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然气脱硫是天然气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超重力技术与甲基二乙醇胺(MDEA)脱硫法结合研究,探究超重力场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脱硫液浓度、流量、温度对硫化氢脱除有积极影响,脱硫效率随着转速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减小.MDEA溶液再生次数与脱硫率呈反比.在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产生现象的原因,并得到了...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净化技术在国内外发展迅速,为天然气的加工过程提供了技术保障。介绍了传统的天然气脱水技术,主要包括低温干燥法、溶剂吸收法和固体吸附法,以及新兴脱水方法,即膜分离方法和超音速法天然气脱水。提出今后应继续研究旋转分离式脱水技术,以进一步降低设备成本和操作成本,提高脱水效率,并用于工业化生产中。  相似文献   

3.
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脱硫机理、形态结构、吸附煤的形态结构、吸附煤脱硫过程中电位值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在氧化亚铁硫杆菌堆浸脱硫及实验室脱硫研究的基础上,对堆浸脱硫进行了扩大试验,半工业燃烧试验结果表明,煤样经过21 d的微生物堆浸脱硫处理后,脱硫率达54%.  相似文献   

4.
张立强  蒋海涛  李兵  陈磊  马春元 《煤炭学报》2012,37(6):1046-1050
对粉状活性炭在循环流化床内的脱硫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表面化学特性对脱硫性能具有重要影响;C/S摩尔比是影响脱硫率的重要参数,随着C/S摩尔比的增加,脱硫率迅速增加,但其吸附速率迅速下降;粉状活性炭具有较高的吸附速率,但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迅速衰减,12 s后基本不再具备吸附能力;采用Bangham模型进行拟合,得到的模拟值和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活性炭吸附煤烟气脱硫这种重要的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将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最终确定用硝酸银作为改性剂并采用微波加热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此种改性活性炭比原始的活性炭吸附SO2气体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变压吸附法的原理及工艺过程,讨论了吸附剂的选择、主要操作条件的影响,并进行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分析表明,变压吸附法是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瓦斯富集分离技术,炭材料由于吸附非极性分子甲烷时受水的影响较小而在天然气浓缩研究中被广泛用作吸附剂;半周期、均压流程、吸附压力和解吸压力是影响双塔真空变压吸附分离效果的主要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康淑云 《中国煤炭》1999,25(5):35-39
煤炭脱硫可在燃前、燃中和燃后进行。燃前脱硫适合我国国情,而用微生物脱除有机或无机硫是目前研究开发的热点。介绍了国内外微生物脱硫研究的现状和生物浸出法及表面处理法两种基本的脱硫方法,列表总结了国外研究报道的用于脱硫的微生物菌种,认为煤炭脱硫技术在经济上有竞争力,尤其是浮选法微生物脱硫技术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油页岩干馏污水吹脱法提取氨氮的方法、氨法脱硫取代现行双碱法烟气脱硫的可行性及两种脱硫方法在页岩干馏装置的特点对比,提出了从污水中提取氨氮用于烟气脱硫的途径,实现污染物处理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细菌对硫化矿可浮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来微生物法脱除煤炭中黄铁矿中疏,成为较热门的研究课题。该法又可分为细菌浸出法脱硫及细菌浮选法脱硫。细菌浸出法是利用细菌浸出过程中细菌将黄铁矿硫氧化成可溶性硫酸’“,然后洗脱。浸出周期较长,一般需要5-10天”-“。而近期发展起来的细菌浮选法则是利用细菌选择性快速吸附到黄铁矿表面,改变黄铁矿表面性质,使其从流水变成亲水,因而其可浮性在细菌作用数分钟之内即受到抑制。Atkins等”’报道利用细菌吸附到黄铁矿表面,作用2.SInin后,黄铁矿可净性完全受到抑制。ToWDSly等’‘’也报道细菌处理黄铁矿表面几分钟后,…  相似文献   

