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机适于收割自然高度50~120厘米的直立或轻度倒伏的水稻和麦类;适应水稻亩产400~1000斤,小麦亩产300斤以上。该机为立式割台收割机,龙门架传动八角星轮,机构可靠,但较庞大。扩大了手扶拖拉机使用范围,但机组较重。1974年2月上海市鉴定,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2.
该机适于在泥脚深100毫米以内的小块水田里作业,可收割亩产200斤以上的水稻,亩产100斤以上的麦子。要求作物自然高度在40厘米以上,倒伏在45°以内。与收割机配套的多用底盘尚可与插秧机、拖车配套使用。该机的双圆盘回转割台,能集束堆放,可在小田块转弯收割,对作物适应性较好;但圆盘割台制造工艺较立式割台复杂。1974年底通过江西省鉴定,小批生产。  相似文献   

3.
该机可收割亩产400斤以上,自然高度40厘米以上,不倒伏的水稻以及收割自然高度130厘米以下的不倒伏的小麦、大麦;可在泥脚深150毫米以内田里作业。配套的多用底盘可兼作植保、运输等作业。该机为立式割台收割机,中间输入,可逆侧向条放,能梭式作业。具有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4.
该机适于在泥脚深15厘米以内田地收割自然高度40厘米以上,亩产200斤以上的稻麦。该机为立式割台,中间输入可逆侧条放收割机。与手扶拖拉机配套,扩大了手扶拖拉机综合利用范围,但机组较重。1974年安微省鉴定,小批生产。  相似文献   

5.
该机适于在泥脚深20厘米以内水田,收割亩产350斤以上,自然高度45~80厘米,直立或轻度倒伏的水稻。在手扶拖拉机改装橡胶齿的金属履带,提高了湿田通过性。整机结构紧凑。作业质量基本符合农艺要求。1975年初通过基层技术鉴定,准备小批生产,多点试用。  相似文献   

6.
该机适于在泥脚深350毫米以内,面积五亩以上的田块,进行茎秆返田的收获作业。水稻亩产700斤以下,作业质量较好。该机结构较紧凑。由于加长了脱粒滚筒出口处的钉齿,所以省去了排草轮;割台搅龙设有浮动装置,可消除堵塞;搅龙扬谷器设有安全装置,可避免损坏零件;在扬谷器的排粮口上方有排尘管,可避免扬谷器堵塞。1969年广东省鉴定。  相似文献   

7.
该机可收割高度60~120厘米,亩产200~700斤的水稻和麦类作物。该机为立式割台收割机,软轴传动八角星轮,结构简单。扩大了手扶拖拉机使用范围,但机组较重,操作费力。1973年由北京市定型。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经济责任制以后,田块变小、作业分散等情况,安徽省宿县地区农机所研究设计了“大泽65-1型收割机”。该机是人机相结合的半机械收获机具,其行走靠人推,切割与输送由1马力汽油机带动,适合收割亩产300斤以上的小麦,水稻以及茎秆与麦稻相似的其他作物。在山区、丘陵、平原地区的小田块作业,尤为方便。收获季节过后,小汽油机可以装在自行车上常年骑行,还可以用作小脱粒机、小碾米机的动力。该机主要由割台、车架、地轮、发动机等组成。大泽65-1型收割机已于今年  相似文献   

9.
该机与工农—10手扶拖拉机配套,适于旱田收获。在水稻地面积大于0.5亩,亩产700斤以内,株高500~900毫米,倒伏小于45°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水田收获。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海滩沙地立架葡萄早期丰产的栽培管理技术,为今后大面积高速度提高早期产量,我们从七六年开始,在海滩沙地葡萄园对不同的栽植密发和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试验和调查,获得了二年生葡萄亩产1,028斤,三年生亩产1,850斤,四年生亩产3,150斤,五年生白羽葡萄8.5亩,平均亩产达6,384斤,其中1.2亩高产园,亩产近万斤(9,624斤),获得了早期丰产的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烟是叶用作物,按其需光量特性,安徽烤烟产质矛盾临界指标是:田间最大叶面积系数为4.23,采收叶面积系数为5.5,亩产烟叶457.3斤。叶面积系数超过4.3,烟株下部叶片光照不足,易发生底烘,级外烟、下等烟增多,品质降低。(二)分析亩产200至350斤、级指0.585至0.609之间不同产质水平烟田的群体结构和个体长相的有关指标,得出数据。(三)促使叶面积系数的合理和旺长期的拉长是烤烟丰产优质的主要途径。旺长期生长快,叶面积较大,光合强度较高,烟株77.7%干物质是在旺长期形成的。还苗至现蕾期、顶叶收毕期,累积的干物质与单产相关系数在0.970以上。还苗至团棵期的叶面积增长率与单产相关系数为0.997,促进大田前期叶面积增长,利于旺长期光合产物的累积。(四)通过对亩产300左右、级指0.596左右烟田群体干物质对数增长速度与时间的相关系数的分析,γ在0.96以上,颇为符合 Blackman的“生长复利定理”。说明实现亩产300斤左右、均价接近中下部五级烟的指标是可能的。其栽培措施主要是墒土耕作,育足壮苗,适当密植,合理施肥,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12.
宣化牛奶葡萄的穗形美观、果粒硕大、皮薄肉厚,汁多味甜,为河北省的著名特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但是,宣化葡萄产量极不稳定,存在严重大小年现象。平均每架葡萄产量,有的高达600斤以上(1952年),有的低为50余斤(1978年)。虽然肥水条件较好,但单位面积产量低。1948—1982的35年中,平均亩产仅1,000斤左右。1983年,宣化葡萄总产和单产仍停留在1948年的水平。葡萄生产上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古老的漏斗架有许多缺点,整形、修剪及植株夏季管理等栽培技术比较落后等(详见罗国光、刘丽曦“宣化葡萄栽培现状和发展途径探讨”,葡萄栽培与酿酒,1984,NO 3)。  相似文献   

