植物秸秆材料的纤维形态特征与编织原料特征对比分析,分析麦秸秆材料特性与其编织制备工艺的关联性,从而阐述麦秸秆编织艺术品制备流程、产业现状与应用现状,并以设计美学、家居产品设计等为理论依据,提出麦秸秆编织艺术应用于家居产品设计的设计原则.结论 总结出麦秸秆编织艺术与家具产品相结合的创新设计方法,并将此方法与家具产品设计相结合,规划设计流程,完成设计方案.在应用中,既融入了传统秸秆编织艺术的文化思想,又拓展了现代化家具设计新的饰面材料和发展空间,对秸秆编织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家居产品创新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申晟  许雅柯 《包装工程》2019,40(2):236-239
目的探究传统文化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策略。方法基于多维度视角分析创意产品的价值内涵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利用。选取剪纸、回纹符号等传统文化元素,就其在各类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设计技巧进行论述。结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产生的力的博弈与转化是现代创意产品设计需寻求的"变化"之道的根本。在深入挖掘传统元素丰富的文化内涵基础之上,借用文化意蕴、混搭文化张力、中式审美、现代化工艺技巧及意象化处理等"变化之道"设计手法能在艺术表达形式上更加贴近人们生活,更符合社会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创意产品设计结合,找到传统与创新的平衡点,能够设计出富有民族特色且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为创意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杜鹤民  蒋俊杰  谢君沂 《包装工程》2020,41(16):266-273
目的研究清代南京云锦补子纹样的艺术特色,通过对其典型特征的提取与创新,实现传统云锦补子纹样与当下审美的融合,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方法首先,对清代南京云锦中的补子纹样进行收集整理,从文化内涵和图形及色彩审美的角度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其次,以南京云锦老虎补子纹样为例,对其图形及色彩构成要素进行解构,提取和归纳其图形因子及色彩因子,并结合现代审美,寻找二次开发创新设计的方向;最后,从产品形态语意、文化内涵的角度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目标产品,使其形成契合虎纹样的文化内涵,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用。结论清代云锦补子纹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产品文化形态语意对其进行符合现代审美的二次设计开发,能够丰富产品背后的中国文化内涵,传播和推广南京云锦艺术,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产生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静 《包装工程》2022,43(14):408-416
目的 分析传统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并进行批判性思考,构建文化元素活化导入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模式。方法 通过对中原传统文化元素的搜集与挖掘,从设计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传播等多角度深入探讨其活化价值与方法,寻找提升设计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途径。结论 提出中原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策略,为文创产品设计创新、文化形象活化、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建立系统化方法,使文创产品设计的社会层价值和文化层价值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4.
姜仁峰  王莉 《包装工程》2023,44(10):373-376
目的 以“故宫文创”的设计与营销为现代文创产品设计带来启示,从而丰富现代文创产品的内容与形式,提高现代文创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将“故宫文创”中的一些产品作为案例,为现代文创设计提供参考。结论 在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实用性、创新性、特色性原则,把握优秀传统文化,打造自身的特色和品牌。  相似文献   

15.
胡志才 《包装工程》2023,44(22):409-416
目的 针对智能技术在红色文创产品设计应用上的方式方法与红色文化在当代的价值转换,以实践案例为切入点,探索智能技术与红色文创产品结合的设计策略与方法,为红色文创产品与智能技术融合提供新思路。方法 以“声动安源”智能故事机文创产品为设计实践对象,指出安源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现状,并通过对智能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策略的分析与方法进行总结,完成实践对象的技术运用与安源红色内涵的可视化设计转译。结果 得出了智能技术融入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的策略与创新方法。结论 通过设计实践,验证了智能技术在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上的可行性与实操性,智能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不应局限于对智能技术的简单应用,更应关注红色文化与智能技术在融合创新、育人创新、传播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的拓展深度,从而切实提高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有效传播与继承。  相似文献   

16.
田园 《包装工程》2023,44(22):489-494
目的 通过对中国自然审美中比德审美的解读和现代设计价值进行分析,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发展、传承创新的实现路径,从而通过丰富文化内涵提升中国现代设计水平,以设计形式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方法 从设计的教化功能及其社会责任、弘扬传统文化构建中国设计语系的需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三个维度出发,分析比德审美的现代设计价值。以包装设计为例,从包装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图形、色彩、肌理、造型着手,研究比德审美与现代包装设计融合的具体思维路径与表现方法。结论 比德审美具有重要的现代设计价值,将比德审美与设计相结合,在实现设计的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形式与审美、功能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语境下的传承与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7.
郭继业 《包装工程》2023,44(2):339-342
目的 探索旅游文创产品在地域文化的滋养下所造就的各种设计形式与创新方法。方法 我国的地域文化一直随着时代的脚步在传承发展着,其中的精华元素给了文化艺术设计领域以可贵的经验和全新的灵感。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现实发展背景,从文创产品设计的应用与发展视角出发,提出将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融合可能,并以两者结合的重要价值为依据,深入总结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挖掘元素、找准受众、丰富类别等思路,探讨了文化、功能、情感等层面的有效应用与创新。结论 地域文化视域下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应以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属性迎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并以人民日常生活与地域文化为主要参考,突出设计者的独特创意,构建人与产品、文化的完美结合体,以丰富而独特的旅游文创产品求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8.
黄玄 《绿色包装》2021,(4):42-46
国潮视域下开发创意产品包装是推动中国文化创新发展,增强国家创新竞争力,打造文化强国,推动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产品包装适应和融合的重要渠道,对打造“中国制造”的文化创新品牌,拓展中国设计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有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产品包装设计是现代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流行文化中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精神、文化艺术形式,依托现代社会人民的生活理念和情感诉求,探讨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路径。文章从“国潮”艺术风格的特点及其文化元素在产品包装中的应用,对其艺术设计理念展开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丁又乔 《包装工程》2022,43(12):348-354
目的 探索中国传统漏窗元素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形式。方法 从漏窗装饰性纹样、个性化功能、多样化造型以及文化意境4个方面,分析讨论传统漏窗元素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的方式。结果 得出传统漏窗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意义。结论 装饰性纹样的应用使产品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起到用纹样装饰产品的作用;个性化功能的应用使产品具有独特的使用方式,起到用功能打造产品的作用;多样化造型的应用使产品具有多彩的外观,起到用造型塑造产品的作用;漏窗文化意境的应用使产品具有特别的情感表达,起到用意境烘托产品的作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漏窗元素意蕴丰富,文化价值极高,将这类传统元素与现代产品设计相融合是产品设计发展的新思路,既可以促进产品的创新,又起到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