10.
王刚  党晓利 《煤炭技术》2013,32(2):202-203
石油天然气的原始状态中富含各种硫化合物,如硫化氢、有机硫(硫醇类)、二氧化碳及其它杂质,有时还含有大量的水,所以要提取纯正的石油天然气,就要将这些硫化合物等脱除掉,这样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对于天然气的需求。基于此,文章主要研究了石油天然气的各种脱硫新技术,并且从这些技术中找到了天然气脱硫脱水工艺和技术的最佳方案,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含瓦斯煤体固气耦合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平  曹树刚  张遵国  李毅  刘延保  李勇 《煤炭学报》2012,37(Z2):330-335
基于固气耦合作用的基本理论,从孔隙率和渗透率的基本定义出发,综合考虑吸附膨胀效应和Klinkenberg 效应对煤体中瓦斯的运移影响,推导出孔隙率与渗透率的动态参数模型,并建立了含瓦斯煤体固气耦合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给出自然卸压条件下的耦合数值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孔隙瓦斯压力随着自然卸压时间的增大而减小;煤体孔隙率和渗透率随自然卸压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与现场渗透率测试规律基本相符;从煤体深处向距离工作面煤壁方向,孔隙率与渗透率缓慢增加、急速下降、急剧增加等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木醋废液对石灰石进行调质改性,利用管式炉燃烧实验系统及热重分析法对木醋调质石灰石的脱硫脱硝及助燃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木醋调质可以显著提升石灰石的脱硫脱硝及助燃性能;低温有利于脱硫,高温有利于脱硝,木醋调质石灰石的脱硫脱硝性能随其添加量的增大而不断提高;木醋调质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水合醋酸钙,其热解产物孔隙发达,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脱硫,热解过程同时析出大量碳氢类还原性气体,有利于脱硝,同时也为助燃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政策的提出,脱硫废水零排放已成为电厂水污染深度治理的新趋势。针对高温烟气蒸发脱硫废水技术应用中面临的核心技术问题,即不同工况条件下氯离子气相转化特性问题开展模型及实验研究。将经典的气液相平衡理论应用于复杂的脱硫废水混盐体系,基于状态方程法计算得出理想体系中以温度为自变量的氯离子气固相分配系数模型。之后,将得出的理想模型用复杂体系废水即脱硫废水进行验证和线性修正,引入修正系数ε和修正常数φ。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台开展实验研究,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对氯离子气固相分配的显著性,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温度,其次是pH和氯离子浓度,脱硫废水中所含的主要阳离子影响最大的是Mg~(2+),其次是Ca~(2+)和Na~+。得出的实际废水和正交实验数据用以拟合数据,确定了修正系数ε=1.068,修正常数φ中包含了上述影响氯离子气相转化的关键环境参数和水质参数。以MATLAB为计算工具对数据进行拟合,选取指数、对数及线性函数3种拟合形式,其中线性拟合的相关性最高,拟合度R~2为0.925 8,达到拟合要求。得到了适用于180~380℃的氯离子气固相分配系数模型。研究结果为脱硫废水烟气蒸发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关键数据,实现了对脱硫废水蒸发过程中氯离子挥发量的量化及预测,可为该技术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天然锰矿作为吸收剂和催化剂, 对模拟工业烟气进行连续干法脱硫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锰矿作为SO2吸收剂时具有较高的脱硫率和硫容, 作为NO催化剂时具有较高的脱硝率和较宽的工作温度窗口。天然锰矿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实验中, 脱硫率和脱硝率分别达到99%和96%以上。此外, 脱硝过程失活的锰矿还可以作脱硫过程的吸收剂, 提高了锰矿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刘恒 《中州煤炭》2019,(3):122-125
油气田开采出的天然气富含酸性组分(H2S、CO2)时,如果在工艺处理过程中酸性成分脱除不达标,则会对输送和用户使用的各个环节都造成恶劣的后果。输送过程中会产生腐蚀、沉积和堵塞现象;燃气供用户使用前如若该部分酸性气体脱出不达标而作为燃料时,首先燃料热值会较低,其次燃烧产物会破坏生态环境。基于天然气脱硫脱碳工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为脱硫脱碳技术提供了相关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聂鑫 《能源科技》2021,19(2):57-62
火电厂烟气脱硫过程的基本化学反应是酸碱中和,而海水是一种天然碱资源及脱硫剂,海水法烟气脱硫技术以海水作为SO2吸收剂,其工艺一般包括SO2溶解与吸收、海水中和以及氧化(曝气)等3个过程,海水脱硫工艺中及时消耗H+和SO32-可以获得更大的SO2吸收推动力.为深入了解海水法烟气脱硫技术,以神华国华印尼爪哇7号燃煤发电工程...  相似文献   

17.
我国燃煤烟气脱硫技术应用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飞  刘伦  阮艳军  张国奇 《煤》2009,18(9):4-7
综述了我国目前燃煤工业上常用的几类烟气脱硫技术方法:湿法、半干法、干法,简单介绍了各种脱硫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应用现状,并总结了各种脱硫技术的优缺点,同时展望了今后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The authors study the influence of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on methan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coal and offer the analytical method for the methane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three-phased condition of methane.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depth interval to 300 m below surface, methane adsorption capacity measured in lab can exceed natural gas content of coal obtained from geological exploration data by 30%, and the change in the thermodynamic condition of coal–methane system brings irreversible physicochemical consequences in terms of the altered ratios of physical states of the main components. There is no linear connection between natural gas content of a coal bed and its methane adsorption capacity with respect to occurrence depth.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n treatment and interpretation of large data flows is described. The theoretical data predicted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on methane content of Kuzbass coal agre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