13.
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操作简单、省工、成本低、增产幅度大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1982年全盟共17个试验点,覆膜面积17.93亩,覆膜的平均亩产为9085.8斤,亩产糖量1544.5斤,不覆膜的平均亩产5014.0斤,亩产糖853.9斤,结果覆膜的亩增产量4071.8斤,增糖690.6斤,增产率为81.2%和80.8%,经济收入每亩可增加150元左右。由于经济效益明显,到1983年全盟覆膜甜菜面积已达2903亩,据各旗县共同初步测产,亩产平均达8545斤,  相似文献   

14.
育苗是烤烟生产的主要环节之一。足够的、能在最适期移栽的壮苗,对于烟叶产量质量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贵州黔西县为例,在使用薄膜育苗以前,最好的年成是1965年,亩产140斤,每担均价38.34元,黄烟占50%;早烟(6月5日前移栽)面积不到30%。1969年开始推广薄膜育苗。1971年薄膜育苗面积占23.88%,早烟(5月20日前移栽)占32.52%;亩产150斤,均价51.06元,黄烟占60.55%。1975年薄膜育苗面积占93.76%,早烟(4月30日前移栽)占84.70%;亩产273斤,均价60元,黄烟占74.55%。当然,品种、烤房、耕作制  相似文献   

15.
我县是一个山丘地区,有十七个公社,七百三十二个大队,六十七万人,九十万亩耕地。烤烟种植面积一般占总耕地的百分之十五以上,是重点产烟县之一。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经过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我县革命和生产形势越来越好。一九七四年,全县七十五万亩粮田,平均亩产六百斤,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十三万五千亩烤烟,平均亩产三百零五斤,也取得了一个较好的收成。三年全县粮食亩产平均五百六十三斤,烤烟亩产平均三百三十四斤,比前三年分别增长百分之十九和二十一。几年来,粮烟生产的双丰收,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全县人民团结一致,战天斗地的胜利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情况张家口地区的葡萄主要分布在怀来、涿鹿、阳原三县和张家口市宣化区(即三县一区)共九个公社,四十二个大队。截止1974年调查,原有葡萄18,000亩,产量一直徘徊在300万斤左右,平均亩产只有270~300斤,单株产量只有20斤左右。  相似文献   

17.
我们大队有八个生产队,三百六十三户,一千九百多人,三千零六十亩耕地.一九七一年以来,连年超额完成粮食烟叶上交任务,四年共向国家交售六十七万多斤粮食,六十一万多斤烟叶.一九七二年我们学习乔庄经验,结合本地区的条件,开展技术革命,首先在“早”字上下功夫,育苗、移栽、收烤等关键措施都提前十至十五天进行.其中有三个生产队做得较好,烤烟亩产达到四百斤以上,均价超过了七角.七三年我们大队烟叶亩产四百七十八斤,均价七角七分,有三个生产队超过八角,取得了粮烟生产的丰收.  相似文献   

18.
我县龙山公社东爱大队爱东生产队,在公社党委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坚持科学实验,大胆创新,在1977年7月14日早稻收割后(品种“窄叶青”,亩产800斤)种植3亩“半年蔗”,今年4月5日由县糖办、农业局、税务局和社队代表共同验收1.3亩,总产18,528斤,折亩产原料蔗14,250斤。试验证明:半年蔗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夺取粮蔗双丰收的新途径,是耕作制度的重  相似文献   

19.
我所1977年从海南甘蔗育种场引进六个高粱品种50斤种子(海南1号、4号、5号、6号、74/115、74/646),试种了60亩,获得初步成功。8月12日验收1.2亩试验田,收高梁籽556斤,平均亩产464斤;收高梁蔗秆7,440斤,平均亩产6,200斤。同时,土法制糖试制成功较好的黄片糖。8月22日全省国营农场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省内外正在试行葡萄一年壮苗,二年亩产500—1500斤,三年亩产2000——3000斤的快速建园栽培法(简称“一、二、三”栽培法)。其中培育一年生壮苗是早果、丰产的基础。本试验试通过对葡萄插条实行早期电温床催根,然后移入温室催芽和培育,待插条苗长到一定的时期和高度,将绿株带土定植于露地(即:采用低温处理→电热催根→温室培育→定植露地等步骤),以期达到迅速培育壮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